隐匿于扭曲的空间褶皱之后,鹿笙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锁定在幽冥道修士活动的那片“断崖”区域。《弈天筹》全力运转,结合莲心星图与实地观测,不断修正着对那片区域的认知。
星图上未曾标注的那个微小能量异常点,在《弈天筹》的深度解析下,逐渐显露出其真容——那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一个人为设置的、极其隐蔽的能量道标。它并非幽冥道正在布置的阵法核心,更像是……一个提前埋设的“暗桩”,其能量波动与幽冥道阵法的灵力流转隐隐相合,却又独立其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迥异于此地寂灭道韵的阴冷。
「能量道标解析:结构精巧,具备隐匿、能量汇聚及远程触发特性。其核心符纹与幽冥道主流阵法体系存在约百分之五的差异性,疑似外来技术或古老变种。」
「功能推演:
一、定位信标:为后续力量降临或特定手段提供精确坐标。
二、能量窃取:暗中分流幽冥道阵法汇聚的能量。
三、关键引爆点:在特定时刻,可引发阵法失控或能量逆冲。」
「风险\/机遇评估:此物非幽冥道正统布置,疑似第三方(或幽冥道内部另一派系)暗手。若能掌控,或可成为影响局面的关键棋子。」
鹿笙眼神微凝。情况比她预想的更复杂。这幽冥道的营地内部,恐怕也非铁板一块,或者,有另一只黑手早已悄然伸入。
“有意思……”她心中默念。这种隐藏在幕后的暗桩,正是她最擅长利用的“杠杆”。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祸水东引。
她不需要亲自去触碰那个危险的道标,只需让布置道标的一方,与幽冥道主力,产生一些“小小的误会”。
接下来的两日,鹿笙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幽灵,围绕着幽冥道营地外围,借助星图对能量潮汐和空间褶皱的精确预判,进行着精密的布置。她并未使用任何可能暴露自身的法术或符箓,而是纯粹利用环境。
她选择了几处能量潮汐与空间褶皱即将发生微小变动的节点,以自身精纯的混沌丹元,模拟出与那“暗桩”道标同源、但微弱数倍的阴冷波动,并巧妙地将这点波动“嫁接”到即将发生的自然能量扰动之上。
同时,她利用《弈天筹》对幽冥道巡逻小队路线与时间的精准把握,在特定时刻,于特定方位,制造了数次极其短暂、仿佛源自空间自然波动中的、针对幽冥道修士的微弱神识干扰。这干扰并非攻击,更像是某种高阶存在无意间扫过的“一瞥”,带着一丝与那“暗桩”同源的、令人心悸的阴冷。
做完这一切,她立刻远遁,不再停留,将自身隐匿到更深的黑暗中,如同从未出现过。
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次微弱的同源波动被幽冥道阵法感应到时,营地内只是稍有骚动,加强了警戒。当第二次、第三次类似的波动,伴随着巡逻小队遭遇不明神识干扰的消息传回时,营地内的气氛明显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那几次神识干扰,虽未造成损伤,却让被波及的修士神魂冰冷,如坠冰窟,这绝非寻常空间异动所能解释。
幽冥道的负责人,一名面容阴鸷的金丹中期修士,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亲自检查了阵法,自然也发现了那个与阵法若即若离、能量属性存在细微差异的“暗桩”道标。
“不是我们的人布置的……”他眼神森寒,立刻意识到有“外人”潜入了他们的地盘,还埋下了钉子!“是那群玩火的莽夫?还是西边那群藏头露尾的家伙?”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迅速生根发芽。尤其是当鹿笙刻意引导的“证据”,都隐隐指向另外两方势力时。
幽冥道营地加强了内部的清查和对另外两方的监视,气氛陡然变得猜疑而凝重。原本三方之间脆弱的平衡,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
鹿笙在远处,通过《弈天筹》对能量场和人员调动的监控,确认了计划初步生效。
「局势演变:幽冥道内部疑云丛生,对另外两方敌意明显提升。三方相互牵制力度加强。」
「预期效果:窗口期开启时,三方互信降低,冲突可能性增加,有利于制造混乱,分散注意力。」
「后续建议:维持现状,不再主动刺激,避免被反向追踪。专注自身准备,静观其变。」
她满意地收敛了所有气息。这番操作,她未动用自身标志性的寂灭之力,也未留下任何直接痕迹,仅仅是通过对环境和信息的精准操控,便成功地将水搅浑。
将敌人的视线引向彼此,让自己这个真正的“渔翁”更深地隐藏起来,这正是她最惯常也最有效的手段。
“让他们先互相猜忌去吧。”鹿笙心中毫无波澜,开始将注意力转回自身的最后准备——检查符箓,温养法器,调整状态,等待那决定性的时刻来临。
潜龙布下迷雾,静待风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