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没有去主动打听夏建军和马春花的判决结果,但也不妨碍邻居们疯狂的传播,夏建军被判了无期徒刑,当日便押送到大西北农场去改造了。
相比较下,马春花还好一点,只有十年的有期徒刑,期间也要去农场改造。反正不会送往富裕的地方,改造嘛,是条件越艰苦越有利于犯人的改造。
对于这样的结果,夏沫表示还能接受,这些人作威作福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就该要还回来。
至于夏明月,没几天就被李大强拉去自己家,做了新娘。说是新娘,李大强原本说好的摆酒席也免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能娶你,已经是给你最大的宽容了,你这个罪犯的女儿也不看看,谁还敢娶你?”
迎接夏明月的日子便是整夜整夜床上的羞辱,还有白天干不完的活儿。李大强害怕夏明月逃走,白天去上班的时候还用铁链子把她拴住,夏明月的日子是过得昏天暗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只能整日与眼泪为伴。
夏明竹在夏沫摊牌的第二天,就已经被知青办的人强行带走了。据说是他迟迟不去下乡上山办公室报到,办公室的人只好亲自来拿人,最后他还是被人护送到了下乡的地方。迎接夏明竹的是什么,夏沫不用多想也能猜到几分,就他那少爷脾气,以后有的是他吃苦的机会,对此夏沫倒是放心。
夏建军一家都有了去处,接下来就是夏沫自己的安排,她当时报名下乡的时候写了志愿的方向是豫省。
其实夏沫在前世就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古董,但是那个时候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弱点,她都是把收藏品藏在自己的空间内,谁也不曾知道,一个顶级杀手竟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古董家。她不仅喜欢收藏古董,还对古董有很深的研究,研究古董是她空闲时间的最大爱好。
下乡上山办的人见夏沫来了,忙上前迎接这个思想先进的小姑娘。要知道当初夏沫来主动报名下乡的时候可是轰动了整个办公室。就连她离开后好多天,大家的话题都还是围绕她的,大家都说他不愧是烈士的子女,思想都走在大部分人的前面。
要知道,来他们这边的几乎没有主动报名的人,都是各家按照实际情况,家里的满十六岁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没有正当工作的人,他们不得不响应上级的号召,在街坊邻居的互相监督下,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简单点来说,其余人都是按照政策来的,只有夏沫是烈士子女,明明组织上有安排工作,却还主动来报名下乡,这明显的反差能不让人印象深刻吗?
“你好同志,我是前几天来报名下乡的夏沫,我来看看我的申请是不是已经审批下来了。”夏沫嘴巴很甜,完全一副上进女青年的模样,让人如沐春光。
“夏沫同志是吧?你的申请批下来了,我这就给你找资料,你坐下来请稍等下。”
接待夏沫的女同志很是热情,前几天她休息了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这个烈士子女,原来人长得这么好看,还这么亲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夏沫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下乡办出了名,下乡上山办正好最近要搞宣传,好多人就一致同意把夏沫作为榜样,有她烈士子女的身份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于是,夏沫刚来到下乡办就被传得人尽皆知,很快宣传科的人就闻风赶来了,一个年轻男同志见到夏沫本人也是被她的明艳的五官惊得,还没有上前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给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工作,才鼓足勇气上前道:“同志你好,我是下乡办宣传科的王伟,我想对你做个简单的采访可以吗?”
“嗯,没问题,你问吧。”夏沫很痛快,见到面前年轻男同志说话的时候连耳朵都红透了,她就省去了捉弄人的想法。
“请问,你作为烈士子女本来有安排工作的机会,为什么要报名下乡当知青呢?难道你不知道下乡是很苦的?何况是你长得这么漂亮。”
男同志见夏沫这么痛快,紧张感稍微少了点,渐渐进入工作状态,把自己想问的问题一股脑给说了出来,说完就感觉自己是不是太直白了,有些忐忑的看着夏沫。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报名下乡是吧?这个问题我不觉得有什么好回答的,我作为华国的年轻人,条件符合下乡的标准,不管我是不是烈士的子女,都有责任响应上级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说完夏沫对着宣传科男同志微微一笑,表示自己的真诚。男同志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天仙似的小姑娘这么高的思想境界,顿时肃然起敬。
“第二个问题,下乡苦不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伟人说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够挑肥拣瘦。如果每个人都想做轻松一点的工作,那繁重的工作由谁来做?如果人人都不想当农民下地种田,那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要吃什么?”
男同志已经被夏沫说的面红耳赤了,他的问题果然是不够严谨,跟对方比起来,自己的境界太低了,他感到了一阵的羞耻。
“第三个问题,首先我先要感谢你的恭维,我长得什么样子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觉得只要不碍观瞻就可以。
至于说,长成我这样还下乡,那我想说,你可能小看了下乡的团队,他们里面比我优秀比我好看的人多了去了,大家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优待的,我又有什么好特殊的呢?”
三个问题回答完,不只是宣传科男同志,办公室里面的所有人都对夏沫的思想境界表示佩服,这可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够有的认知,就算是办公室最大的领导也说不出来这么有大道理的话。
男青年已经不知道要怎么搭答话,他感觉说多错多,于是便不再说话,一字不落的把夏沫说的话记录了下来,他决定了好好写一篇关于夏沫的事迹。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简短的采访报道,竟然给夏沫成为名人奠定了基础。
夏沫要是知道这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认亲,还有以后的前途,她肯定会后悔自己没有多说一点自己的个人信息,以至于在很久以后她才被亲人找到,当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