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破产重组?那之前的估值和股权方案呢?”
“都需要调整。”陈阳说道:“管理人明确表示,为了最大程度清偿债务,他们只接受100%股权的整体出售,不考虑任何形式的部分收购。”
“100%收购这一点没什么说的,完全符合我们不希望未来受到掣肘的想法。”
陈阳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作为这个收购案的最初提议者,他比谁都清楚其中的利弊。
“那价格和债务情况?”江辰问道,手指已经开始轻轻敲击桌面。
“对方给出的底价是25亿人民币,用于收购100%股权。”
陈阳的声音低了几分,“但这只是股权收购款,我们还需要承担飞驰汽车高达55亿的债务,这里面包括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以及拖欠的员工工资等等,所以,收购总成本将达到80多亿。”
“80亿...”江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指尖的敲击节奏明显加快,眼神却依旧深邃。
这价格和之前陈阳汇报的大差不多,但他并不想花这么多钱。
陈阳继续说道:“我们的财务团队评估过,这个价格虽然不低,但考虑到飞驰汽车的生产资质、土地厂房和部分核心设备还有生产线,研发团队等等,以及我们可以省去从零开始申请资质的时间成本,长期来看仍然具备战略价值。”
江辰微微抬眼,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阳:“80亿,这个价格还有得谈。”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点上一根烟,俯瞰着脚下的城市。
“他们现在是破产重组阶段,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里,管理人的目标肯定是想最大化清偿债务,保住就业,给法院一个交代,我们不是投资者,我们是战略收购方,我们要的是一个能立刻启动的整车的制造平台。”
“告诉他们,18亿,这是我们能给出的股权收购上限,至于债务,我们可以承担,但必须由我们的法务和财务团队重新审计确认,剔除所有不合理的、虚构的债务,最终的债务承担总额,要以我们的审计人员,审计出的结果为准。”
江辰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如果他们不同意,就晾他们几天,几天不行就晾上一阵子,新能源电池市场基本已经饱和,我相信现在这个时间点,愿意接这个摊子的,除了我们星河,没有第二家会愿意踏入这个市场。”
“是!”
陈阳立刻站起身,眼神里充满了敬佩,语气恭敬的说道:“我马上按照您的指示去沟通!”
他正要转身离开,江辰却忽然叫住了他:“等等。”
陈阳停下脚步,恭敬地回过头:“江董,您还有什么吩咐?”
江辰走到他面前,目光锐利:“在你去谈判之前,我需要知道,这家飞驰汽车,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不希望收购完成后,才发现里面还有我不知道的大坑。”
陈阳心中一凛,立刻汇报道:“是,关于飞驰汽车破产的原因,我们团队也做了深入的调查。说起来有些可惜,他们其实是最早一批押注纯电的车企,结果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首先是技术路线的误判,他们的创始人是技术人员出身,在看到未来的换电模式搞得风生水起后,就一门心思也要学,坚持要搞换电模式,并且自建换电站网络。”
“这个模式前期投入巨大,烧钱速度惊人,他们为了迅速的抢占市场,在电池技术上选择了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合作,结果那款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不达标。上市后接连出现续航虚标和安全隐患,口碑一落千丈。”
“其次是产品定位的失误。他们首款车型定价过高,直接对标特思拉,但品牌力和智能化水平又跟不上,最终销量惨淡,根本撑不起庞大的研发和换电站建设成本。”
“后来想推出亲民车型救市,却发现资金链已经快断了,友商的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又太快了,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陈阳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后是资本运作的失败,在行业融资环境好的时候,他们拒绝了几家大型基金,和投资机构的投资,坚持要独立发展。”
“等到市场遇冷,他们再想融资时,已经无人问津,银行见他们风险太高,也收紧了贷款,最终,在完成b轮融资后不到一年,资金链断裂了,眼下更是被强行破产重组。”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家有梦想但没章法的技术型公司,战略上激进,管理却不行,最终被自己的野心拖垮了。”
江辰听完,微微颔首,他依旧站在陈阳面前,目光锐利如鹰。
他没有回到办公桌后,而是将双手背在身后,语气平静地说:
“有意思,想学未来搞换电,却没学到人家的供应链管理和用户运营。”
“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技术积累和用户数据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错误的战略掩盖了。”
“我们收购的,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资质,更是一个教训深刻的研发样本。”
江辰继续看向陈阳,问道:“陈阳,从你的专业角度看,你选的这个车企,你觉得最让你看重的,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什么?我们手里已经有了固态电池这张王牌,当初也是你力主收购这家车企的。”
陈阳立刻会意,知道江辰又是在考他,往前一步,语气带着专业人士的笃定:“江董,您问到点子上了。这恰恰是我当初力主收购一家车企的核心逻辑。”
“我看重的,是他们背后那支经历过完整项目周期的整车研发团队,完整的生产线以及上下游供应链。”
“我们的固态电池技术是颠覆性的,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核心部件。要把它变成一辆能跑、安全、智能的车,需要一个强大的整车集成能力。”
“飞驰的团队在底盘调校、电控系统和车身结构上有实打实的经验。他们踩过的坑,就是我们未来的护城河。\"
陈阳再一次的向江辰阐述了,之前面试时说过的话;
“与其花三五年时间从零开始组建团队、摸索经验,不如直接收购一个现成的,交过学费的团队,这能让我们的固态电池技术以最快速度落地,抢占市场先机。”
江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很好,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