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眉头紧紧皱着。那是从未来线传来的影像片段——一座半埋在地下的巨大石质结构,藤蔓缠绕,仿佛沉睡了千年。
“绿源-IV……”他低声重复这个名字,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是某种线索。女娲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根据现有数据比对,该遗迹的现实投影坐标已初步锁定。”
他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任务上。时间不多,穿越窗口每月一次,错过就要再等一个月。而这次,他和凌霜都在各自的时间线上发现了异常能量波动,像是某种未知力量正在苏醒。
“开始吧。”他说。
女娲系统启动了跨纪元数据映射模块。整个实验室的灯光微微闪烁了一下,服务器负荷瞬间拉满。程楠手动关闭了非核心服务程序,只为给这个关键任务腾出更多算力。
屏幕上开始出现一帧帧模糊的画面,未来与现实的星图在不断拼接、重叠。突然,一段画面引起了程楠的注意:一个士兵佩戴着战术目镜,那是一种现实中尚未投入使用的设备,却出现在未来的战场之上。
“这说明什么?”他问。
“可能是技术传承路径发生了偏移。”女娃回答,“也可能是我们遗漏了某个变量。”
程楠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盯着屏幕。他知道,他们正站在一条看不见的钢丝上,稍有偏差,就可能坠入深渊。
与此同时,在3020年的某颗未命名星球上,凌霜已经带队抵达那座遗迹外围。夜色笼罩,风穿过断裂的石柱,发出低沉的呜咽声。
她抬头望向那片残破的建筑群,心中升起一丝不安。白天采集的植物样本中检测出了微量神经毒素,而那只蓝色生物的眼部位置,竟然浮现着归墟的标志。
“不是巧合。”她低声说。
小队成员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武器检查完毕,通讯频道保持畅通。她的副官艾琳轻声提醒:“指挥官,信号干扰晶体只能维持十五分钟,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凌霜点头,下令小队分两组行动。一组负责正面佯攻,吸引哨站守卫注意;另一组则从通风管道潜入遗迹内部。
夜色下,突击开始。
远处传来爆炸声,紧接着是密集的枪声。凌霜带着主力小组迅速靠近通风口,利用热成像仪确认通道内无敌人后,鱼贯而入。
遗迹内部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墙壁上布满了复杂的浮雕图案,像是某种古老语言,又像是某种编码信息。
“记录所有可见符号。”她低声命令。
研究员迅速启动扫描仪,将墙面内容一一捕捉。突然,一名队员轻呼:“这里有一段日志记录!”
凌霜快步走过去,看到一块嵌入墙体的金属板,上面刻着几行字:
“他们以为终结是终点,却不知那是起点。”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而在现实世界,程楠刚刚完成坐标定位,便收到了来自探测器的第一批图像。画面显示,在中国西北某处地下,确实存在类似未来遗迹的建筑轮廓。
“太相似了。”他喃喃道。
他立刻联系周卫国,申请临时飞行许可。对方沉默片刻后答应协助,并提醒:“你确定这是必要的?军方不会轻易允许这种级别的民用飞行。”
“我必须去。”程楠语气坚定,“那里可能藏着人类文明真正的答案。”
不久之后,一架伪装成气象气球的无人探测器升空。它缓慢上升,避开雷达监控,进入目标区域上方。摄像头开启,将地下结构的详细影像回传至实验室。
“结构完全一致。”女娲分析道,“但材质成分不同,现实中的建筑更像是某种仿制品。”
程楠陷入沉思。如果这座遗迹在两个时空都存在,那么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废墟那么简单。
“也许,它是一个信标。”他说。
就在这时,他的意识开始模糊,熟悉的穿越征兆再次降临。他知道,自己只剩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联系凌霜。”他快速说道。
女娲介入通信链路,启用低带宽压缩协议,勉强建立起微弱连接。画面断断续续,但他还是看到了凌霜的脸。
“你也感觉到了,对吗?”她问。
“什么?”
“那种……被观察的感觉。”她声音低沉,“就像我们并不是在探索历史,而是在被某个更高维度的存在注视着。”
程楠心头一震。他没有回答,只是将探测器拍摄的图像通过神经芯片传输过去。
“这是现实线的遗迹影像。”他说,“如果你能找到更多信息,请尽快告诉我。”
凌霜接过芯片,点了点头。她的目光落在远处那片黑暗中,仿佛穿透了时间与空间。
“有时候我在想,”她忽然开口,“我们是不是两个观察者,在试图拼凑同一个真相?”
这句话让程楠一时语塞。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也不知道这是否只是一个巧合。
连接中断了。
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窗外夜色如墨,城市灯火依旧璀璨。可他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一场更深层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而他自己,也正一步步走进那个无法回头的谜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