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不敢相信舅舅的话。
韩擒虎点点头,“恩,药师,你怎么想?”
李靖想了想道:“既然太子殿下指名外甥,外甥自当为殿下效力!”
韩擒虎笑着道:“呵呵,药师啊,舅舅年纪大了,跟随当今太子殿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谨记做事一定要谨慎用心,不可敷衍,太子殿下可是相当精明的,明白吗?”
李靖起身行了一礼,“外甥明白。”
“如今朝中形势,晋王虽然势大,但有失堂皇正气。而如今的太子,心系社稷与天下万民,这才是真正的储君该有的王者风范。”
“舅舅所言甚是,舅舅放心,外甥自当尽力效忠殿下。”
“嗯,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这两日,我坐等父皇严惩杨广在仁寿宫的恶行,可独孤皇后一门心思护着杨广,整日在父皇跟前说好话。
结果,最终不了了之,父皇最后只是下令让杨广闭门思过一个月。
听到这消息,我气得拳头攥得紧紧的,心里直骂:“杨广,你等着,这笔账迟早跟你算!” 但我也明白,光生气没用,既然如此,我要充分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在朝中争取支持。
经过仁寿宫的事情后,惊吓过度的兰陵公主病倒了。
听到消息后,我去探望了她,让她安心养病,表示迟早我会收拾杨广。
没过几天,李靖被召入东宫。
他大步迈入殿内,单膝跪地,高声行礼:“属下参见太子殿下!”
看着眼前身姿笔挺的李靖,直接用出辨识术,一个浅绿色89数字浮现,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期待,这位日后威震天下的军神,今后将为我所用。
我赶忙抬手,语气热络:“免礼,来人,赐座。”
李靖稳稳坐下,恭敬说道:“殿下,舅舅让我替他向您问安。”
听到这话,韩擒虎主动让李靖来问候我,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态度有了转变?
我强压内心的激动,脸上笑意更浓,“哈哈哈,多谢韩老将军,你也替本宫向老将军问好。” 话一出口,我暗自思忖,看来韩擒虎基本算是站到我这边了。
很快我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叮!任务完成:获得韩擒虎的效忠】
【任务奖励:获得高精密智能地图一幅】
太好了!地图终于到手了!
我不禁喜上眉梢,今天可谓是收获满满呐!
有了韩擒虎这员军中宿将和李靖这位未来军神和的支持,我在朝堂上便有了底气。
是时候推行粮草转运制度了,这可是关乎大隋国运的关键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两日后,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我深吸一口气,往前站定,提高嗓门,字字清晰地说道:“各位大人,如今咱大隋的粮草转运,实在是混乱不堪。路线毫无规划,各地关卡林立,运输损耗极为严重。我琢磨出一个转运制度,能依照地形和重要交通要道重新规划路线,在关键之地设立储备库囤粮,还能打造特制车辆运粮。如此一来,战时粮草供应便能及时跟上,军队作战更有底气,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我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大臣们的反应,心中默默祈祷能得到更多支持。
父皇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思索。
高熲捋着胡须,缓缓开口:“太子殿下此计,思虑周全,若能施行,定能解决我大隋粮草转运的大难题。” 听到高熲支持,我心里一喜,高熲在朝中威望颇高,他的支持至关重要。苏威也连忙附和,躬身说道:“殿下深谋远虑,对国家发展大有裨益。”
然而,杨素和宇文述却站了出来。
杨素眉头紧皱,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屑:“殿下,这制度听着是不错,可真要实施起来,人力、物力、财力都得耗费巨大,开销实在太大,只怕会加重百姓负担,还需从长计议。”
宇文述在一旁帮腔:“是啊,殿下,如此大动干戈,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看着他们反对,我心中怒火不停地往上冒,这二人平日里就与我作对,如今关键时刻还来搅局。
但我还是强压着情绪,耐心解释:“两位大人,当下看开销确实大些,可从长远着眼,军队战斗力提升,边疆安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好处数不胜数。而且,我仔细核算过,有不少节省之法。”
可他们哪肯听,在朝堂上与我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我心里暗自着急,生怕父皇被他们说动,这制度一旦搁置,大隋未来堪忧。
父皇静静听着,脸色凝重。
许久,他开口道:“太子这转运制度,确有可行之处。先在长安附近试点,若效果良好,再行推广。”
听到父皇这么说,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赶忙拱手谢恩:“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忙完朝堂这些事,紧绷的神经也得松一松。
闲暇时,我最爱找李靖唠唠嗑。
这天,阳光暖烘烘的,我和他在东宫花园里踱步闲聊。
走着走着,话题转到了马匹上。
我看向李靖,问道:“药师,你对马素有研究,依你看,咱军中马匹的选育和训练可有改进之处?”
李靖眼睛一亮,来了兴致:“殿下所言极是,好马在战场上至关重要。如今我军马匹,耐力和爆发力不足,若能改良,战斗力必将大幅提升。”
我接着说:“我听闻西域有良马,耐力与速度皆非凡,若能引进与我军马匹杂交选育,说不定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李靖兴奋地一拍手:“殿下这想法妙极!如此一来,我军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定能大大增强。”
我俩越聊越投入,仿佛已看到大隋骑兵骑着良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壮观景象。
我心中满是憧憬,若真能实现,大隋军队实力将更上一层楼,我在朝堂上也能更有话语权。
转运制度在长安附近逐步推行,我每日都密切关注着进度。
和负责的官员们围坐一处,反复商讨、改进。
就在一切稳步推进之时,四月初的一天,变故突生。
朝会开始没多久。
只见一位信使满身尘土,脚步匆匆地跑进来,单膝跪地,双手高高呈上一封急报。
“陛下,边关八百里加急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