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美军攻下夸贾林岛和罗伊-那慕尔岛后,进行了三天的休整,理查德下令航母和战列舰舰队依次撤退,回到珍珠港进行补给,同时陆战四师开始攻取整个夸贾林环礁。
夸贾林环礁的其他岛屿上只有零星的日军,他们仅用了1天就完成了目标。
接下来美军准备对埃尼威托克环礁发动进攻,以其作为前进基地日后进攻加洛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2月27日,战列舰和航母舰队开赴埃尼威托克环礁,联合陆战四师发动了进攻,经过了4天的血战之后,美军彻底拿下了这里。
此时美军的舰队已经封锁马绍尔群岛外围环礁超过2个月的时间,岛上的日军也没有影响到美军的行动。
正如尼米兹司令所说:“真正的威胁来自于空中和海上,岛上的日本人不可能驾着小木舟来攻击我们。”
3月7日,理查德宣布燧发枪行动结束,美军已经完全控制马绍尔群岛。而此次美军一共伤亡仅2156人,杀伤了近8000名日军。
吉尔伯特-马绍尔战役对于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起到了十分关键推动的作用,瓜岛战役结束后,日军在南太平洋拼尽全力阻拦美军进攻拉包尔和特鲁克。
因为这里的战争资源,是支撑日本人将战争坚持下去的最后希望,也是“大和魂”的物质基础。最初就是美国停止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没有了这种神奇的“工业血液”,战争机器就像锈住了一般,无论如何都转不起来,导致他们不得不拼死一搏,发动太平洋战争。
所以想打败日本人,要先切断其本土和中南亚的联系,在哈尔西指挥军队多次进攻拉包尔未果后,面对日军寸土不让的顽固态度,进攻马绍尔群岛就成了第二个解题思路。
尼米兹接到战报后,向金上将推荐,晋升理查德和斯普鲁恩斯为海军上将。
他在报告中这么说:“理查德·杜威和雷蒙德·斯普鲁恩斯两人,在吉尔伯特-马绍尔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军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两栖作战经验,同时夺取了马绍尔群岛作为基地,为日后的反攻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内斯特·金收到作战报告后,认为中太平洋反攻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他本以为想要接近特鲁克和马里亚纳,至少要到1944年年末。
随后金上将考虑了尼米兹的建议,向罗斯福总统推荐晋升两人为海军上将。
1944年3月20日,由于战事紧张,理查德并没有回到华盛顿,而是和斯普鲁恩斯在珍珠港一同完成了晋升。
晋升地点选在了珍珠港港口,尼米兹特别要求列克星敦号停泊在港口,一同见证两人的晋升仪式。
理查德自1942年初在列克星敦号上晋升为海军初级少将,仅用了两年时间,于1944年初,依旧是在列克星敦号的见证下晋升为海军上将。
这天,理查德穿着新式的白色制服,胸前佩戴着获得过的勋章,那枚最高荣誉勋章格外的闪闪发亮。
他和斯普鲁恩斯来到港口,哈尔西、弗莱彻、金凯德、特纳等人都参加了这个仪式。
就连温特少将都从大西洋连夜赶了回来。
理查德的父亲乔治·杜威也申请前往珍珠港,他要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亲眼见证他们父亲这个光荣时刻。
但金没同意他的请求,毕竟这是战争时期,乔治·杜威作为上次战争的海军上将,可不能有什么闪失,不然他没法向总统交待。
这天港口挤满了看热闹的群众,听说杜威将军会来,今天比每次晋升仪式来的人都要多。
哈尔西见面就给了理查德一个拥抱说:“你又替我们狠狠教训了日本人,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他随后看见了阔别已久的弗莱彻,这个曾经带领他度过战争形势最危机的两个月的长官。
两人见面握手,弗莱彻说:“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舞台,在珍珠港继续坚持下去,直到完成我们的使命。”
金凯德见到理查德敬礼说:“杜威将军,海军在你的带领下将战无不胜。”他现在已经担任第七舰队司令,策划对新几内亚及菲律宾的进攻。
理查德转身,看见了那个熟悉的面孔,卢卡斯·温特。
“温特将军。”
“杜威将军!”
温特朝他敬礼。
两人见面就像多年未见的朋友一般。
“在大西洋舰队怎么样。”理查德问。
“非常好将军,我指挥舰队参加了西西里岛战役,为登陆的盟军提供掩护。”温特说。
理查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航空联队指挥官一定能胜任航母舰队司令。”
斯普鲁恩斯也抵达了港口,晋升仪式正式开始。
列克星敦号在海面上静静地停泊着,各级军官在岸边站好队伍,栏杆外还有很多民众,都想凑上来看一眼传奇英雄杜威将军。
一阵军乐奏起,两名仪仗兵拿着国旗迈着正步走到旗杆前,随后伴随着国歌升起了星条旗。
大家看着在阳光下飘扬的旗帜,眼里都充满了希望。
随后尼米兹发表了短暂的演讲,亲自为理查德和斯普鲁恩斯更换上肩章,上面镶着四颗银色的星星,此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两人向尼米兹敬礼,尼米兹也向两人敬礼。
理查德也因为年仅41周岁,成为了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上将。
吉尔伯特-马绍尔战役后,盟军彻底刺破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北太平洋军队夺回了阿图岛,南太平洋军队进抵布干维尔岛,麦克阿瑟的部队也开始逼近菲律宾。
在欧洲战场,他们的盟友苏联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以巨大伤亡为代价消灭了大量的精锐德军,随后发动了一系列攻势收复了在乌克兰的领土。在西西里岛战役后,盟军推进到意大利中部,巴多格里奥建立新政府和盟军进行和平谈判。
虽然德军稳住了战线,但欧洲战场的形势已经彻底改变,他们失去了赢得战争最后的机会。
经过1943年的沉寂和准备,盟军即将在1944年的全世界范围内发动大规模反攻,将fxs主义,这个在mz主义的温床下孕育发芽、开花结果的毒瘤,彻底打倒进棺材中,埋葬到坟墓里。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