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安静一下。”沈峰提高声音,人群渐渐安静下来,都看向他。
他走到于淑香和林巧珍面前,先对着于淑香点了点头,又转向众人,语气沉稳:“今天是李建国和林巧珍的大喜日子,不管有什么事,都是喜事里的插曲。
咱们先让新人把婚礼办完,有什么话,等婚礼结束了,坐下来慢慢聊,好不好?”
于淑香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抹了抹眼泪,松开林巧珍:“是我太激动了,差点忘了今天是巧珍的好日子。”
林巧珍也红着眼眶,拉着于淑香的手:“没事,您别往心里去。”
李建国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是啊,沈大哥说得对,婚礼还没办完呢,咱们继续热闹起来。”
他的同事们也反应过来,纷纷起哄:“对,先喝交杯酒,刚才还没喝够呢。”
人群重新活跃起来,有人搬来凳子让于淑香坐下,有人给新人递上酒杯。
虽然多了这么个意外,但好在有沈峰出面稳住了场面,让婚礼能继续下去。
林巧珍和李建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默契,两人端起酒杯,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喝下了迟来的交杯酒。
于淑香坐在一旁,看着巧珍脸上的笑容,心里既愧疚又庆幸。
愧疚自己这么多年没照顾好她,庆幸终于找到了亲外甥女,还能亲眼看着她结婚。
婚礼继续进行,大家闹着让新人唱歌,笑声重新填满了宿舍小院。
沈峰站在角落,看着眼前的热闹,悄悄松了口气。
太阳渐渐西斜,婚礼也接近了尾声,宾客们陆续散去,只剩下陆明月、郑秀华几家相熟的家属,还有沈峰、于淑香和新人。
陆明月看了看身边的孩子们,磊磊和瑶瑶早就困了,靠在她腿上打哈欠,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她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事是于淑香一家的家事,她们这些外人在场,难免让气氛显得拘束,不如适时退场,给他们留些单独说话的空间。
“巧珍,建国,今天真是恭喜你们了,”陆明月笑着走上前,“一点心意,祝你们新婚快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巧珍连忙推辞:“嫂子,您都送了鞋垫了,怎么还拿红包。”
陆明月按住她的手:“鞋垫是心意,红包是喜钱,不一样的,你可得收下。”
她又转向于淑香,笑着点头:“婶子,今天真是大喜事,巧珍找到了您,以后您可有的忙了。我们就不打扰了,先带孩子回去休息。”
于淑香连忙点头:“哎,好,谢谢你啊陆同志,今天多亏了你。”
沈峰也走过来:“陆同志,慢走,路上小心。”
陆明月应着,弯腰抱起瑶瑶,又拉着磊磊的手:“那我们就先走了,有事随时找我们。”
郑秀华见状,也放下手里的东西:“我也跟你们一起走,正好顺路。”
几人跟新人还有沈峰、于淑香道别后,就带着孩子往家属院走。
沈峰看了看天色,对众人说:“好了,婚礼办完了,咱们进屋,好好说说这事吧。”
沈峰先开口,目光落在于淑香身上:“妈,您刚才说巧珍是小姨的孩子,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您慢慢说,把细节都讲讲。”
于淑香攥紧了手里的碎花手帕,指尖因为用力泛白,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这事得从二十年前说起,巧珍的亲娘是我双胞胎妹妹于淑兰,当年她怀着巧珍,身子弱,我天天陪着她。
她快生的时候,总说心里不安稳,就提前绣了这块手帕,说要给孩子留个念想,还说手帕角上的兰花,是咱们家传的绣法,只有家里人会。”
她顿了顿,眼里又泛起泪光:“巧珍出生没几天,淑兰抱着孩子出门买东西,就再也没回来。我和家里人找了整整一年,都没消息,以为她们娘俩...
没想到后来在供销社碰到巧珍,我看着她眼熟,又感到很亲近。”
于淑兰坐在李建国宿舍的小板凳上,指尖轻轻拂过林巧珍右耳后的那颗小小的褐色痣,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衣襟上。
这颗痣,是她当年给孩子换衣服时发现的,像一粒小小的芝麻,嵌在白嫩的皮肤上,成了她心里最清晰的标记。
当时还和妹妹开玩笑,说要是万一孩子丢了还能靠这个标志找回来,没想到一语成谶。
于淑兰的声音带着哽咽,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这些年,我到处找你,每次看到跟你年纪相仿的姑娘,都要凑过去看看耳朵后面,可每次都是失望。”
林巧珍靠在于淑兰怀里,眼泪也湿了衣襟。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右耳后有颗痣,养父母总说这是福痣,能带来好运,却从没想过,这颗小小的痣,竟是亲人寻找她的唯一线索。
“那您这些年,一直在找我吗?”
“一直在找。”于淑兰用力点头,指尖摩挲着那颗痣。
“我后来去了城里,在纺织厂找了份工作,攒了点钱就四处打听,甚至去过大大小小的集市,举着写着你名字的牌子,可就是找不到。
要不是这次看到你耳后的那颗痣,我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你了。”
一旁的沈峰轻声说:“娘,您别难过了,现在找到巧珍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林巧珍抬起头,看着于淑兰布满血丝却亮闪闪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暖。
原来这么多年,亲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她,那颗小小的痣,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她们紧紧拴在一起。
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哪怕过了二十年,终究还是把她们拉回了彼此身边。
“姨。”林巧珍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有些发颤。
于淑香立刻应着,把她搂进怀里:“哎,我的好外甥女,姨终于找到你了。”
李建国看着这一幕,眼眶也红了。
于淑香拍着巧珍的背,轻声说:“以后姨就是你的靠山,你和建国好好过日子,有任何事,姨都帮你们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