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的气氛在星璇的“中二病预警”调侃后,轻松了不少。
但林木木看着苏晴那双重新燃起斗志、却依旧难掩一丝疲惫的眼眸,心中那份刚刚被共鸣点燃的火焰,又悄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明白,苏晴的迷惘,她的绝望,是真实的。
她放弃华夏航天璀璨的前程,来到“岩星”这个远离内环核心、专注于工业与资源的小行星带前哨,成为他的副官……
这绝非仅仅是为了一个“星舰总工程师助理”的头衔。
她是在寻找出路。
一条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突破物理法则桎梏的出路。
她选择靠近他,靠近林氏深空这个掌握着人类最前沿工业力量和资源的庞然大物,或许……
是抱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期望?
期望这里,能孕育出打破那无形牢笼的奇迹?
这算不算……为理想献身?
林木木心中苦笑。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沉重,甚至……
一丝愧疚。
他不敢调侃,也无力调侃。
眼前这位年轻的上校军官,是华夏航天最优秀的年轻一代代言人,她的才华、她的执着、她的牺牲(如果这算牺牲的话),都值得最高的敬意。
但这份敬意,也转化成了沉甸甸的责任。
“可能……
要等到‘岩星’真正成为小行星带星际工厂群的核心,等到内环的资源网络和工业体系成熟到足以支撑更深远的探索那一天……”
林木木心中默念,目光扫过中央全息星图上那片被无数光点标记的小行星带,
“才能去考虑她的理想吧……”
现在的重心,依然是这片环绕太阳的、庞大而混乱的碎星带。
这里蕴藏着近乎无限的资源,是人类内环工业的命脉,却也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冷的磨盘,吞噬着无数人的梦想与……生命。
林木木的思绪飘向了那些常年穿梭在碎星带深处的身影——那些被称为“淘金者”和“探险队”的人们。
他们驾驶着改装过的、性能参差不齐的飞船,如同宇宙中的蝼蚁,在巨大的岩石和冰晶间穿行,寻找着富矿小行星,追逐着一夜暴富的梦想。
“这几年……
已经有100多人殒命在这里了吧?”
林木木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不是疑问,更像是一种确认。
苏晴脸上的轻松瞬间敛去,神情变得肃穆而专业。
她迅速调出一份加密档案,数据流在她面前的光屏上快速滚动。
“有完整航行记录、确认遇难并找到残骸或发出最后求救信号的,165人。”
苏晴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
“其中,因陨石撞击导致船体破裂失压的87人;
因设备故障(引擎失控、维生系统失效等)遇难的42人;
因导航失误误入高辐射区或强引力乱流区的36人。”
“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航行记录,或者发出求救信号后彻底失联,最终被判定为‘失踪’,实际上等同于遇难的。
根据概率模型和历年失踪人口统计反推,保守估计……
这个数字在1000人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独立探险队或小型矿业公司的雇员。”
指挥中心里,刚才轻松的气氛荡然无存。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寂静。
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破碎的家庭,是消失在黑暗深空中的无声悲鸣。
“是因为……”
林木木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们的深空巨舰成本太高?
他们用不起?”
“是的。”
苏晴的回答斩钉截铁,
“‘鲲鹏号’级别的工业巨舰,或者我们舰队的主力护航舰,拥有最先进的探测雷达、能量护盾、自动化规避系统和强大的生存保障能力。
但它们的设计、建造、维护成本,对于这些单打独斗或者小团队的淘金者、探险队来说,是天文数字。
他们能负担的,大多是二手甚至三手改装船,防护薄弱,设备老旧,抗风险能力极低。”
她指向星图上稀疏分布的三个亮点:
“而能够提供安全锚泊、维修补给和模拟重力环境的永久性空间站,在整个小行星带,目前只有‘岩星’、‘晶钻’和‘铁岩’三座大型站。
对于这片直径数亿公里、资源点分散的区域来说,太少了。很多探险队为了节省燃料和时间,会选择在远离空间站的危险区域长时间作业,风险系数成倍增加。”
林木木沉默了。他看着星图上那些代表遇难点的黯淡标记,如同散落在黑暗幕布上的血色尘埃。
“一夜暴富的传奇太多……”
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讽刺,
“看来,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但如果没有这些传奇,”
苏晴的声音带着一种冷静的洞察,
“没有那些‘发现富矿,一夜翻身’的故事在星网上流传,在酒吧里被反复传颂……
愿意离开安全的月球基地、火星城市,甚至地球舒适圈,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这片‘死亡星带’的人,只会更少。”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锐利:
“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欲,对改变命运的执着……
这些最原始的动力,才是支撑小行星带开发最根本的驱动力。
没有这些‘传奇’作为诱饵,仅靠官方力量,我们根本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覆盖整个小行星带的初步工业网络。”
林木木的目光与苏晴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没有言语,但一种深刻的、近乎残酷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
他们都明白对方话语背后的含义。
林木木看到了繁荣背后的血腥代价,看到了工业网络扩张的残酷现实。
苏晴则点出了人性驱动的本质,以及这种驱动带来的、无法避免的牺牲。
“传奇”的光环之下,是累累白骨铺就的道路。
而这条路,又是人类走向更深远的星海,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星璇,”
林木木的声音有些沙哑,
“调出所有有记录的遇难者名单……
还有那些……
被判定为‘失踪’的探险队最后已知坐标。”
「指令确认。
正在调取数据库……
林总工,需要投影吗?」
星璇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不,”
林木木摇摇头,目光重新投向那片深邃的星海,
“不用投影。
我……记在心里就好。”
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那些消失在黑暗中的灵魂无声的叹息。
苏晴站在他身旁,同样沉默地望着那片吞噬了无数梦想与生命的碎星带。
她眼中的迷惘并未完全消散,但此刻,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打破物理法则的桎梏,飞向更远的星辰……
这是理想。
而眼前这片由星尘与骸骨构成的现实,是他们必须背负的重量。
“林总工,”
苏晴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您需要休息了。
明天……‘鲲鹏号’二期优化的最终模拟报告会,还需要您主持。”
林木木睁开眼,疲惫地点点头:
“嗯。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出口通道。
狭窄的空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就在林木木迈步时,因疲惫导致脚步略微虚浮,身体小幅度地晃了一下。
苏晴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了手,指尖轻轻碰触到了他的上臂外侧,扶了一下又迅速收回,动作快得像是不小心触碰到了滚烫的金属。
“小心。”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木木脚步顿住,感受到了那一瞬间指尖传来的、隔着宇航服布料也能感知的微暖,以及那稍纵即逝的力度。
他微微侧过头,视线落在她迅速缩回身侧的手上,然后缓缓上移,对上她的眼睛。
通道的微光里,她的眼神依旧平静专业,但刚刚那一下触碰,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在两人之间的空气里荡开了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那里面除了副官对上司的提醒,似乎还混杂着更复杂的东西——
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及时掩藏好的紧张,或是某种更深层的心疼。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
那眼神里少了公事公办的锐利,多了几分探究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温和。
随后,他低低应了一声:
“…谢谢。”
声音里有被这意外触碰拂去少许的沙哑。
苏晴轻轻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睫却微微颤动了一下,避开了他过于专注的凝视。
两人再次迈步,气氛却与刚才沉重而无声的同行有了微妙的差别。
那短暂的肌肤接触和无声的对视,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他压在心头的沉重与她的存在感悄然连结了起来。
这份责任感的重量里,仿佛也浸染上了一丝别样的温热。
他们沉默地离开了指挥中心。
身后,巨大的全息星图依旧无声流转,那些黯淡的遇难点,如同宇宙中永恒的伤疤,提醒着他们前路的代价。
而前方通道的昏暗光影中,两人并肩离去的背影,似乎在这冰冷的现实背景下,悄然拉近了半分未知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