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夜色深沉,城市的灯光如星河洒落。程楠站在会议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那座刚刚亮起的跨海大桥,桥上的车流像是时间的河流,缓缓流淌。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静地站着了。
“你在想什么?”赵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和关切。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真的能赢。”程楠没有回头,“不是‘归墟’,而是人类自己。”
赵敏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你是说……信任的问题?”
“是。”程楠点头,“我们刚破译了那些未来设备的一部分信息,发现它们并不是一次性部署的,而是像病毒一样,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甚至……政治权力。”
赵敏沉默了几秒,然后轻声问:“你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召集一次全球会议。”程楠终于转过身来,眼神坚定,“不是秘密行动,也不是私下谈判,而是正式的、公开的合作倡议。”
赵敏挑眉:“你想让全世界都坐下来,一起对抗一个他们还没完全理解的敌人?”
“没错。”程楠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归墟’会继续利用人类内部的猜忌和分裂,把我们一个个击破。”
—
几天后,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峰会,在日内瓦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顶尖科学家、企业领袖齐聚一堂。这不是联合国的传统会议,而是一次由民间发起、多方支持的特别合作论坛。
程楠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台下无数双质疑、好奇、期待的眼睛。
“我不是政客,也不擅长演讲。”他开口时声音平稳,“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全场一片寂静。
“过去几个月,我们发现了多个不明来源的高科技设备,这些设备不属于任何国家或组织,却已经在我们的电网系统、金融网络、甚至军事设施中留下了痕迹。更可怕的是,它们并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思想的入侵。”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
“‘归墟’不是外星军队,它是一种逻辑,一种能够适应、模仿、渗透一切规则的存在。它不会用炮火征服我们,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恐惧、贪婪、偏见来完成它的计划。”
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皱起了眉头。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程楠继续道,“你们担心技术泄露、利益受损、主权被削弱。但我想问一句:如果明天地球就不再有国界,你们愿意为这个星球的存亡做出一点妥协吗?”
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然后,一个穿着西服的欧洲科学家站了起来:“你能证明你说的一切吗?”
“当然。”程楠点头,“女娲,播放证据。”
大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一系列数据图像——包括那些未来设备的能量波动图谱、它们与现实世界关键基础设施之间的异常关联、以及一段段加密通讯记录。
“这些数据已经被多个国家的情报机构交叉验证。”程楠补充道,“如果你还怀疑,欢迎亲自去查证。”
—
接下来的几天,谈判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各国代表团在不同房间进行闭门会谈,讨论是否加入这个名为“全球联合防御联盟”的新组织。程楠的团队则穿梭其中,试图化解分歧、促成共识。
“美国人想要优先使用权。”陈星一边翻看文件一边说,“德国人希望保留自主研发权,法国人要求技术共享必须透明。”
“这些都是老问题。”赵敏叹气,“但这次不一样,我们要处理的是生死攸关的事。”
“所以得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一笔生意。”程楠靠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疲惫,“而是一场自救。”
就在谈判最胶着的时候,一份机密文件突然出现在某个代表团的办公桌上。
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归墟’正在某国议会中植入意识操控程序。”
没有署名,也没有来源,但这句话足以让所有人重新坐回谈判桌。
—
最终,协议达成了。
超过四十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美俄英法德日等主要工业强国。多家跨国科技公司也加入了联合研究计划,承诺开放部分核心专利,并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合作。”周卫国在签约仪式上说道,“虽然我们还有分歧,但我们选择了团结。”
程楠看着台下的众人,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仪式结束后,一位神秘嘉宾悄然递来一个黑色盒子。
“他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秘书低声说。
程楠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金属牌,上面刻着一行古老的文字。
他不认识这种文字,但他知道女娲一定认识。
“女娲,扫描并分析这块牌子。”
几秒钟后,耳机里传来她的声音:“识别完成。该符号属于‘归墟’早期文明标识系统,功能未知,但曾出现在3020年抵抗军的一份遗失档案中。”
程楠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份档案……写了什么?”
“只有一句话。”女娲回答,“‘唯有牺牲,方可重生。’”
他低头看着那块牌子,手指轻轻摩挲着冰冷的金属表面。
外面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洒在他的脸上。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合作的开始,也是某种宿命的开端。
他抬起头,对身旁的赵敏说:“准备一下,我们要去一趟北极。”
赵敏一愣:“为什么?”
“因为那里,藏着一块和这块牌子一样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