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从意识穿越的余波中缓过神来,眼前是熟悉的办公室灯光。窗外夜色沉沉,远处高楼的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靠在椅背上,胸口起伏未定,仿佛还带着未来战场上的硝烟味。
“你撑得太久了。”女娲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平静却不容置疑,“刚才的通讯信号不稳定,你的意识差点回不来。”
“我知道。”程楠揉了揉眉心,“但凌霜那边情况紧急,她刚刚击退奴族一次大规模进攻,可她也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东西。”
女娲沉默了几秒,屏幕自动亮起,一串数据流快速滚动。
“她说的‘神秘能量波动区域’已经标记。”AI继续道,“频率模式与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任何已知技术都不匹配,甚至不像是人类科技。”
程楠点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那个地方……它不像武器、不像能源、也不像某种探测装置。更像是……一个信标。”
“信标?”女娲语调微变,“你是说,它在传递什么?”
“也许是坐标。”程楠站起身,走到窗边,“也许是在召唤什么东西。”
他望着楼下街道上稀疏的车流,脑海中浮现出凌霜最后那句问话——
“你说的那个隐藏功能……什么时候能解锁?”
他知道她指的是护盾系统中的那个异常模块,那是他在输入代码时突然出现的陌生结构,不属于他设计的任何一部分。那一刻他就明白,那不是他的创造,而是某种来自更远未来的遗留物。
“我们得加快进度。”他转身对女娲说,“不能再等了。”
“现实科技?”女娲理解了他的意思。
“没错。”程楠回到桌前,打开加密终端,“凌霜那边已经开始察觉到‘归墟’的新动向,他们的行动节奏变了,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打击,而是在布置某种更深层次的东西。”
“需要我分析哪些情报?”
“先把我们掌握的所有异常数据列出来。”程楠一边操作一边说,“包括现实世界最近几个月的地质活动、卫星轨道异常、量子通信干扰事件,还有未来线那边的舰队调动时间、能量波动记录……全部汇总。”
屏幕上开始飞快地整理信息,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发现关联点。”程楠盯着屏幕,“我要的是交叉点,不是孤立事件。”
几分钟后,一个红色标记在地图上闪烁起来——位于中国西部某处偏远高原地带。
“这里。”程楠放大画面,“过去三个月内,该地区发生了四次低频地震,震源深度一致,且每次发生后,未来战场上都会有一次奴族舰队的大规模调度。”
“巧合的概率低于0.3%。”女娲迅速给出结论,“几乎可以排除自然因素。”
“那就不是巧合。”程楠眼神凝重,“他们在那里布置了什么东西,或者正在尝试建立某种连接通道。”
他顿了顿,低声补充:“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完成之前,把我们的技术推上去。”
第二天清晨,程楠召集了核心团队。
会议室里,陈星正皱着眉头看着投影屏上的数据图。
“你确定这些数据准确?”他问。
“百分百。”程楠点头,“这不是推测,是未来传回来的信息。”
赵敏坐在角落里,轻轻摩挲着咖啡杯边缘:“所以你想让我做什么?”
“资金支持。”程楠看向她,“我们要启动几个高风险项目,包括新型护盾系统的逆向工程、量子通信网络的重构,以及一项关于未知能量形式的基础研究。”
“听起来像是要烧钱。”赵敏嘴角微扬,“不过我喜欢有野心的人。”
“不只是烧钱。”程楠语气认真,“这是一场竞赛,我们不能输。”
周卫国也来了,他站在窗边,听完后缓缓开口:“我可以协调国家实验室的部分资源,但你要承诺一点——所有研究成果必须优先用于防御目的。”
“当然。”程楠点头,“我们不是为了战争,是为了生存。”
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敲定了几项关键计划:
以女娲为核心,构建跨时空情报分析平台;
在公司内部设立独立科研小组,专攻未来带回的技术;
与高校合作,开展基础理论突破性研究;
利用公司影响力,秘密招募一批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还有一个问题。”陈星忽然插话,“你说的那个未来能量技术……你到底知道多少?”
程楠沉默了一下,缓缓开口:“我不知道它的原理,也不知道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但我见过它一次,在一场战斗中,它照亮了整个天空。”
众人一时无言。
“那就从那里开始。”陈星轻声说,“我们一步步把它还原出来。”
当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程楠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里,看着桌上摊开的图纸和笔记。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信标、能量节点、高频共振、维度跃迁……
“你在想什么?”女娲的声音响起。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追赶。”程楠低声道,“他们早就布局好了,而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反应。”
“可至少我们现在知道了方向。”
“是啊。”他笑了笑,笑容却有些苦涩,“可方向再明确,我们也得跑得比他们快才行。”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繁星点点。
“他们以为我们在挣扎。”他说,“但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在准备反击了。”
女娲没有说话,只是将一段新信息推送到屏幕上——
【凌霜最新战报:东部战场发现新的奴族部署迹象,疑似为更大规模行动前奏】
“她也在等。”程楠喃喃道,“等我们准备好。”
他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
“明天开始。”他说,“一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