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皇子李璟的秘密会面,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林弈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机遇与风险交织的沉重感,伴随了他一整日。散衙后,他并未直接回租赁的小院,而是绕道去了城西的一处清幽宅邸——帝师苏文正的府上。
苏文正虽已致仕,不问朝政,但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清流声望极高,更是林弈殿试后为数不多、曾对他有过只言片语勉励的前辈。林弈感念其风骨,离京前也曾依礼拜访过数次。如今面临人生重大抉择,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位洞明世事的老人。
通禀之后,林弈被引至苏府后院的书房。与三皇子别业的雅致隐秘不同,苏老的书房开阔简朴,四壁皆书,唯有一张宽大书案,几张檀木椅,以及墙上悬挂的一幅“浩然正气”手书,墨迹苍劲,满室皆是经年累月的书香与墨韵。
苏文正正坐在窗下,就着天光翻阅一本古籍,见林弈进来,含笑示意他坐下。老人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温润而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
“弈之今日前来,眉宇间似有凝云,可是遇到了难决之事?”苏老放下书卷,语气平和,开门见山。
林弈心中一震,暗叹苏老目光如炬。他略一沉吟,并未隐瞒,将三皇子秘密招揽之事,择要说了出来,只隐去了具体地点与人名细节,重点陈述了三皇子所展示的务实态度与招揽之意,以及自己面临的抉择。
苏文正静静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手指轻轻捻动着腕间的一串沉香木念珠。待林弈说完,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唯有窗外竹叶的沙沙声。
良久,苏老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弈之,你能来与老夫说此事,足见你心存谨慎,未因一时荣宠而忘乎所以。此乃立身之本,很好。”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然而,你可知,这皇子之争,看似是青云捷径,实则是万丈深渊?”
林弈挺直脊背,凝神静听。
“陛下春秋正盛,储位虽定,然暗流从未止息。”苏老语气沉凝,“诸位皇子,各有依仗,各有盘算。你如今看到的,或许是某位皇子的求贤若渴,雄心壮志。但你未看到的,是这背后的势力纠葛,是那无数双盯着东宫、盯着其他皇子,也盯着每一个可能影响局势之人的眼睛。”
“你以寒门之身,连中三元,得陛下钦点,本就已站在风口浪尖。若此时再明确投向某位皇子,无论你初衷为何,在外人眼中,你便不再是那个纯粹的‘状元林弈’,而是‘某皇子党’的林弈。你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赋予党争的色彩。你的才学,你的策论,甚至你那份优化驿站的条陈,都将不再是单纯的为国献策,而可能被视为替某位皇子积攒政治资本、攻讦对手的工具。”
苏老的目光如同古井,深不见底:“届时,你想安心‘立言’?想凭借真才实学‘立功’?难矣。无数明枪暗箭会从你看不到的地方射来,你的每一个疏漏,都可能被放大为致命的攻击。你尚未真正在朝堂立足,根基未稳,羽翼未丰,拿什么去抵挡这汹涌的漩涡?”
一番话语,如同冰水浇头,让林弈因三皇子赏识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更多考虑的是理念的契合与施展抱负的可能,却低估了政治斗争中那无所不用其极的残酷性。
“学生……受教。”林弈心悦诚服,躬身道,“那依苏老之见,学生当下该如何自处?”
苏文正见他听进去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谆谆告诫道:
“当下之要,不在择主,而在立身。”
“翰林院虽是清贵之地,亦是最佳的护身符与积累之所。远离实务纷争,正好让你避开漩涡中心。你要做的,是继续沉下心来,利用翰林院的平台与藏书,厚积薄发。你的那篇《治旱蝗策》已扬其名,那份驿站条陈已显其才,但这还不够。”
“你要继续‘立言’!”苏老加重了语气,“不是去写那些歌功颂德的应景文章,而是针对时弊,提出更多如驿站条陈那般数据详实、见解独到、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范围可以更广,农政、水利、漕运、钱法……皆可涉猎。不必急于求成,但要篇篇扎实,掷地有声。让朝野上下看到你的才学,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于国于民有益之言。如此,你的声望才能逐渐积累,你的根基才能日渐稳固。”
“待到时机成熟,声望足够,陛下自然会注意到你,届时,‘立功’的机会自会到来。而那时,无论风浪多大,你自身已有舟楫,可保无虞。即便要选择,也是你以国之干臣的身份去权衡,而非如今日这般,以新进末吏的身份去依附。”
苏老最后总结道,语气斩钉截铁:“记住,立身、立言、立功,此三者,顺序不可颠倒。身若不立,言无人听,功亦难建。在根基未稳时,切勿过早卷入是非。潜龙勿用,并非不用,而是待时而动!”
“潜龙勿用,待时而动……”林弈喃喃重复着这八个字,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迷茫与权衡,在这一刻都有了清晰的方向。
苏老的一席话,如同为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指明了在凶险官场中保全自身、稳步前行的康庄大道。这并非退缩,而是更具智慧的前行。
他站起身,对着苏文正深深一揖,发自肺腑地道:“苏老金玉良言,学生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离开苏府时,夜幕已深,但林弈的心却格外清明。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在夜色中静谧的宅院,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了。
扎根翰林,厚积薄发,立言以望。
至于皇子递来的橄榄枝……或许,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欣赏”与“可供咨询”的关系,远比明确的依附,在当下更为明智。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照出他坚定而沉稳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