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来到两年后。
这两年里,赵尔忱一直安安稳稳的在太学读着书,从丁班升入了丙班,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要升入丙班了。在自己身边的仍是程文垣,在自己身后的也一直是宋言英三人。
去年赵尔忱带着人去了一趟自家在外地的庄子,将庄头及其心腹拿下,换上新的庄头,并在庄子里安插了不少人。这些人手是轮换制的,一年一换,最大程度上避免他们和庄头同流合污,自此家里的进账更加丰裕了起来。
这日,赵尔忱刚进学屋,就见屋内所有人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块说话,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兴奋。
“尔忱,你知道吗?我们下个月就要出去游学了。”宋言英兴冲冲的将赵尔忱招过去。
“游学?不是明年才去吗?”
程文垣摇了摇头,有些得意的说道:“是乔夫子,他和学正说咱们的进度快和丙班相近了,提前出去游学也是可以的。”
赵尔忱也兴奋了起来,除了那次去外地庄子,她还没出去玩过呢。
虽说是游学,但到处走走也比整日待在学堂里来得好。
“这件事有准没有?”
宋言英伸出手比出个八分的手势,“有八分准了,昨晚我四叔告诉我他已经批准了,就等祭酒批复了,祭酒应该是不会为难我们的。”
程文垣兴致勃勃的说道:“那我回去可要让人给我收拾出门的东西了。”
赵尔忱想了想,说道:“出门在外,肯定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讲究,带些衣裳药品之类的必需品就好了,最中药的是多带些银票,银票能买到大部分我们需要的东西。”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开始热烈的探讨了起来,这回出门要从父母那里掏多少钱。
宋言英还在做白日梦,“我们要出去将近半年,我家怎么也得给我个三千两吧?”
程文垣惊呼,“言英,你是抢钱不成?你在家一月也就十五两例银吧,哪怕给你十倍,几个月下来顶多几百两呢。”
宋言英一本正经的说道:“穷家富路。”
周苟推了宋言英一把,笑道:“去你的,我看你不是出去游学的,是去游山玩水的。”
“言英和文垣说得都对,穷家富路,但家里愿意给多少还是看父母想给多少,言英,你确定宋大伯愿意给你那么多钱。”赵尔忱忙说道。
宋言英不太确定的说道:“应该是愿意的吧……”
不过宋言英很快就被打脸了。
“五百两,你们就给我五百两?”宋言英不可置信的看着父亲和母亲。
他母亲也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五百两还不够你花销?你要去几年呀?”
他父亲斥责道:“时沂说了,你们就去五个月,年底就回来了,哪里需要那么多钱?你是去游学的,不是去玩乐的。”
宋言英试图说服父母,“我在外头好几个月呢,穷家富路,你们没听说过这句话?若是我在外头,这些钱不够花,怎么办?”
他父亲更惊奇了,“你平日里一个月也就拿十五两,也没见你饿死。”
宋言英据理力争道:“那是因为我吃喝都在家里,十五两是额外的花销,自然够用。”其实十五两也是不够用的,但他有小金库,这件事是不能和父母说的,不然以后要钱就更困难了。
他母亲不耐烦了,说道:“出门在外,你还想和家里一样?那多少银子供得起你这么花销?”
“时沂说了,按照往年学子的例子,这一趟带三百两足矣,我和你母亲还多给了二百两呢,别不知足。”他父亲轰他走。
“就是,如若不要,那就将银票还给我。”
“要要要。”宋言英赶忙收好银票跑路了。
待他将这一段说给好友们听,极力控诉父母的抠门。
姚昌安安慰道:“你父母精打细算,那家业以后不还是留给你?”
宋言英拼命摇了摇头,“那不成,父母的是父母的,弄到手的钱才算自己的,等我自己当家作主,那还早着呢。”
赵尔忱疑惑道:“我那云酥小筑不是每月都给分红给你吗?你有小金库,那就花自己的钱呗,不看父母的脸色。”
宋言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不太舍得花自己的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小金库,我还打算以后等我成亲了交给我妻子管呢,这样我们这房的花销就不用看公中的脸色了。”
“言英,你这么早就想到成亲了?未免太未雨绸缪了吧?”段蓁蓁调笑道。
常灵帮忙出了个馊主意,“行了行了,言英你家里要是给的钱不够,你就拿小金库的钱先用着,若是怕你未来妻子不愿意,你现在就可要去征求一下她的同意,她要是说好那就没问题了。”
“啊?这……太冒昧了吧?”宋言英挠了挠头。
赵尔忱瞥了一眼对面的人,也贼兮兮的凑过去,“你不会是已经想好了将来把小金库给谁管吧?”
宋言英脸红了,“才没有呢,你胡说。”
“哟——宋言英脸红了。”
众人像看见什么稀奇玩意儿一样起哄。
赵尔忱也很稀奇,宋言英这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家伙居然还会脸红,知慕少艾的威力不可小觑。
宋言英被大家簇拥着,大家闹着非要他说出心中那个管小金库的人选不可。
宋言英偷偷看了一眼唯一一个没有跟着起哄的人,对方还是不看他。
孔嘉低着头摆弄手里的茶盏,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了,那茶盏还是被她摩挲着,死活不肯抬起头看宋言英的热闹。
大家闹够了,消停一下。
宋言英趁机转移话题:“你们这回出去,家里都给多少钱?”
程文垣想了想,说道:“我父母给四百两,我大哥给一百两,我大姐也给了一百两。”
宋言英有些羡慕道:“有哥哥姐姐就是好啊,像我只有亲弟弟,他们不找我要钱就不错了。”
“我和你一样,五百两。”周苟说道。
宋言英转头问姚昌安,“昌安,你呢?”
姚昌安摸了摸后脑勺,说道:“我父亲给三百两,我母亲也给了我三百两,我祖母又给我二百两。”
“八百两!”宋言英羡慕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