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是战争即将结束的前一年,苏军在东欧发动巴格拉季昂行动,将德军从白俄罗斯一路赶到了维斯瓦河。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和龙骑兵行动,解放了被占领的法国。
在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进行了最终决战,联合舰队拼上了全部的舰艇,对美军发动全力一击,妄图一举扭转战争的局势。
这一年美军沿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基地,一路刺入马里亚纳群岛,并与日军在此展开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航母大战。
同时麦克阿瑟率军进抵菲律宾,联合舰队在经历了马里亚纳的惨败后,终于祭出了他们的终极武器——大和号战列舰,随后双方在莱特湾进行了另一场史诗级海战。
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两场海战,理查德·杜威是如何带领第一舰队应对日本海军的拼死一搏的呢?
同时这位在太平洋上几乎打满全场的战争英雄,究竟有没有资格成为海军五星上将,理查德·杜威、哈尔西、斯普鲁恩斯三人同样具有五星上将的资质,但国会批准的名额只有1个,谁来获得晋升,谁来获得追授,在这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拨开1944年的血色迷雾,轴心国的战败已成定局,经过近十几年接连不断的战争摧残,世界人民第一次见到了和平的曙光。——
1944年3月4日,夏威夷第一舰队司令部。
理查德穿着卡其色的军装,来到办公室,他的肩章镶着四颗银星,人们都知道,这位新晋的海军上将将是接下来太平洋上的主角。
“杜威将军。”
参谋军官穆德朝他敬礼打招呼。
“早上好,穆德。”
理查德朝他敬礼。
他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沓文件,随后和秘书克莱拉说:“整理一下这批文件,我要有关马里亚纳群岛的信息。”
随后理查德离开司令部,海因里希准尉载着他来到了长官尼米兹那里。
理查德下车,不远处看到了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正在散步,还一边交谈着战事。
此时的斯普鲁恩斯不仅是太平洋战区参谋长,还兼任新成立的第五舰队司令,替尼米兹分担指挥压力。
随着对日反攻的战线逐渐拉长,第五舰队主要负责管理太平洋上的后勤运输,为第一、三、七、九舰队提供稳固的后勤支援。
他走上前去,和两人打招呼说:“两位太平洋舰队的首脑,早上好。”
“理查,早上好,作战会议还有半个小时,你怎么提前来了。”尼米兹说。
斯普鲁恩斯看着他,点头示意打招呼。
理查德走上前说:“前几天看到报纸说,日本人将小笠原-马里亚纳-加洛林-帕劳构建好的岛屿防线称为绝对国防圈,不打进这个国防圈,我寝食难安。”
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相视一笑,他说:“那得看看是他们的防线硬,还是我们的拳头硬。”
理查德说:“分散布置的防御,怎么可能有攥起来拳头硬。”
斯普鲁恩斯说:“那这一拳打在哪,就很重要了。”
随后三人来到会议室,等待起了其他人。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
老朋友里奇蒙德·特纳中将
(这个是真老朋友,过去这么多集了,依旧是常驻角色)
(弗莱彻:我哭死)
霍兰德·史密斯中将
马克·米切尔中将
(虽然斯普鲁恩斯觉得他并不行,但过于庞大的第一舰队不能只靠理查德一个人来指挥。
弗莱彻:so?
欧内斯特·金:其他人都可以,就你不行。)
弗莱彻:怎么这条时间线上怎么还有你我的特殊羁绊?)
尼米兹说:“各位,今天我们有必要讨论,下一阶段的进攻重点。”
斯普鲁恩斯起身,看着地图说:“麦克阿瑟将军已经准备向菲律宾进攻,但西南太平洋的舰队只有6艘老式战列舰。
根据情报显示,联合舰队有9艘航母7艘战列舰部署在菲律宾和马里亚纳之间,仅凭第七舰队应付不了数量这么庞大的敌军。
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在中太平洋发动反攻,引诱日军主力舰艇前来交战。
目前参谋部有两个预选方向,分别是特鲁克和马里亚纳。
进攻特鲁克如同在联合舰队的心脏处插上一刀,可以切断南太平洋和日本本土的联系,如果进一步近抵帕劳,我们就可以和哈尔西将军合围整个南太平洋的日军。
进攻马里亚纳是在日本政府的心脏处插上一刀,以其作为前进基地可以逼近小笠原群岛,威胁到日本本土,当我们的旗帜插在那里时,战争也就结束了,但要付出的伤亡肯定会更大。”
斯普鲁恩斯介绍完大概情况,无疑就是马里亚纳和特鲁克二选一,攻下哪个都对战争进程意义重大,但肯定不能同时进攻,理由很简单,没有那么多训练好的登陆部队。
为什么没有呢,得问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
“我建议进攻马里亚纳,直逼日本本土。”
理查德说。
现在的理查德已经是“跳岛战术”大师,他提议直接跳过特鲁克和帕劳,直接打穿马里亚纳和小笠原群岛,威胁日本本土,激化日本的内部矛盾,进而达到不战而胜。
斯普鲁恩斯也同意进攻马里亚纳,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对在南太平洋血战的哈尔西将军不太公平。
本来要分给第三舰队的主力舰艇都调到了第一舰队,他们属于是“亏欠”哈尔西一个人情,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向南支援哈尔西。
经过一番讨论后,尼米兹决定还是依照原计划,根据参谋部估计,由于战线过长,进攻马里亚纳需要准备3-5个月的时间,在筹备的期间派出舰队支援南太平洋战事。
最终这份计划被递交给参谋长联席会议,陆军上将亨利·h·阿诺德知道后,也建议进攻马里亚纳。美军最新研制的b-29轰炸机可以从马里亚纳起飞直接轰炸到日本本土,阿诺德根据轰炸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启发,提出了轰炸关东平原的构想。
他建议用轰炸的方式来削弱日本的工业实力,甚至可以逼迫他们投降。
最终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了这份计划,并命名为“奇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