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把林薇薇那搅事的赶出去,杏花村糖坊里的风气彻底变了。
之前那些背地里偷懒、嚼舌根的婶子大叔,这会儿都卯足了劲儿干活——谁都看出来了,叶蓁蓁是真能带着大伙挣嚼谷,再敢耍小心思,那就是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这天一早,叶蓁蓁揣着两个刚烙好的白面饼,绕着小路去了后山那间破屋。
林泊安正坐在门槛上翻一本旧书,见她来,起身往屋里让:“又遇到难处了?”
“上次试熬冰糖没成,后来才知道,是有人在火上动了手脚。”叶蓁蓁把饼递过去,声音放轻,“人已经清出去了,这次来,想请你再讲讲水浴控温的法子。”
林泊安捏着温热的饼,咬了一口,才慢悠悠开口:“做手艺跟做人一样,心正了,手里的活儿才能正。”
他没多问杂事,只从灶边摸出块炭,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灶膛图,“水浴层的缝得堵严,柴火要烧‘稳火’,别忽大忽小;熬到糖浆起小泡、颜色透亮像井水,就赶紧撤火——多一分火候就糊,少一分就结不了晶。”
叶蓁蓁蹲在地上,把每句话都记在心里,连炭笔画的纹路都看了又看,临走时又塞给林泊安一小袋玉米面:“您别总吃红薯干,掺着点面蒸窝头,顶饿。”
回到糖坊,叶蓁蓁把核心几个人叫到一起——二哥叶卫诚,管灶火最稳的马桂英婶子,还有两个手脚麻利的后生。
“这次熬糖,谁都不能离灶房,卫诚你盯着灶,把水浴灶的缝再封一遍,半点风都不能漏;马婶,火候表我抄给你了,啥时候添柴、啥时候减火,全听你的。”
叶卫诚拍着胸脯应下,拿着黄泥把灶缝抹得严严实实。
马桂英把写着火候的纸条叠好塞在围裙兜里,时不时掏出来看一眼,嘴里念念有词记时间。
叶蓁蓁自己蹲在原料堆前,把挑好的甘蔗汁滤了三遍,又按林泊安说的,加了点石灰水去杂质,滤出来的汁清亮得能照见人。
到了熬糖的时辰,灶房里静得能听见柴火“噼啪”响。
马桂英守在灶边,眼睛盯着锅里的糖浆,手里的长勺轻轻搅着。
起初糖浆是浑浊的黄,熬着熬着,慢慢变浅、变亮,最后竟成了透亮的琥珀色,咕嘟咕嘟冒起细密的小泡,闻着是纯纯的甜香,没有一点焦糊味。
“成了!就这个火候!”马桂英瞅着墙上的挂钟,刚好到林泊安说的时辰,一把抽掉灶里的柴火,声音都带着颤。
接下来结晶更要细心。
叶蓁蓁指挥着把糖浆倒进干净的陶模里,放在通风的屋角,每隔半个时辰就轻轻转一下模子,让温度匀着降。
等了大半天,叶卫诚忍不住想揭模子,被叶蓁蓁按住:“再等会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又过了一个时辰,叶蓁蓁才点头:“揭吧。”
叶卫诚手忙脚乱地把模子倒过来,“啪”一声,一块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东西掉在油纸垫上——不是平时的软糖块,是硬邦邦、亮闪闪的,对着光一看,通透得跟冰疙瘩似的,还能看见光透过去的纹路!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糖?咋比冰块还亮堂!”马桂英冲过去拿起一块,手都抖了,翻来覆去地看,舍不得放下。
叶卫诚咧着嘴傻笑,挠着头说:“小妹,咱、咱真把这冰糖熬出来了!以前只在县城供销社见过碎的,咱这整块的,比那还好!”
叶蓁蓁也拿起一块,指尖碰着冰凉坚硬的糖块,心里头又热又胀——这可不是普通的糖啊,是糖坊能站住脚的根,是村里人能过好日子的指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卫诚,找块干净油纸,包两斤冰糖,跟我去县供销社。”
县供销社的王主任,正趴在桌上扒拉账本,听见伙计说“杏花村糖坊的人来了”,头都没抬:“不就是卖梨膏糖的吗?让他们把糖放那儿,回头给结账。”
“王主任,这次不是梨膏糖,是咱新做的冰糖。”叶蓁蓁推开门走进来,声音脆亮。
王主任这才抬起头,瞅着叶蓁蓁手里的油纸包,撇撇嘴:“乡下作坊还能做出冰糖?别是加了啥东西糊弄人吧。”
叶蓁蓁也不恼,走过去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掀开一角——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冰糖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那糖块透亮得没一点杂质,棱棱角角都清清楚楚。
王主任眼睛一下子直了,“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摸出老花镜戴上,拿起一块冰糖凑到眼前看,又用指甲轻轻敲了敲,听见“当当”的脆响,再小心翼翼敲下一小块放进嘴里。
甜香一下子在嘴里散开,纯纯的甜,没有红糖的焦味,也没有白糖的齁甜,咽下去连嗓子都觉得舒服。
王主任咂咂嘴,又拿起一块看,语气都变了:“这、这真是你们杏花村熬出来的?没掺假?”
“王主任,您尝着啥味就是啥样,咱乡下人做买卖,实诚。”叶蓁蓁挺了挺胸,“这是咱用新技术熬的特级冰糖,能清热润肺,不管是泡水还是炖梨,都比普通糖好。”
“好!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王主任拍着桌子叫好,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这冰糖,你有多少我收多少!价格嘛——比你们之前的梨膏糖,加三成!不,加五成!就这个价,咱现在就说定!”
这话传到杏花村,整个村子都炸了锅!
村口老槐树下围满了人,马桂英站在石头上,扯着嗓子把供销社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喊了句“加五成价”,底下顿时一片欢呼。
“我的娘诶!加五成!蓁蓁这丫头是真有本事,跟财神爷似的给咱送钱来!”
“之前谁说蓁蓁一个姑娘家撑不起糖坊?现在咋不吭声了!”
“以后跟着蓁蓁好好干,咱也能天天吃白面馒头了!”
那些之前质疑、说闲话的人,这会儿都红着脸凑过来,对着叶蓁蓁一口一个“蓁蓁丫头”地夸,眼里全是佩服。
叶蓁蓁站在人群里,看着大伙笑哈哈的样子,心里踏实得很——没白费力气,总算没辜负大伙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