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20年 5月 6日清晨六点,复兴公园的樱花树下落满粉色花瓣。林微言戴着口罩站在“普希金像”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竹编样品盒,盒身上“雨过天晴”的纹路被指尖摩挲得发亮。三个月来第一次跨区出行,地铁 10号线的报站声都显得格外亲切,车厢里乘客稀疏,每个人都自觉隔着空位就坐,口罩上方的眼睛里藏着对久违出行的期待。

她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地点,晨练的老人们正在做太极操,背景音乐是舒缓的《茉莉花》。不远处的便利店已经恢复堂食,靠窗的座位上,有人正对着手机屏幕吃早餐,屏幕里传来公司晨会的声音。林微言低头检查背包里的材料:三本采访笔记、U盘里的照片素材、手艺人授权书,还有陆则特意叮嘱带的竹编样品——张爷爷新做的“竹报平安”纹样书签。

七点整,一个穿着浅灰色冲锋衣的身影穿过樱花道走来。陆则比照片里清瘦些,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背包侧面插着一把折叠伞,伞柄上挂着的竹制挂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在两米外停下脚步,举起手里的咖啡杯示意:“热美式加奶,记得你采访笔记里写着喜欢这样喝。”递过咖啡时,林微言注意到他手腕上戴着的编织手绳,配色和陈婆婆的竹纸纤维颜色一模一样。

“你的采访证。”陆则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塑封袋,里面装着林微言的记者证,边缘贴着新的防伪标签,“报社上周统一更换的,顺便帮你领了。”证件照上的女孩笑得有些腼腆,背景里隐约能看到青川镇的竹林。林微言接过证件时指尖微颤,这是风波后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记者证,塑封袋上还留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

两人并肩走向地铁站,人行道上的樱花被风吹起,像粉色的雪落在口罩上。陆则说起青川镇的最新消息:“王站长昨天打电话,说苏氏撤资后,县里把竹编产业园改成了非遗工坊,张爷爷现在带八个徒弟呢。”他脚步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这是陈婆婆的儿子拍的,他们的竹纸生产线申请到了非遗保护资金。”视频里,水力捣浆机运转的咚咚声清晰可闻,林微言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地铁进站时,消毒机器人正在站台喷洒消毒液,蓝色的雾状药剂在晨光中划出弧线。车厢里,陆则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个复杂的表格:“我整理了你的报道数据,读者最关注的三个点是手艺传承困境、疫情应对措施和匠人生活细节。”他指着柱状图上的峰值,“张爷爷教留守儿童编竹篮的报道,转发量是平时的 3.7倍。”林微言惊讶地发现,表格备注栏里详细记录着每条评论的关键词,“你怎么会有这些数据?”“舆情监测系统的副产品,”陆则轻描淡写地说,“顺便做了个读者画像分析,待会儿选题会能用得上。”

八点半,他们站在文化出版社大楼前。浅灰色的建筑外墙上,爬满了复工后重新生长的爬山虎,门口的消毒垫上印着“欢迎回家”的字样。保安测量体温时笑着说:“今天人真多,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新书推荐,其中一本《疫情下的文化坚守》的封面,用的正是青川镇竹林的照片。林微言突然紧张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编书签,陆则轻声说:“别担心,你的故事本身就很有力量。”

会议室在八楼,电梯里遇到抱着文件的编辑们,每个人胸前都别着印有出版社 LoGo的徽章。“陆记者今天带新人来啦?”一个戴眼镜的女编辑笑着打招呼,陆则介绍道:“这是林微言,青川非遗报道的作者。这位是李编辑,传统文化组的负责人。”李编辑打量着林微言手里的样品盒:“听说你们带来了好东西?”电梯门打开时,林微言看到走廊墙上挂着的出版流程图,红色箭头标注着“选题论证→组稿→三审三校”的路径。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个人,长桌中央摆放着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每个人的座位前都贴着姓名牌。陆则拉过靠窗的位置让林微言坐下,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的笔记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的资料袋里装着选题申报表、内容大纲和样章,林微言发现自己的样章被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做了标记,在“手艺人互助网络”那部分画着波浪线,旁边写着“核心亮点”。

九点整,选题会正式开始。社长王建国率先发言,他摘下口罩露出温和的笑容:“今天是复工后第一场线下选题会,特意选了这个有温度的选题。”他示意林微言,“先请小林记者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林微言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里的 ppt,第一张幻灯片是青川镇全景图,晨雾中的竹林若隐若现:“我的作品记录了疫情期间 12位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故事,从竹编、木雕到竹纸……”她的声音渐渐平稳,当讲到张爷爷用竹编收入购买防疫物资时,会议室里有人轻轻点头。

汇报到一半,坐在对面的资深编辑赵老师突然举手:“小林记者,恕我直言,你的内容太散了。”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又是竹编又是木雕,每个故事都只讲了皮毛,缺乏一条主线贯穿。读者需要的是清晰的叙事,不是碎片化的记录。”他翻着样章,“你看这里,前一章讲陈婆婆的竹纸,下一章突然跳到老李的木雕,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过渡,这不符合出版规范。”

林微言的脸瞬间涨红,手指紧紧按住笔记本,指尖泛白。她提前准备的应对方案突然卡在喉咙里,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这时,陆则轻轻敲了敲桌子,声音沉稳有力:“赵老师,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他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调出一张复杂的图谱,“如果用‘非遗生态图谱’的框架来看,这些看似分散的故事其实环环相扣。”屏幕上,12个手艺人的头像被彩色线条连接起来,“张爷爷的竹编原料来自陈婆婆儿子种的竹子,老李的木雕工具需要竹纸作坊提供的砂纸,他们本身就形成了互助网络。”

赵老师冷笑一声:“这不过是强行关联。出版不是做社会调查,读者要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故事。”陆则没有反驳,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那是林微言采访时无意中拍到的画面:暴雨天里,手艺人互相帮忙转移材料,张爷爷的竹篮装着老李的木雕工具,陈婆婆的竹纸被用来包裹怕潮的半成品。“疫情期间,这种互助变得更加频繁,”陆则解释道,“这正是非遗传承的生命力所在,用线性叙事反而会割裂这种有机联系。”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只有空调的出风口发出轻微的声响。李编辑翻着手里的读者分析报告:“根据数据,年轻读者对这种‘多点叙事’的接受度很高,他们习惯了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阅读,但又渴望看到背后的关联。”她指着报告里的饼图,“有 63%的受访者表示,最打动他们的是不同手艺人间的守望相助。”王社长点点头:“继续说下去,陆则。”

“我建议用‘节气’作为章节划分的线索。”陆则调出修改后的大纲,“立春写竹编备料,清明记木雕开料,夏至讲竹纸晾晒……每个节气对应不同的手艺工序,既保留了时间线索,又能自然串联起不同技艺。”他展示了样章的修改范例,在陈婆婆和老李的故事之间加了一段过渡:“谷雨这天,陈婆婆的儿子送竹纸到镇上,顺便给老李带了新采的竹笋。”赵老师的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至于内容深度,”陆则点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林微言未公开的采访手记,“这里有每个手艺人的详细技艺笔记,比如张爷爷的‘万字纹’编织口诀,陈婆婆的竹纸抄纸技巧,我们可以做成插页附在书中。”他拿出林微言带来的竹编书签,“还可以联合非遗工坊开发文创产品,随书附赠迷你竹编材料包,这在 2020年的图书市场是创新模式。”年轻的策划编辑小王眼睛一亮:“这个好!现在读者喜欢沉浸式阅读体验。”

赵老师终于开口:“就算结构没问题,市场前景呢?传统文化类书籍销量一直不温不火。”陆则早有准备,调出 2020年一季度出版数据:“根据开卷监测,疫情期间传统文化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 27%,特别是非遗主题,搜索量增长了 136%。”他展示了林微言报道的读者留言词云图,“‘感动’‘想学’‘传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说明市场有强烈需求。”他看向王社长,“而且国家刚刚出台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类选题能申请政策支持。”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李编辑翻看着陆则准备的同类书籍对比表:“《匠人精神》用的是单人传记模式,《非遗地图》侧重地理分布,小林这个选题正好填补了‘疫情下的非遗生态’这个空白。”王社长沉思片刻,突然问林微言:“小林记者,你觉得这些故事最珍贵的是什么?”林微言定了定神,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是他们在困境里的乐观。张爷爷说,竹子弯而不折,手艺也该这样。”这句话让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赵老师轻轻合上了手里的样章。

中午休会时,林微言在茶水间遇到赵老师。老人正在泡枸杞茶,看到她进来,主动递过一包茶叶:“你们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这个,但熬夜改稿时喝挺好。”他叹了口气,“刚才说话重了点,别往心里去。”他指着窗外,“我年轻的时候也跑过非遗采访,知道不容易。你的故事很好,只是需要更清晰的骨架。”林微言接过茶叶,指尖触到老人粗糙的手指,那是常年翻书留下的薄茧。

下午的讨论变得热烈起来,编辑们开始讨论封面设计和宣传方案。小王提议用“拼图”概念做封面,每个碎片都是一种手艺的图案,合起来是青川镇地图。李编辑则建议邀请手艺人写序言,“让他们自己讲述最有说服力”。陆则在一旁补充:“可以同步制作短视频,记录成书过程,在抖音和 b站预热。”林微言看着他熟练地和编辑们讨论印数预估和成本核算,那些她从未听过的术语从他嘴里说出却显得自然流畅,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选题会结束时,王社长宣布:“这个选题通过论证,我们成立专项组推进。小林记者负责补充采访,陆则……”他笑着看向陆则,“你就当特约策划吧,毕竟没人比你更了解这些故事了。”陆则看向林微言,她正好抬头,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相遇,像春日阳光穿透薄雾,温暖而清晰。

走出出版社大楼时,夕阳正染红天际。街角的花店门口摆着新鲜的芍药,老板戴着口罩招呼客人:“买束花吧,解封后的第一束花。”陆则停下脚步,选了一小束白色芍药递给林微言:“祝贺你。”花束里夹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竹影扫阶尘不动”。林微言想起采访笔记里记过这句话,是张爷爷形容手艺人心境的。

他们沿着淮海路慢慢走着,沿街的店铺大多已经开业,服装店门口挂着“全场八折”的牌子,咖啡馆的露天座位坐满了人。一个小女孩举着跑过,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陆则说起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是数字媒体,却对传统文化着迷:“我爷爷是木雕艺人,疫情期间没法开工,就天天在线上教徒弟。”林微言这才明白,他对非遗的熟悉并非偶然。

路过一家书店时,林微言停在窗前,里面正陈列着《疫情下的文化坚守》。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个送你。”里面是她亲手做的竹制书签,上面刻着“雨过天晴”四个字。陆则接过书签,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竹纹在他手心里投下细碎的光影。“谢谢,”他轻声说,“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策划费。”

暮色渐浓,路灯次第亮起,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两人在地铁站告别,林微言进站前回头望去,陆则还站在原地向她挥手,手里的芍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她摸了摸口袋里的记者证,塑封下的照片里,自己的笑容比之前更加坚定。地铁进站的轰鸣声中,林微言知道,有些故事刚刚开始,有些情谊正在生长,就像这个复苏的春天,充满了无限可能。

回到住处,林微言打开电脑,收到陆则发来的邮件,是修改后的详细大纲和采访补充建议,最后一句写着:“明天一起去看张爷爷的线上教学直播?”她笑着回复“好”,然后点开文档开始修改样章。窗外的月光洒在桌面上,照亮了笔记本上的一句话:“最好的故事,永远在真实的生活里。”而最好的陪伴,或许就在这些共同守护故事的日夜里,悄然生长。

趣趣阁推荐阅读:嫡女谋之盛世凰宠传道达人张道林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武神主宰重生白手起家韩三千苏迎夏张逸风姜凤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蜜爱傻妃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真龙赘婿韩三千苏迎夏快穿之前任攻略计划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1913新军阀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叶青肖莹忆天眼机智笨探炎武战神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混血王子的蝙蝠玩偶玄天龙尊内网游之剑走偏锋山城风乍起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林海柳馨月闪婚后左医生他掉马了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秦风李秋雪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空间之超级农富妻吾为元始大天尊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白月光前妻重生后,逆天医术杀疯太上武神诀棺妻美人杀怪就升级,废材女竟是满级大佬地府禁忌:从被重金求子开始厉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苟在根据地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一见钟情的叶先生柳萱岳风清宫熹妃传神算风水师灵魂实录老公狠坏,狠强势!幸福系统化仙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大魔头从今天起是球王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忘忧斋异闻录重生八零福运娇妻汝之素年,谁予锦时重生之仙畜有别我的手机通两界,娇养妖兽赢麻了乖张诱引开局四个孽徒,师尊后院日日起火假千金抢亲?我转嫁禁欲大佬娇软恶雌想休夫,五个大佬悔红眼穿越古代种田发家日常重生奶团小公主,绑错系统旺翻我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红楼美梦穿成女配挺孕肚,共感大佬被娇宠我为公主裙下臣漫漫海月朝天乐小意思,拿捏四位黑心兽夫三岁萌娃下山寻亲,全世界争着宠恶女她有乌鸦嘴后每天都在崩剧情随母改嫁:团宠福宝三岁半全家霉运满身?别怕!我吉星高照疯批督主今天又跪搓衣板了快穿之女配她恃美行凶人在神印王座,但觉醒双生武魂了凌霄花上你犯贱我发癫!真千金爆火娱乐圈撩倒四个病娇,翻车后被日日求宠八零随军:改嫁冷面糙汉被娇宠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师姐怎么一刀把江湖诡计全劈了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食戟之料理的领域暖暖的万物听诊系统幼崽摆摊卖香火饭,成警局团宠二嫁公卿八零:娇娇一撩,冷面大佬破戒了病娇修罗场?炮灰美人反向拿捏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诡异入侵:柔弱路人竟是诡异杀神带着物资去流放,恶女她成白月光纯情将军火辣辣,苗疆少年沦陷啦恶毒公主要和离?清冷世子后悔了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拂晓轻尘穿成七零小寡妇,假死丈夫回来了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被弃孕雌一胎六宝,众兽夫求原谅饕餮食肆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