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般的巨响与狂暴的能量冲击,仿佛要将人的灵魂都撕扯出去。萧景琰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只来得及将怀中那温软的身躯护得更紧,随即便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又仿佛只是弹指一瞬。剧烈的咳嗽声将萧景琰从混沌中拉扯出来,他感到胸口闷痛欲裂,喉咙里满是血腥与尘土的味道。他猛地睁开眼,眼前却是一片模糊,只有耳边传来碎石滚落的簌簌声,以及凌云那带着惊恐与急切的呼喊:
“陛下!陛下!您怎么样?!”
视线逐渐清晰,映入眼帘的是凌云那张沾满灰尘、带着血迹和担忧的脸庞。他们此刻正身处太庙配殿那条密道的入口附近,周围一片狼藉,原本整齐的地面布满裂纹,墙壁坍塌了大半,将大半通道都堵塞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土和一股尚未完全散去的、令人作呕的阴煞气息。
“清辞……清辞呢?!”萧景琰猛地坐起,不顾周身传来的剧痛,目光急切地搜寻。
“娘娘在此!陛下放心!”凌云连忙侧身,指向旁边。
只见沈清辞半倚在一块倾倒的石碑旁,脸色苍白如纸,嘴角还挂着一缕血丝,显然也受了内伤。但她的一只手却紧紧攥着那个从石台上取来的玉盒,另一只手……则被萧景琰即使在昏迷中,也未曾松开。
看到萧景琰醒来,沈清辞虚弱的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她想开口说话,却引发了一阵更剧烈的咳嗽。
“别动!”萧景琰强忍着自己身体的不适,挪到她身边,握住她冰凉的手,将自身所剩无几的、温和的内息缓缓渡了过去,“感觉怎么样?伤到哪里了?”
“我……我没事……”沈清辞喘息着摇头,目光却异常明亮地看向手中的玉盒,“景琰……我们……我们可能找到了……”
萧景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玉盒的盒盖在之前的冲击中已然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那些冰蓝与火红交织的奇异晶砂,正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光芒,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抚平一切躁动的平和气息,正从中丝丝缕缕地渗出。
“这是……”萧景琰瞳孔微缩。
“这很可能就是……就是能与‘蚀脉引’阴煞之力抗衡的天地灵物!”沈清辞的声音带着激动与不确定,“虽然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但它的气息……与我体内的平衡之力同源,却更加精纯浩瀚!林婉儿想夺取我的力量,或许就是为了与这东西配合,或者……用它来补全什么!”
就在这时,负责清点伤亡和探查情况的影卫前来禀报。
“陛下,娘娘,”影卫的声音沉重,“地宫入口已完全塌陷,邪阵……应该已被彻底埋葬。我们……我们折了五个兄弟,还有三人重伤……那名黑袍妖人……不见踪影,可能被埋在了下面,也可能……”
萧景琰闭上了眼睛,脸上闪过一丝痛楚。这些影卫都是他精心培养的忠勇之士。“厚葬牺牲的弟兄,重赏其家人。重伤者全力救治!”
“是!”
“外面情况如何?”萧景琰睁开眼,目光恢复冷厉。
“太庙主殿受损严重,但未倒塌。京城……京城有轻微震感,百姓有些恐慌,巡防营已出动维持秩序。另外……”影卫顿了顿,“宫中来报,太子殿下……殿下情况尚稳,赤炎玉依旧有效,但……但值守太医发现,殿下心口处,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小片……诡异的暗红色纹路,似乎在缓慢扩散……”
果然!邪阵虽然被毁,但其引动的地脉阴煞并未完全平息,依旧在影响着作为“引子”的太子!
萧景琰和沈清辞的心同时沉了下去。时间,更加紧迫了!
“立刻回宫!”萧景琰挣扎着站起身,虽然脚步虚浮,但腰背依旧挺得笔直。他看了一眼那塌陷的地宫入口,眼中寒芒闪烁。林婉儿的势力盘根错节,一个黑袍人折损,绝不会是终点。必须尽快解决太子身上的毒,稳定朝局,才能腾出手来,将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一揪出!
在凌云和剩余影卫的护卫下,萧景琰和沈清辞带着那盒至关重要的晶砂,迅速离开了已成废墟的太庙配殿,秘密返回皇宫。
回到东宫,天色已近黎明。折腾了一夜,两人皆是身心俱疲,伤痕累累。但此刻谁都顾不上休息。
萧景琰先去看了太子。萧允翊依旧昏迷,胸口佩戴的赤炎玉散发着稳定的温热,但他心口那片新出现的暗红色纹路,却像一根毒刺,扎在萧景琰的心头。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这纹路出现得诡异,他们尝试了数种方法,都无法使其消退,甚至无法判断其具体性质。
“下去吧。”萧景琰挥退了太医,独自在太子榻前站了许久。看着这个孩子苍白安静的脸,想到林婉儿揭露的残酷身世,他心中五味杂陈。无论他的父亲是谁,他终究是在自己身边长大,叫了自己这么多年“父皇”……那份复杂的感情,并非轻易能够割舍。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恢复了决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救人才是第一要务。
他转身来到偏殿,沈清辞正不顾自身伤势,全神贯注地研究那盒晶砂和《楚门医案》。她将一丝微弱的内息注入晶砂,那些冰蓝与火红的颗粒立刻加速旋转,散发出更加柔和的光芒,连带着她体内那丝微弱的平衡之力,都似乎活跃了一丝。
“有头绪了吗?”萧景琰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
沈清辞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陛下,我可能知道该怎么用了!”她指着医案上的一页古老记载和那盒晶砂,“你看,医案中提到,‘混沌未分,阴阳混同,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精为砂,其性中和,可调万物之戾气’。这描述,与这晶砂的特性几乎完全吻合!它并非至阳,也非至阴,而是蕴含着一丝最本源的、调和阴阳的混沌之气!”
她拿起一枚晶砂,感受着其中那平和而浩瀚的力量:“‘蚀脉引’根植地脉阴煞,性质极端。赤炎玉以至阳相抗,只能压制,无法根除,甚至可能因阴阳剧烈冲突而加重太子身体负担。但这混沌晶砂不同!它的力量更加本源,更加温和,或许……或许可以像水溶解盐一样,慢慢中和、化解掉翊儿经脉脏腑中淤积的阴煞毒素,而不引起剧烈的冲突!”
这个推测,让萧景琰眼中瞬间爆发出希望的光芒!“当真?!那该如何使用?直接服用?还是……”
“不能直接服用!”沈清辞断然否定,“此物能量层次太高,太子如今身体虚弱,经脉受损,直接服用恐怕无法承受,反而会被其力量冲击。需要……需要一个媒介,或者说,一个引导。”
她的目光落在了自己手中的“灵犀引”碎片上,又感受了一下自己体内那丝微弱的平衡之力。“或许……可以以这‘灵犀引’碎片为桥梁,先引导晶砂的力量,与我体内的平衡之力产生共鸣和增强,然后……再通过我与翊儿之间那未完成的契约联系,将这股调和后的、温和的力量,缓缓渡入他体内,尝试中和毒素!”
这个方法,听起来匪夷所思,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却是目前唯一理论上可行,且可能相对安全的路子。
萧景琰看着她苍白而坚定的脸庞,知道这其中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引导如此强大的力量,一个不慎,无论是她还是翊儿,都可能遭受反噬。
“有几成把握?”他沉声问道,声音干涩。
沈清辞沉默了片刻,缓缓摇头:“不知道。可能一成,也可能……一无所获,甚至……更糟。但景琰,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可能根治‘蚀脉引’的希望了。赤炎玉只能再支撑两天,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了。”
殿内陷入了沉寂。窗外的天色渐渐亮起,晨曦透过窗棂,映照在两人凝重而决绝的脸上。
最终,萧景琰重重地点头,他握住沈清辞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让她感到疼痛:“好!朕信你!需要朕做什么?”
“为我护法。”沈清辞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句道,“在我引导力量时,绝不能受到任何打扰。另外……可能需要借助你的龙气……你的帝王龙气至阳至刚,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和辅助的作用。”
“朕明白。”萧景琰没有丝毫犹豫,“何时开始?”
沈清辞看了一眼榻上气息微弱的太子,又感受了一下自身依旧紊乱的内息:“我需要两个时辰调息,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同时,需要准备一些固本培元、守护心脉的丹药,以备不时之需。”
“凌云!”萧景琰立刻唤来守在外面的影卫指挥使。
“臣在!”
“传朕旨意,东宫戒严,没有朕的亲口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寝殿百步之内!违令者,格杀勿论!另外,将太医院库存的所有顶级护心丹、凝神香全部取来!”
“是!陛下!”凌云感受到空气中凝重的气氛,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凛然领命而去。
两个时辰,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
沈清辞盘膝坐在偏殿的蒲团上,摒除杂念,全力运转内息,调理着受损的经脉,同时不断以“灵犀引”碎片感应着那混沌晶砂的气息,尝试着建立更清晰的联系。
萧景琰则守在一旁,一边运功疗伤,一边警惕地关注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他知道,这不仅关乎翊儿的性命,也关乎清辞的安危。他绝不允许再出任何差错。
当时辰将至,沈清辞缓缓睁开双眼,她的气息已然平稳了许多,眼神清澈而坚定。
“可以开始了。”她站起身,对萧景琰说道。
两人再次来到太子寝殿。殿内已被肃清,只剩下他们三人,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药香和那若有若无的、来自混沌晶砂的平和气息。
沈清辞将太子扶起,让他靠坐在自己身前。她左手紧握那“灵犀引”碎片,将其贴在太子后背心俞穴,右手则托着那盛放混沌晶砂的玉盒,置于自己丹田气海之处。
她看了一眼萧景琰。
萧景琰会意,走到她身后,盘膝坐下,双掌缓缓抵住她的后心,一股精纯而温和的帝王龙气,如同暖流般,缓缓注入她的经脉。
“开始了。”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闭上了双眼。她首先催动自身那丝微弱的平衡之力,通过“灵犀引”碎片的放大与引导,小心翼翼地,触碰向玉盒中那冰蓝与火红交织的混沌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