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外头阳光灿烂,晃得苏康眯了眯眼。
管他魏家那些舅舅表哥鼻孔冲天还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他苏康这趟去,就是奔着实心实意去的。
为啥?一是为了他那个没见过的老娘能在天上宽心,二嘛……他也得让那帮看不起人的亲戚瞧瞧,他苏康可不是吃素的咸鱼!
“说不定,真能把我那外婆家那座快‘塌了’的酒楼给支棱起来呢?”
苏康心里自个儿嘀咕,还挺美的。
“青儿,准备东西吧。喏,这是采购资金!”
苏康大手一挥,麻溜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百两银票拍在桌上,特有范儿。
柳青瞅了一眼那大票子,眼都直了,赶紧摆手:“哎呦我的少爷!您上次给的银子还富余得能买下半个香料摊呢,哪用得了这么多!买那点西域香料够够的了!”
苏康一副“你这丫头不懂”的表情,直接拽过她的小手,不由分说就把银票塞了过去:“拿着拿着!那堆银子是你自个儿的零花买糖吃的,这才是正经营生用的本钱!不许推!”
他心里门儿清,这趟去舅舅家,兜里不揣够票子,腰杆子就不够硬。身上几千两的“小金库”早就换成各种小面额银票,散着用才方便。
柳青捏着那滚烫(心理上)的百两银票,知道再推下去就显得矫情了,只好小声说道:“行吧行吧,那……那青儿去准备了。”
说完,她便揣着巨款,蹬蹬蹬地就跑开了,背影透着股要干大事的兴奋劲儿。
苏康看她走了,就重新坐了下来,抄起桌上那摞书——九月中旬了,距离会试大考只剩下四个多月的时间!
这可真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比考大学都难!多少老学究胡子都考白了还卡在进士这道坎儿上。他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必须铆足了劲儿去啃书!
有柳青和王刚俩得力干将操办,各种礼物很快就齐活了。
出发这天,老天爷相当给面子,晴得那叫一个万里无云。
苏康叉着腰站在大门口,眼瞅着家里的伙计们跟搬家似的往马车上摞苏家的“份子钱”。
嘿,不出所料,他老爹准备的“面子工程”还是老一套——成堆的精美布匹,堆得小山似的,主打就是一个“俺家有矿(布)”的豪横气势。
柳青手脚麻利地把行李塞进车厢,又小心翼翼地捧着她准备的那两样宝贝——西域香料和茶壶,里三层外三层裹得跟个木乃伊似的,确保万无一失。
“少爷,万事俱备,只欠出发!”
柳青检查完毕,急忙跑来汇报。
苏康点点头,脚刚踩上踏板,就听见身后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回头一瞅。
嚯!除了苏老太君之外,苏家“送亲团”几乎全员到齐了!
老爹苏喆打头阵,二娘柳轻语和三娘李如凤紧随其后,后面还拖家带口地跟着苏铭、苏宁、苏曼、苏怡几个小的,跟一串糖葫芦似的,大管家郭振也紧紧地跟着。
苏喆大步流星走到苏康跟前,趁着人多眼杂,动作快得像变魔术一般,“唰”的一下从袖子里顺出个鼓鼓囊囊的锦囊,闪电般塞到儿子手里,压低声音说道:“拿着!穷家富路,里面是……嗯,你懂的,应急!”
苏康捏着那沉甸甸的小布包,心里门儿清是啥:“谢啦,爹!”
这爷俩自以为隐蔽的“地下交易”,哪能瞒得过旁边那两双滴溜圆的精明眼睛?
柳轻语和李如凤互相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但都没吭声,脸上还挂着标准的“送别微笑”。
苏喆还不放心,又凑近苏康耳朵根子,声音低得跟蚊子哼哼差不多:“康儿啊,记着!到了魏家,那帮人要是敢给你气受……别硬憋着!你现在可是咱苏家的脸面,该硬气就得硬气!别怕,有爹给你兜底儿!”
他一副生怕儿子受气的护犊子样儿。
“知道了爹。”
苏康乖巧应声,心里却“噗嗤”一声暗觉好笑:“老爹这滤镜也太厚了,还当他是那个只会惹祸的愣头青呢?他苏某人现在可是有“脑子”的人了!”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明说,只能憋着窃笑。
他规规矩矩地跟老爹、二娘、三娘(着重看看二娘那完美无瑕的职业假笑),还有那群表情各异的弟妹们鞠了个躬告了个别,然后拉着柳青,嗖一下就钻进了车厢里。
“王叔,走着!”
王刚在车檐上一挥鞭子,马车就“骨碌碌”地动了起来,碾过青石板路,驶离了苏家大宅门。
车厢晃荡着,柳青变戏法似的拿出个食盒,手脚麻利地摆出几碟精致点心和一壶热茶:“少爷,路上时间长,垫补点儿!尝尝这桂花糕!”
苏康也不客气,捡起一块就丢进嘴里,嗯,又香又甜!顺手又拿起一块,掀开车帘就塞给外面的王刚:“王叔,接着!赶车也得补充能量不是?”
“哈哈,谢谢少爷!”
王刚的嘴咧到了耳根,毫不客气,接过来就咬了一大口,嚼得特香。
柳青看少爷都这么接地气了,也大大方方地捻起一块,小口小嚼地吃着。
马车“嗒嗒嗒”地跑出东城门,直奔晋阳城而去。
苏康这会儿像是笼子放出来的小鸟,心情倍儿爽,扒着车窗四处张望。
外头田野一片金黄,农民伯伯婶婶正热火朝天地秋收呢。
路过一些小集市,那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也热闹得很。
“王叔,停!停一下!”
马车刚路过一个叫“邬桥”的热闹集市,苏康像是雷达突然锁定了目标,“噌”地坐直了身子,眼神放光地急忙喊着停车。
他那副发现宝藏的模样,把旁边的柳青吓了一跳,差点把点心塞进鼻孔。
“吁——!”
王刚赶紧勒紧缰绳,马车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路边。
苏康“噔”地跳下车,目标明确地扑向路边一个卖酱菜的小摊儿。
摊主是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头儿,正坐那儿眯着眼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啄米的老鸡。
柳青赶紧追过去,一脸懵圈:“少爷,您……您要吃咸菜?”
苏康没有回答她,直接蹲在那一排坛坛罐罐前,眼神跟扫描仪一样扫过,最终锁定了一坛红亮亮的辣酱:“老爷子,这酱啥做的?瞧着挺带劲儿啊!”
老头被惊醒,一看来了客人,还是个俊俏公子哥,瞬间精神了十倍,唾沫星子都准备飞起来了:“哎哟公子!您可真是识货的行家!这可是咱们邬桥本地特产的红辣椒,加上咱老张家祖传秘方腌的!您尝尝,保管是辣中带甜,开胃下饭!不是我吹,当年给皇帝老爷做御厨的张……(此处省略五百字自吹自擂)”
苏康才不管他吹啥呢,直接伸出根手指头,在那酱里快速刮了一下,往嘴里一舔!
下一秒,他的眼睛就亮了!跟探照灯似的!
“好酱!地道!老爷子,给我来两坛!必须包严实了!”
老摊主乐得见牙不见眼,赶紧打包了起来。
两人一人抱着一坛沉甸甸的辣酱回到车上,柳青那脑袋上仿佛顶着几个无形的大问号:“少爷……您怎么突然对酱菜……这么上心了?”
还花一百两买西域香料呢,转头就抱两坛子咸菜?
苏康抱着酱坛子,跟抱着宝贝似的,脸上挂着高深莫测(其实就是得意)的笑:“这酱味儿,绝了!跟我在一本古食谱上看到的失传好酱一个味儿!书里说前朝的御厨张大勺,就是靠这酱得了皇帝封赏!”
他张嘴就来,为了增加可信度,御厨、皇帝啥的全招呼上了。
柳青恍然大悟:“少爷是想……?”
“对啊!”
苏康一拍大腿,“魏家酒楼要是能掌握这个配方……嘿嘿,摇身一变,就能端出个镇场子的新招牌菜来!”
柳青顿时被少爷这清奇的思路折服了,眼里全是小星星:“少爷……您想得也太远了吧!吃个酱都能想到帮魏家酒楼起死回生?太牛了!”
当然,最后这句夸赞没喊出来,只存在于她的小脑瓜里。
“不过嘛,”
苏康不忘补充道,“这事儿得先跟那老头儿说好,得把人家方子买下来才行。这叫合法合规。”
他苏康可是个守法(会精打细算)的好商人!
“那是自然!少爷您真有谋略!”
柳青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康把宝贝酱坛子放稳,悠哉地靠回车厢壁上,闭目养神去了。
他心里美滋滋地想着:魏家的舅舅们啊,你们可别后悔以前对我那态度哈,救星带着两坛子“神仙酱”杀到了!
也不知道晃悠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被柳青推了推胳膊,小丫头的声音里透着股兴奋:
“少爷!醒醒!咱们到晋阳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