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好呀!”
有鱼吃最好了。
周美月,周美星也都卯足了力气,想要钓上鱼来。
别说她们努力了一会儿,还真的钓上了两条小鱼。
鱼虽然不大,但是对姐妹二人来说,意义非凡。
有了收获以后,她们更有干劲了。
倒是一旁的姜梨,觉得一条一条的钓鱼太慢了。
而且陆长远还在等她吃饭!
“好!”
姜梨突然自说自话,然后站了起来。
边上的周美星,周美月吓了一跳,不知道婶婶要干什么。
姜梨把手中的竹竿交给了陆长远。
“帮我看一下哦,我去去就来。”
她说着转身回了家,两个馒头。
几步走到河边,姜梨把手中的馒头掰成小块,丢到了河里。
下一秒,她就跳入了河里。
“梨梨!”
“婶婶!”
“婶婶!”
岸上的三人都被她的举动吓到,陆长远更是想跳下去捞她。
姜梨让他们安静,“别出声,我抓鱼。”
她跳到水里可不是想不开,而是快速的抓一些鱼。
几乎是她话音落下的同时,原本在河床附近的鱼,游了出来,往馒头的方向去。
姜梨等的就是这一刻。
眼疾手快的伸出手,将那些从自己身边游过的鱼,不管大小,全都抓起来,往岸上丢。
“啪啪啪啪啪啪……”
一声接一声的鱼落在地上的声音,让岸上的姐妹两人瞪大了眼睛。
小嘴更是塞得下一个鸭蛋,装着就没闭拢过。
反应过来的姐妹二人,也不钓鱼了,站起来啪啪啪啪的拍手。
“哇!”
“婶婶好厉害!”
“婶婶太厉害了,婶婶第一名。”
姜梨抓鱼之际,也竖起大拇指回应姐妹二人。
陆长远无奈失笑。
他的梨梨啊,她不知道徒手抓鱼多么难吗?
她这般信手拈来,不想个很的理由,似乎解释不清了……
姜梨其实也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本事。
她就是想用快速又简单的办法,把鱼抓够而已。
不能因为这些小玩意儿,耽误自己跟陆长远吃早饭是不是?
岸上的姐妹两人还在欢呼,天上下鱼了,下鱼了。
在家院子里的陈春香,听到外边传来女儿们的声音,她面带疑惑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到外边这一幕,她也是震惊了好一会儿。
她眼睛没问题吧?
不然她怎么也看到,有鱼从天上掉下来?
陈春香揉了揉眼睛。
地上还是一地的鱼。
天上,哦不,是河里还不断抛鱼上来。
“月月,星星,快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鱼了?”
姜梨在河里问。
她不贪心,抓够今天吃的她就不抓了。
周美月,周美星得到了指令,迅速去数。
就是她们数了好一会儿,没数明白。
陆长远见状,不得不出声,“一共二十三条鱼了。”
“噢,那我再抓五条!”
小饕餮不仅食量大,吃东西还讲究个吉利数字。
28,28就是发,多吉利的数字呀?
吃它们的时候,心情都会变好。
陆长远对此哭笑不得。
好在五条鱼,对姜梨来说并不算多,她伸手五次,就把鱼给抓够了。
抓够了之后,她就上了岸。
陆长远连忙把外套脱给她,“小心着凉。”
“我回去换衣服。”
姜梨不喜欢湿漉漉的衣服,推开陆长远的手,几步就跑进了家门。
至于那一地的鱼?她都已经把它们丢上岸了,还怕没有人会处理吗?
陆长远与月月星星把鱼捡到水桶里。
大雨导致山里的鱼都被冲到了河里来,姜梨抓的鱼有不少大的。
半斤,一斤左右的好几条。
就算最小的鱼,陆长远掂了掂重量,那也是在三两左右。
二十八条,的确是够吃了。
“老陆,怎么这么多的鱼?”
周文学从家里出来,看到鱼还以为是陆长远下河捞的。
周美月,周美星听到爸爸的话,立刻跑过去,与爸爸妈妈叭叭叭叭的解释。
手脚并用的形容,她们的婶婶有多么的厉害。
“婶婶就这样一伸手,鱼就到她的手里。”
周美月说道。
周美星也不甘落后。
“嗯嗯,爸爸妈妈,星星还是第一次看到天上下鱼呢。”
陈春香,周文学……
何止是她们第一次看见?就连她们父母,活了三十年了,也才第一次听说,有人徒手抓鱼,还抓了很多。
“老陆!”
周文学凑到陆长远身边,“弟妹莫不是属猫的?”
只有猫,才能在水里抓鱼吧?
陆长远还没回答,已经回屋换好了衣服,披散着头发走出来的姜梨的声音就插入进来。
“可是星星,月月爸爸,十二生肖里没有猫哦。”
姜梨头发有些湿,手里拿着一条毛巾,正在擦拭发尾。
陆长远见状,在河里洗干净手,便上前去动作自然的接过了她手里的毛巾。
接替她的工作。
周文学呵呵笑了笑,多少有些尴尬。
因为他说的,跟姜梨理解的明显不是一个意思。
姜梨不理解,她好奇的看了看周文学。
他不说话,她便也没说什么了。
思考她的鱼怎么吃了。
今天端午节,要三家人一起吃饭,既然这样,这些鱼就一锅炖了!
姜梨很愉快的就决定下来。
似乎才刚起床的章静与张明,听到声音也出来了外边。
看到满满一桶的鱼,再得知抓鱼的经过,新婚夫妻对姜梨竖起了大拇指。
周文学不好意思问的问题,章静问了出来。
“小姜你怎么这么厉害?鱼在水里滑不溜秋的,你是怎么把它抓住的啊?”
“滑?滑吗?”
姜梨说着伸手在水桶里捞起一条鱼,“不滑啊!”
陆长远面上带着笑意解释,“因为梨梨你的力气比较大,你抓着它们的时候,能完全控制住它们的行动。”
这样就显得鱼不滑,能抓住。
归根结底,抓不住鱼的人,除了速度不够快外,还有一点就是力度不够大!
陆长远的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在场的人也没有太过疑惑。
陈春香那边已经煮好了粽子,她招呼大家去吃粽子,周文学他们的注意力,才从姜梨徒手抓鱼上边,转移到屋里的粽子上。
“我们家包的是甜粽子,里边放了糖,放了红枣,大家去尝尝。”
不同于南方这边的咸肉粽,周文学他们老家更习惯吃甜粽子。
其余的人对此没什么意见,姜梨也没有。
有的吃就行。
一人尝了一个粽子,没事干的男同志们,就开始去杀鱼刮鱼鳞,准备晚饭要用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