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木几乎是撞开星璇智算中心主控大厅的门,脑子里嗡嗡作响。
“中子打印”、
“高能粒子束”、
“太空原位制造”
——这些词在他脑海里轮番轰炸,每一个都像秤砣一样沉甸甸地压在预算和工程图上。
他需要清醒,或者一个能把他的思维从“烧钱填坑”的死循环里拽出来的外力。
几乎是本能地,他直奔星城地下深处——
那座被五座聚变电站拱卫的星璇核心区。
冷冽的空气和幽蓝的光线像一剂清醒剂注入他过载的大脑。
刚踏进主控大厅,巨大的环形光幕“唰”地亮起。
母亲林晓月的全息影像正叉着腰站在那里,嘴角挂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哟,林大总裁,舍得从地球温柔乡钻出来了?”
林晓月语速轻快,却直击要害,
“听说跟着苏家丫头满世界转悠,收获不小?
是不是捡回来一本《论如何在太空用中子流绣花》的武林秘籍啊?
绣得还开心吗?”
林木木抹了把脸,苦笑都快溢出来:
“妈,别挤兑我了。
中子打印……
苏雨是对的,这可能确实是造那个环的唯一办法。但是!”
他猛地指向光幕上模拟的火卫一改造平台投影,声音拔高,
“看看这个‘打印机’的底座!
让它待在轨道上不乱飘?
我敢说让它乖乖听话的难度,比让小石头按时写作业都难十倍!
星璇刚给我算了笔账,就为了稳住这个破架子,一年!
一年它就能吃掉火星基地小半年的电费!
这哪儿是打印,分明是拿信用点当燃料,往无底洞里砸!”
林晓月噗嗤笑出声:
“砸信用点听个响?
比喻倒是生动。
不过嘛……”
她话锋陡然一转,眼中掠过一丝熟悉的、带着冒险意味的光芒,
“儿子,你怎么就认准了那死板的‘卫星架子’?
还有那个‘环’,又是谁画地为牢,说一定要是‘环’?”
“啊?”
林木木像是被问住了,脑子瞬间卡壳,
“不是环?
那……那还能是什么?
总不能拿根绳子……把火星捆起来?”
他自己都觉得荒谬,
“就算有绳子,哪找能捆住行星的绳子?”
“捆?思路太窄了!”
林晓月不满地甩手,随即神秘地凑近全息投影,
“给你讲个故事,你外公那个‘老家’那边,有个特别敢想的老头儿。”
林木木嘴角一抽:
“妈,您又来……
您又要讲‘老家’睡前故事了?”
十年前那场“我是穿越者”的自白,至今想来仍是宇宙级别的魔幻事件。
“认真听!”
林晓月板起脸,
“那老头叫戴森。
他琢磨:
太阳这么个大火球,能量哗哗往外漏,多浪费啊!
能不能……
嗯……给他戴个罩子?
把这漏掉的宝贝全兜起来用?”
“戴……戴罩子?!
给太阳?!!”
林木木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声音都劈了,
“妈!您确定那老头儿不是科幻杂志看魔怔了?
这……
这罩子用什么造?
靠什么撑?
需要多少能量?
这比我那太空巨构打印还要天方夜——”
“停停停!”
林晓月不耐地打断,
“这叫‘戴森球’!
是思想!懂吗?
思想的火花!
重点不是真套太阳,学的是这个‘球’的格局!”
她打了个清脆的响指,星璇的光幕骤然切换。
光幕中心,一个由无数闪烁的六边形“蜂巢”构成的、庞大无比的、半透明的网状球壳骤然生成,轻柔却又完整地将整个火星——“兜”在了里面。
火星在网中静默旋转,如同裹在轻纱中的宝石。
林木木:
“……”
他的嘴微张着,仿佛瞬间被剥夺了语言能力。视觉冲击力过于震撼。
“咋样?”
林晓月得意地扬眉,
“‘行星引力戴森球’!
或者叫‘火星引力平衡壳’!
带不带劲?”
震撼只持续了一秒,工程师的刻在骨子里的质疑瞬间反弹:
林木木下意识地退了一步,指着光幕,语速快得像爆豆:
“结构!
妈!
这东西有多大?!
直径几万公里打底吧?
它靠什么撑住自己不散架?
就我们手头的那些材料,抗得过深空辐射、挡得了微陨石群撞?
这网格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用什么连?
万一坏了一个格子,不会哗啦啦全塌下来吗?”
林晓月手指轻点光幕,动作利落的说道:
“下一代室温超导!
结构兼超导,坚韧又强力!
蜂巢本身够稳!
星璇,上耦合方案!”
光幕瞬间局部放大,展示两个六边形单元间微妙的磁场连接
“用磁力!
非接触连接,就像磁悬浮!
坏一个,不影响别的!
力场和信息通过它传递,安全得很!”
林木木眉头紧锁,目光扫过磁场模型:
“好,就算结构行。
位置呢?
您说利用引力平衡?
放哪?
那地方太阳引力也凶得很!
整个壳体的质量分布必须做到分毫不差才能站稳吧?
星璇,推演不同质量下的轨道稳定性!现在就要看!”
星璇的光幕一角瞬间布满飞速滚动的数据和轨道线图。
“位置就在扩展到火星同步轨道附近。
关键在整体质量调配。
星璇负责实时监控,随时微调单元位置或内部配重……稳得很!
你看这振荡幅度!
消耗那点能量,比你那烧钱架子少太多了!”
光幕显示壳体在设定点附近做微乎其微的周期性振荡。
林木木指着微小的振荡曲线,还没放过:
“建造呢?!
这才是最难的!
怎么在太空里造这么大的网?
中子打印单个格子或许能行,但组装呢?
几万公里!
这些单元的柔性连接、磁场耦合,现在只是想法!
技术呢?材料呢?”
林晓月突然眼中光芒炽热的道:
“建造就是‘火炬’的意义!
先在平衡点扔几个‘种子工厂’,它们负责打印最基础的格子。
然后就用造好的格子去打印组装新格子!
雪球滚起来!
单元耦合技术?
同步研发!
集中全球的脑子,给它怼出来!
这就是同盟存在的意义!”
林木木深吸一口气,抓住核心:
*“最后!
您说这壳能当磁场发生器?
怎么实现?
把超导线圈织进网里?
不行!
那样结构要求更高!
网状结构磁场怎么确保均匀覆盖?
漏洞怎么办?
磁场漏一下,火星地表就完蛋!”
林晓月这次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赞许地看了林木木一眼,像是在检验他的思考深度。
她走到光幕前,点出一个全新的模拟界面。
“谁说靠线圈?
格局!”
她手指划动,光幕中的每个蜂巢单元“亮”了起来,内部复杂的超导材料电流路径被清晰地标出。
“ 每个单元本身就是一个迷你电磁体!
精确控制每个单元的电流……
这整个网,就是一个巨型的、分布式的、可编程的磁场发生器!
看!”
光幕上,一层均匀的、天蓝色的磁场光晕瞬间包裹住内部的火星,毫无死角。
“强度可控!
方向可控!
无漏洞!
至于能源?
每个单元都能自产!
聚变堆、太阳能板……塞进去就行!
维护?单元化就是为此设计的!
换格子比修卫星底座容易一万倍!”
林木木死死地盯着那层覆盖整个火星的、流动的蓝色光晕。
先前如冰墙般厚重的质疑,在星璇冷酷精准的数据推演、磁场覆盖那令人震撼的完美画面,以及母亲话语中那难以辩驳的逻辑链条面前,彻底土崩瓦解。
环?壳?
对抗引力?利用引力!
——那微小的振荡图就是证明!
单一功能?一壳多用!
——平台、磁场、壁垒、港口!巨网的立体模型在光幕上闪烁着潜力!
烧钱填坑?白嫖引力!
星璇显示的对比能耗柱状图——代表“引力壳”的那根矮得几乎可以忽略!
这不再是概念……
林木木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干涩和新发现的颤抖,缓缓抬头,眼神却亮得惊人:
“妈……
您这脑子……已经不是戴森球了……”
林晓月挑眉,带着一丝揶揄:
“嗯哼?那是什么?”
林木木由衷地,一字一句道:
“是戴森老头儿见了您……
都得跪下唱征服的水平!”
“噗!”
林晓月这次是真没绷住,笑出了声,
“少拍马屁!”
但笑容很快收敛,她凝视着光幕中那颗被星辰之网守护的火星,再看向儿子,目光锐利如炬:
“这个‘壳’,林森木木…
它不再只是个磁场盾牌。
它是火星未来的‘星环’!
是屏障,是能源池,是太空港口,是我们人类屹立在这片红色疆土上的第二道长城!
‘火炬’计划点燃的,不是磁场,是我们重塑行星、向星海深处踏出家园第一步的终极希望!
儿子,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
她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
“敢不敢……接这个活儿?”
林木木胸膛剧烈起伏,仿佛第一次真正吸入充满希望的空气。
他再次望向光幕——
那颗被星辰织就的战网温柔兜住的火星。
质疑?迷茫?通通烧了个干净!
一股近乎于要劈开星辰、重塑天地的狂野兴奋在他血液里奔涌!
他猛地踏前一步,声音斩钉截铁,在幽蓝色的大厅里激起回响:
“接!”
“造!”
“——给火星穿上这件星辰打造的龙鳞战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