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来的土包子,连枕水楼都没见过?”
“枕水楼被他们来过,都掉价了许多。”
“赶紧滚回他们家去吧,真的是。”
一道傲慢的声音传来,赵尔忱等人回头,一帮锦衣少年正在路过他们包间门口,因为包间是半开放式的,他们的声音清清楚楚的传了进来,为首的少年用傲得不行的目光睨了他们好几眼,其余人眼中也满是轻蔑。
程文垣上前一步:“你算老几,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是土包子?”
“可不就是土包子吗?吃个枕水楼像过年似的,穿得也寒酸,也不知是哪个穷乡僻壤跑出来的。”高傲少年身边的人赶紧附和道。
赵尔忱震惊的看了看身上的长衫,这可是太学校服,虽说不是蜀锦缂丝一类的顶尖料子,但也不至于寒酸,用的都是好料子,能穿这身衣裳的人怎么可能吃不起枕水楼?
枕水楼的人均消费还没百味阁高呢,更别说聚仙楼了。
这哥们眼光不行啊,谁家的二货?
赵尔忱快步走出去,拦住要走的那帮人,挡在他们面前。
“你干什么?”
赵尔忱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帮比自己还矮的人,“你是谁家的?”
那高傲少年的头颅仰得更高了,“江宁杜家,有本事就来我家找我算账,你怕是连门都进不来。”
程文垣走到赵尔忱身边对着他们冷笑道:“我是京城程家的,我父亲乃安国公世子,回头我倒要写信问问我父亲,我们家怎么连一介商贾的门都进不去。”
其余人也都走出来,一个个上报家门,本以为眼前这帮家伙会老实点,谁料杜公子一愣,随即和身边人捧腹大笑起来。
人群里有人叫道:“你说祖父是国公,我还说我祖父是皇帝呢,你**吹什么牛?”说罢还狠狠的推了赵尔忱一个同窗一把,害得他险些摔倒在地,气得这边的人和他们推推搡搡起来。
程文垣要动手和他们理论,赵尔忱拦住了他,从袖子掏出令牌,拿到杜公子眼前,“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永安侯的令牌,我家是朝廷敕封的永安侯府,在我面前你**装什么装?”
杜公子瞪大了眼睛,他身边人也瞪大了眼睛,像是在辨认令牌的真假。
程文垣等人被赵尔忱提醒,纷纷从身上掏出自家的令牌,一块又一块公侯将相的令牌被亮出来。
杜公子惊疑不定的看着赵尔忱,被酒精麻痹了的神经终于反应过来,看看令牌,又看看赵尔忱等人身上的衣料,虽然没看出个所以然,但他得出了个结论——这帮人可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杜公子终于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但在狐朋狗友面前还是嘴硬道:“谁知道令牌是真是假,说不定是侯府的下人拿着令牌来冒充也说不准。”说着就要跑。
赵尔忱双手叉腰在他身后喊道:“今晚就让你家大人上曲水书院来给我们道歉,不然我们明日上你家去讨说法,到时候这件事就不是那么好了结的了。”
那帮人听了逃得飞快。
大家坐回包间抱怨着出来游玩的兴致都被那帮人给扰了。
赵尔忱安慰道:“没事,等晚上他们家大人来道了歉,回去自然会将他们暴揍一顿,也算是解气了。”
说到这个,大家心里就舒服多了。
宋言英嬉皮笑脸的说道:“我要亲眼看着他们被家人揍,看他们还嚣张不嚣张。”
另一人说道:“尔忱,我外祖父家也是江宁的,可我听我那些表兄说杜家人还是挺正常的,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子弟?他们不会是拿杜家来骗我们吧?”
赵尔忱想了想,“看他们穿的衣裳挺富贵的,不是一般人家能承担得起的,他们家大概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没必要冒充别人家。”
而且他们的衣裳相当熨帖,一看就是家里绣娘量身定做的,不太可能是拿了别人的穿,说明他们家挺有钱的,有钱就好办了,找起来容易。
听赵尔忱这么说,大家也就放下心来,继续说说笑笑商量晚上去哪玩。
姚昌安还惦记着杜公子,“晚上那些人的家人不是要登门道歉吗?我们不在书院等着?”
他身边的人不屑道:“他们也配我们专程等他?论理、论身份、论德行,他们都不配,他们什么时候蹲到我们,什么时候算道歉成功。”
众人也都附和道,来一回江宁不容易,为了那帮人而改变自己的出游计划太不划算了。
当日傍晚,这帮人婉拒了乔夫子一起用膳的邀约,以见识江宁文风的名义跑了出去。
“去哪玩?”赵而忱兴冲冲的征求小伙伴们的意见。
其他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提议道:“白天不是说去船上玩吗?我们现在就去吧。”
“行。”
“走。”
一行人跑到湖边,上了一条画舫,画舫不大,布置得精巧雅致,舱内靠窗设着一张梨花木圆桌,两侧是软榻,榻边小几上燃着一炉香。
赵尔忱倚在榻上看湖上的风光,叹道:“要是京城也有这么个好去处就好了。”
程文垣笑道:“别想了,京城哪有这么大的湖?再说了,京城也比这热得多。”
说着,船家开始上菜了,桌上的菜肴不求奢华,却尽是精致的江南风味,一群人吃得比中午还尽兴。
酒足饭饱后,十个人横七竖八的躺在画舫内看着夕阳西下,湖面被染成了金红色,岸边的柳树垂下的枝条,也被镀上了一层暖光。
程文垣提议收起所有的竹帘,让晚风带着荷叶的清香吹进舱内,再添一壶热酒,这个提议被大家一致赞成。
当暮色渐浓,白日里零星的渔船与游船到了晚间愈发热闹,各式船只在波光中穿梭,不知有谁问了句“你们说,那些船都是去哪的?”,没有人回答,他也没继续问。
湖面上除了渔舟,还有几艘与他们相似的小型画舫,挂着纱灯,隐约能看见里面对坐的人。
还有些卖货船,船娘穿着蓝布短衫,摇着橹高声叫卖,姚昌安被吸引,便让船家递过几文钱,买了两盒桂花糕,大家分着吃了,咬一口,满是江南的软糯。
远处的湖心亭与岸边的楼阁已点亮灯火,岸边的酒楼更热闹,二楼的窗户敞开着,里面灯火通明,时不时有伙计探出身子吆喝着“楼上雅座有请”,声音洪亮得湖上的人都听见了。
赵尔忱感慨道:“怪不得都说江南风景好,亲眼一看果然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