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日的监国理政,沈清辞以其沉稳的决断和高效的处置,初步稳定了因皇帝亲征而略显浮躁的朝局。
削减用度、筹措军资、安抚地方,一道道旨意从御书房发出,虽偶有微词,但在她与两位辅政大臣的联手压制下,倒也推行无阻。然而,沈清辞深知,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午后,她正与兵部尚书李崇明、户部侍郎赵元恒商议第二批军粮转运路线,确保其不受可能存在的内奸破坏,一名内侍匆匆入内,呈上一封密封的信函。
“娘娘,宫门外有人将此信交给守卫,声称务必亲手呈交监国宸贵妃。”内侍低声禀报。
沈清辞接过信函,信封是普通的桑皮纸,并无署名,只在封口处烙着一枚小小的、精致的弯月印记。她的目光一凝——明月阁!
宇文玥虽已叛逃,但明月阁作为他曾经经营多年的据点,其残余势力依旧不容小觑。此刻,明月阁的人主动找上门来,意欲何为?
她不动声色地挥退了李崇明和赵元恒,待御书房内只剩下她和侍立一旁的凌云后,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一丝狷狂,内容更是让她心头一震:
“宸贵妃娘娘钧鉴:妾身若水,暂掌明月阁残局。闻陛下亲征,北狄势大,妾身手中恰有关于北狄兵力部署及宇文玥后续计划之关键情报,愿献与娘娘,助陛下一臂之力。然,情报珍贵,妾身亦有所求。今夜子时,明月阁旧址,盼娘娘孤身前来一晤(凌云将军可于阁外等候)。若见龙纹禁军或陌生面孔,交易作废。明月阁主,若水敬上。”
“娘娘,此信必有蹊跷!”凌云看完信的内容,眉头紧锁,语气凝重,“明月阁乃宇文玥老巢,即便他不在,其中亦必是龙潭虎穴。您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更何况要求您孤身前往,这分明是圈套!”
沈清辞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弯月印记,沉思不语。明月阁此时找上门,提供北狄军情,看似雪中送炭,实则凶险异常。对方点名要她孤身前往,无非几种可能:一是设伏擒杀或控制她,扰乱京城;二是借此试探她的胆量和诚意,或许真有所图;三是调虎离山,借她离宫之际,在宫中有所动作。
“凌云,你觉得,她所说的情报,有几分可信?”沈清辞抬眼问道。
凌云沉吟道:“北狄军情,关乎战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来源是明月阁,其心难测。或许是真假掺半,引我们入彀;或许是真有情报,但所提条件必然苛刻。”
沈清辞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宫墙内的一方天空,缓缓道:“陛下在前线浴血奋战,任何可能影响战局的情报,都值得冒险一试。况且,她也说了,你可于阁外等候,并非完全孤立我等。”她转过身,目光决然,“今夜,本宫去会一会这位新任的明月阁主。”
“娘娘!”凌云急道,“太危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沈清辞打断他,眼神锐利,“本宫并非毫无准备之人。你立刻去安排,挑选最精锐可靠的暗卫,提前潜入明月阁周围,暗中布控,监视一切动静。但切记,没有本宫信号,绝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另外,宫中加强戒备,尤其是东宫,增派可靠人手,严防有人趁虚而入。”
“是!”凌云见沈清辞心意已决,知道再劝无用,只能领命,心中暗下决心,定要护得娘娘周全。
是夜,月明星稀,寒风料峭。子时将近,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行驶,最终在距离明月阁一条街外的巷口停下。沈清辞身着便于行动的深色衣裙,外罩一件素色斗篷,风帽遮住了大半容颜。凌云紧随其后,一身黑衣,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娘娘,一切已按您的吩咐布置妥当。暗卫已就位,宫中亦加强了守卫。”凌云低声道,手始终按在腰间的剑柄上。
沈清辞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朝着那座曾经灯火辉煌、如今却显得有些沉寂的阁楼走去。明月阁的大门虚掩着,透出里面昏暗的光线。
“凌云,你在此等候。”沈清辞吩咐道,语气平静。
“娘娘!”凌云眼中满是担忧。
“放心。”沈清辞看了他一眼,目光沉静而坚定,随即推开那扇虚掩的门,独自走了进去。
阁内并非一片漆黑,几盏琉璃灯散发着幽冷的光晕,照亮了空旷的大堂。曾经的奢华装饰大多已被撤去,显得有几分寂寥。一个身着水蓝色长裙的女子背对着门口,站在大堂中央,身姿曼妙,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
只见她约莫二十七八年纪,容貌姣好,眉宇间带着一丝慵懒和妩媚,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深潭,透着精明与算计。她看到沈清辞,并未行礼,只是微微一笑,朱唇轻启:“宸贵妃娘娘果然胆识过人,妾身若水,恭候多时了。”
“若水姑娘,”沈清辞停下脚步,与她保持着一丈左右的距离,声音清冷,“信中所言情报,现在可以说了吗?”
若水掩口轻笑,眼波流转:“娘娘何必如此心急?既然来了,不妨坐下喝杯茶,慢慢聊。”她指了指旁边不知何时摆好的一张茶几和两个蒲团。
“不必了。”沈清辞断然拒绝,“本宫时间有限,若水姑娘有何条件,不妨直言。”
若水见状,也不坚持,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正色道:“好,既然娘娘快人快语,妾身也不绕弯子。妾身手中,确实有北狄左贤王部的最新兵力分布图,以及宇文玥计划在陛下与北狄主力决战时,派出一支奇兵,绕道落霞谷,偷袭我军侧翼的详细计划。”
沈清辞心中剧震!若此情报为真,无疑至关重要!兵力分布图可助萧景琰知己知彼,而那绕道落霞谷的奇兵计划,更是足以改变战局的关键!
“条件。”沈清辞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简洁地问道。
若水看着她,缓缓道:“第一,我要朝廷赦免明月阁上下所有人等过往一切罪行,允许明月阁在京城继续经营,并保证不再追究。”
“可以。”沈清辞应道,“只要你们日后安分守己,不再与朝廷为敌,过往之事,本宫可代陛下应允,既往不咎。”
“第二,”若水顿了顿,目光变得有些微妙,“我要娘娘承诺,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变化,需保我一人性命无虞,并赐我黄金千两,让我能安然离开京城,另觅去处。”
这个条件让沈清辞微微挑眉。看来这位新任阁主,也并非完全忠于宇文玥,而是在为自己谋求后路。
“亦可。只要情报属实,你助朝廷有功,本宫保你平安富贵。”
“娘娘爽快!”若水脸上重新露出笑容,从袖中取出一个细长的铜管,“情报尽在于此,请娘娘过目。”
沈清辞并未立刻上前,而是警惕地看着她:“你为何要背叛宇文玥?又为何选择将此情报交给本宫?”
若水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自嘲:“背叛?娘娘言重了。宇文阁主志向远大,却刚愎自用,如今更与虎谋皮,引北狄入关,妾身一介女流,只求乱世之中能苟全性命罢了。他既已弃明月阁于不顾,妾身又何必为他陪葬?至于为何选择娘娘……”她目光直视沈清辞,“因为如今这京城之中,唯有娘娘您,有魄力、有能力接下这份情报,并且……或许真的能兑现承诺。妾身也是在赌一把。”
沈清辞凝视着她,试图从她眼中分辨真伪。片刻后,她缓缓上前,接过了那个铜管。打开封蜡,里面是两张薄如蝉翼的绢帛,一张绘制着精细的舆图,标注着北狄各部的兵力、驻防地点;另一张则详细描述了那支计划经由落霞谷偷袭的奇兵人数、将领、路线甚至预定发动攻击的时间。
绢帛上的字迹和绘图风格,与之前截获的宇文玥手书颇为相似,情报细节详实,不像凭空捏造。沈清辞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
“情报本宫收下了。”沈清辞将铜管小心收好,“你的条件,本宫也会兑现。但在核实情报真伪之前,还需委屈若水姑娘暂时留在明月阁,不得随意走动。”
若水似乎早有预料,坦然道:“理应如此。妾身静候娘娘佳音。”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娘娘,妾身还有一个附赠的消息,不知娘娘是否有兴趣?”
“说。”
“是关于太子殿下所中之‘蚀心蛊’。”若水压低了声音,“妾身偶然听闻宇文阁主提起,那母蛊……似乎就藏在这京城之中,而且,与宫内的某处水源有关。”
宫内水源!沈清辞瞳孔微缩。这消息与墨渊所言相互印证,并指出了更具体的方向!皇宫内的水源主要是几口深井和引入的活水……若母蛊藏于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消息来源?”沈清辞追问。
“这……妾身就不敢保证了,只是偶然听得一言半语,信与不信,全在娘娘。”若水狡黠地笑了笑,不再多言。
沈清辞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逗留,转身离开了明月阁。
看着沈清辞离去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若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冷意。她转身走向内阁,对着空无一人的阴影处低声说道:“消息已经送到,条件她也答应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阴影中,一个低沉的声音回应道:“做得很好。只要她相信了情报,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这京城的水,就会更浑了。主上的大业,指日可待。”
若水轻轻哼了一声:“我只希望你们遵守承诺,事成之后,给我想要的东西。”
“放心……”
阁外,沈清辞将铜管交给凌云,迅速登上马车。
“立刻回宫!将此情报用最高级别的密码,八百里加急送往陛下军中!同时,令李崇明、王文谦即刻入宫议事!”沈清辞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娘娘,情报可信吗?”凌云一边驾驭马车,一边问道。
“十之七八。”沈清辞目光沉凝,“兵力部署可设法验证,但落霞谷奇兵之事,宁可信其有,必须提醒陛下早做防备。至于那母蛊藏于宫内水源的消息……”她蹙起秀眉,“无论是真是假,都必须立刻彻查所有宫井和水道!”
马车在夜色中疾驰,奔向那座看似平静,却已暗潮汹涌的皇城。沈清辞握紧了袖中的铜管和那枚影卫符节,心知这场战争,不仅仅发生在遥远的边境,更是在这咫尺之间的宫闱内外。
明月阁主的“投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实目的?那关乎太子性命的母蛊,又究竟藏在何处?一个个谜团,如同这深沉的夜色,将她紧紧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