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坐在椅子上说道:“二位将军起身吧。朕听闻二位曾在宇文化及麾下任职,不知对他的动向和情况有所了解?”
樊文超起身道:“回陛下,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率领残部逃往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只是他生性残暴,麾下将士多有不满,如今已是众叛亲离。”
陈智略补充道:“宇文化及军中粮草已经不多,靠着四处劫掠勉强度日,魏县周围的百姓怨声载道。若陛下出兵征讨,定能一鼓作气将其剿灭。”
杨勇点头道:“朕已知晓。宇文化及弑君篡位,罪不容诛,朕必除之。二位熟悉他的情况,日后随军出征,可为向导。”
樊文超、陈智略连忙拜谢:“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公元605年4月7日,瓦岗寨李密率众归顺大隋。
关中平原的风带着沙尘,卷过西秦与大凉联军的营帐。
主营内,薛举身披金甲,按着腰间佩剑,目光扫过案上的地图 —— 代表联军的红色箭头已一路向西,距离长安城不过三十里,城外的曲江池轮廓在地图上清晰可见。
“哈哈哈!” 薛举拍着案几,青铜酒爵里的酒溅出几滴,“两个月!从扶风到长安近郊,咱们杀得隋军望风披靡!再过三日,本王就要踏平长安城,饮马曲江!”
坐在对面,穿着黑甲的李轨捻着胡须,眉头却未舒展:“薛王勿急。长安乃大隋旧都,城防坚固,且城中尚有李氏宗族将领主持防务,不可轻敌。”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沉,“何况…… 这几日粮草补给屡屡出问题,昨日运粮队在咸阳附近又遭袭,损失了近千石粟米。”
薛举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猛地将酒爵顿在案上:“又是李世民那小子?!”
帐外传来脚步声,将领宗罗睺掀帘而入,甲胄上还沾着尘土:“主公,凉王,方才探马来报,咸阳以西的粮道再遭袭扰,押运的弟兄折损了三百余人,粮草被烧了一半!带队的校尉拼死逃回,说是李世民亲率轻骑所为!”
“岂有此理!” 薛举霍然起身,佩剑在鞘中发出轻响,“本王派了五千人护粮,怎么还挡不住他?”
宗罗睺低头道:“李世民太狡猾了!他从不与我军正面交锋,专挑夜里或大雾天动手,打完就跑,咱们的骑兵追出去,他早就没影了。弟兄们连日护粮,疲惫不堪,实在防不住啊!”
李轨身旁的谋士曹珍拱手道:“薛王,大王,依属下看,李世民此举意在断我军粮道。我军五十万大军,每日耗粮一万多石,若补给线被掐断,不出半月,军心必乱,更别提攻城了。”
薛举烦躁地踱了几步:“那你说怎么办?分兵护粮?可眼下正是攻城的关键时候,兵力本就吃紧!”
李轨沉吟道:“分兵是必须的。但不能像从前那样零散布防。宗将军,你明日率一万精锐,亲自坐镇咸阳,将运粮队编成十队,每队配两千护兵,前后呼应,遇袭时互为支援。另外,派斥候提前探路,一旦发现李世民的踪迹,立刻传信,咱们派骑兵包抄!”
李轨皱眉道:“粮草若断,攻城便是空谈。先稳住粮道,再图长安。”
薛举虽心急,却也知道李轨说得有理,闷声道:“就按凉王说的办!宗罗睺,你给本王记住,别再让李世民得手!”
“末将领命!” 宗罗睺抱拳而去。
帐内只剩薛举与李轨,气氛稍缓。
李轨端起酒爵:“薛王,长安近在咫尺,越是此时越要沉住气。当年杨广在时,长安囤积了大量粮草军械,拿下它,咱们西进之路就通了,到时候与杨勇、王世充争夺天下,也未可知。”
薛举饮尽酒,眼中闪过狠厉:“哈哈哈!凉王,咱们两家合兵一处,天下谁又是我们的对手呢?只是这李世民…… 屡次坏我好事,等拿下长安,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李轨心中暗叹,薛举勇猛霸道有余,却少了几分沉稳。
他看向地图上长安的位置,轻声道:“但愿宗将军能挡住李世民吧。”
长安城内,大兴宫偏殿。
李渊身着赭黄龙袍,正站在殿外的丹陛上,望着东南方向的烟尘。
身后传来脚步声,刘文静捧着一份军报赶来:“陛下,世民在泾阳大胜,烧了薛举数十车粮草,还俘虏了三百敌兵!”
李渊接过军报,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目光却未离开远方:“做得好!世民这孩子还真是捷报频传啊。”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沉,“不过,骚扰虽有些成果,却难伤其根本。薛举、李轨联军近五十万,粮草储备远超咱们,世民的轻骑耗不起持久战。”
裴寂上前道:“陛下说的是。眼下长安城内能战之士不足五万,若联军倾力攻城,怕是……”
“怕什么?” 李渊转身,龙袍在风中微微拂动,“长安是我大唐龙兴之地,城墙坚固,粮草尚可支撑半年。更重要的是,民心在我。”
他看向李神通,“神通,明德门的防御如何?”
李神通抱拳道:“回陛下,昨日联军攻了一个时辰,被臣打退了,我军伤亡不大,不到千人,而敌军死伤数千。只是臣担心敌军夜里会有动作,臣已加派了巡逻的人手。”
李渊点头:“做得好!神通!辛苦你了!先退下吧!”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李神通躬身退下。
李渊连日来殚精竭虑,头脑有些发胀,抬手揉了揉额头,对刘文静说道:“文静,你立即传旨给世民,让他不必急于求成,保住自身兵力为主。可派小股骑兵袭扰联军后方,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但切记不可恋战。”
“陛下,” 刘文静插话,“世民的骑兵连日奔袭,战马和粮草都快跟不上了,要不要从城内调些补给过去?”
李渊沉吟片刻:“可。让孝恭从府库调五百匹战马、两千石粮草,今夜叫人护送出去,从城南秘道送出,交予世民。告诉他,长安城内有朕在,让他放手去干,不必牵挂。”
“臣遵旨!” 李孝恭躬身领命。
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赶来:“陛下,秦王派亲卫送捷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