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朱雀街的青石板就沾了层浅淡的露水。苏软桃起得比鸡还早,穿着春杏新缝的浅粉布裙,踩着布鞋往小馆跑 —— 今天是 “京城桃记小馆” 开业的日子,她心里揣着雀跃,连脚步都比平时轻快。
刚到街口,就见李三已经守在铺面门口,手里还拎着两捆新鲜的艾草,见她来,赶紧迎上去:“软桃姑娘,我听老家说开业挂艾草能招福,特意去城郊采的,你看挂哪儿合适?”
苏软桃接过艾草,指尖碰着带露的叶子,凉丝丝的:“挂在门两边就好,谢谢李大哥。” 正说着,远处传来车轮轱辘声,王富贵赶着辆小马车过来,车上堆着两大篮艳红的花篮,还扎着粉白的绸带,老远就喊:“软桃姑娘!开业大吉啊!这花篮我特意让酒楼的伙计扎了一晚上,保证朱雀街独一份!”
说话间,绸缎铺的张老板也来了,手里捧着块叠得整齐的浅蓝色绸缎:“姑娘,这布你铺在桌上,看着亮堂,客人坐着也舒心。” 茶叶铺的刘老板跟在后面,提着个锡制茶罐,笑盈盈地说:“我泡了新炒的龙井,一会儿给客人当待客茶,配你家的桂花酥正好。”
苏软桃看着眼前的街坊,眼眶有点发热。她本来还担心开业冷清,没想到大家都记着,还特意来帮忙。春杏也赶来了,手里端着刚蒸好的桂花酥,香气飘得满街都是:“姑娘,快尝尝,今天的桂花酥加了点蜂蜜,更甜了!”
苏软桃咬了口桂花酥,甜意从舌尖漫到心口,刚想说 “谢谢大家”,就见远处一队玄色身影过来 —— 萧璟渊下朝了,没穿朝服,只着件月白常服,腰间系着块暖玉,少了几分朝堂的威严,多了些温润的烟火气。他手里还拎着个食盒,走到苏软桃面前,打开一看,里面是刚从御膳房取的江南糯米糕:“给你带的开业礼,垫垫肚子,一会儿忙起来没时间吃饭。”
“阿渊,你怎么来了这么早?” 苏软桃接过糯米糕,指尖碰到他的手,暖得让人心安。
“怕你忙不过来。” 萧璟渊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目光扫过门口的花篮和艾草,眼底满是欣慰,“看来你在朱雀街人缘不错。”
说话间,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有人被小馆的香气吸引,驻足往里面看;有人认出张老板和刘老板,凑过来问 “这是新开的小馆?卖什么的?”。李三见状,赶紧站在门口吆喝:“各位街坊,桃记小馆今天开业,主营江南药膳,当归羊肉汤、春笋虾饺、莲子百合羹,还有刚出炉的桂花酥,都来尝尝啊!开业第一天,吃一碗送一块桂花酥!”
吆喝声刚落,就有客人往里面走。张老板主动帮着引座,把客人带到铺着浅蓝绸缎的桌前;刘老板忙着泡茶,锡罐里的龙井泡开,清香混着药膳香,满馆都是暖融融的气息。苏软桃赶紧钻进后厨,点火煮当归羊肉汤 —— 砂锅里的羊肉是前一晚就炖上的,当归片沉在汤底,咕嘟咕嘟的气泡带着鲜气,一掀锅盖,香气差点把后厨的门都顶开。
“姑娘,来两碗当归羊肉汤!” 第一个客人是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刚放下担子就喊,“听说你这汤能驱寒,我这挑担的老寒腿,可得多喝点!”
苏软桃赶紧盛了两碗汤,春杏端出去。货郎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好家伙!这汤鲜得很!当归味也不重,比我在家熬的强十倍!再来一碗!”
客人越来越多,后厨的火就没停过。苏软桃煮完羊肉汤煮虾饺,蒸完百合羹蒸桂花酥,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萧璟渊见状,悄悄走进后厨,拿起帕子帮她擦汗:“歇会儿,我来帮你。”
“不用,你帮着招呼客人就好。” 苏软桃摇摇头,手里的勺子还在动。萧璟渊没再坚持,却默默站在旁边,帮她递碗、递调料,偶尔帮她把煮好的点心端到前厅,动作笨拙却认真。
有常来朱雀街的熟客认出萧璟渊,惊讶地说:“这不是摄政王大人吗?您怎么在这儿帮忙?”
萧璟渊手里正端着一盘桂花酥,闻言笑着摆手:“今天我不是摄政王,就是来帮衬小厨娘的伙计,大家吃好喝好,不用客气。” 说着,还把桂花酥分给旁边的小孩,“小朋友,这个甜,要不要尝尝?”
小孩怯生生地接过,咬了一口,笑着说:“谢谢叔叔!真好吃!”
客人见摄政王都这么随和,更放得开了,有的夸羊肉汤鲜,有的赞虾饺嫩,还有的问苏软桃 “姑娘,你这药膳方子能不能教我?我家老婆子也有老寒腿”。苏软桃笑着说:“方子是我娘传的,不过煮的火候和食材挑拣有讲究,您要是不嫌弃,下次来我教您怎么挑羊肉。”
一直忙到午后,后厨的食材才见了底。苏软桃瘫坐在后厨的小板凳上,揉着发酸的手腕,嘴角却止不住地笑 —— 铜板装了满满一布包,比她在江南小馆一个月赚的还多。萧璟渊走过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帮她揉着:“累坏了吧?早说让你歇会儿,你偏不听。”
“不累。” 苏软桃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第一次这么多人喜欢我做的菜,我高兴。”
萧璟渊看着她眼底的亮星,心里暖得发颤。他从怀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只银镯子,刻着小小的桃花纹:“给你的开业贺礼,以后戴在手上,就当是我给你撑腰。”
苏软桃接过镯子,戴在手腕上,刚好合适。她抬头看着萧璟渊,笑着说:“谢谢阿渊,有你在,真好。”
“以后会更好。” 萧璟渊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阳光透过后厨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像江南的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