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
张子舟回到会馆,就看到自己住的那个房间里,摆满了礼。
毫不夸张,真的摆满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甚至床上、桌上,都堆放着各种礼盒。
张子舟纳闷道:“扬哥,范哥儿,这些厚礼是谁送的?我不记得在省城有朋友。”
“舟弟。”张子扬拿着新考引,“你刚走,会首就带着一群人来了,都说是你的书迷,知道你去学政衙门了,留下礼物就走了。”
傅范把新考引放进怀里:“你就收下吧,听他们说,都很有用。”
哦?
这个打开,唉呀,神鱼出水长方形端砚。
那个打开,哇靠,玉兰蕊羊毫,湖笔中的极品。
再打开一个,哎哟,松烟墨,是以松枝燃烧取烟制成,色偏青黑,适合书法。
全都是好东西。
随便挑出来一两件,都能让书生眼红好多天。
是以,张子扬和傅范都过来,眼睛都睁的贼大。
也就是跟着张子舟,见识到这么多真正的好东西。
张子舟把笔墨纸砚拿起,都给了傅范:“我自己带的都用不完,这些给你用吧。”
“不不不。”傅范连连摇手,“哥儿,这是别人送给你的,我怎么能够据为己有。”
嘴上虽然拒绝,心里、眼里却还盯着。
傅范说完,自己也笑了。
张子舟坚持递给他:“别人送给我,就是我的。再说了,床上床下都是礼盒,你让我睡哪儿?”
哈哈……
张子扬闻言笑道:“放我们房间,眼馋了,就看一眼。”
当勾践的苦胆是吧。
傅范晕晕乎乎的说道:“扬哥说的对,就放在我卧房里。以后,以舟哥儿为目标,寒窗苦读!”
张子舟见他们坚持,只好作罢,想了一下,又道:“那就劳烦二位给我打下手,把这些礼品弄清楚。”
“这里有礼单。”张子扬才想起来,赶紧从袖子里拿出礼单。
但,上面没写是谁送的。
张子舟仍然道:“那咱们就对着礼单,一面核对,一面重写一份。”
“这种人情往来,将来会越来越多,必须清楚的记下来。”
“不管他们送礼的原因是什么,日后都要还他们。”
张子扬和傅范对视一眼,又跟着学了一手。
于是。
张子舟的屋子里,亮着油灯。
他负责点货,傅范负责分类,张子扬负责写礼单。
从文房四宝到瓷器、香炉等日用贵重品,应有尽有,全都记下来。
总之,把暂时用不上的,都放在张子扬的屋里。
笔墨纸砚一类,则放在傅范屋里。
有用的,如香炉、灯盏、蚊帐,张子舟都自己现在用。
夜深人静时刻。
张子舟躺在凉席上,摇着扇子,慢慢地入睡。
而隔壁房间,一直燃着油灯,张子扬和傅范都在看书。
“啊……!我要苦苦读书!”
“啊……!我要过院试。”
次日,一早。
张子舟睡醒了,走出屋子,听到隔壁的读书声。
他不禁咋舌,他俩不会是念了一晚书吧?也是真够拼的!
用过早饭,张子舟没打扰他俩,前往学政衙门。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去见顾以勤,而是去看考牌。
六月二十日,是院试的开始时间,不一定是他这个府的考试时间。
湖广布政司,共有隆昌府、德兴府等十五个府,两个直隶州,十七个州府通过的童生数量,那是相当可观。
因此,院试是分批次考完。
按惯例,省城所在地的隆昌府,及周边各府是第一批。
等第一批考完,其他府作为第二批再进行院试。
不用担心会泄漏题目,两批院试的题目是不同的。
院试发榜也是按各府分开发放的,每个府县都有固定的通过名额,大府名额多点,小府名额少点。
大府30名,中府20名,小府和直隶州10名。
然后是县名额,大县30名,中县20名,小县10名。
府试的时候,是比照一个标准,府30名,县30名的标准通过。
这才有了府案首能过院试、当生员的惯例。
为什么还要去看考期牌呢?
因为惯例是惯例,谁也不敢保证今年就不会发生变化。
是以,每次院试顺序以学政衙门公布的考牌为准。
为了避嫌,也为了不给张子舟增添麻烦,顾以勤什么都没说。
张子舟也需要去看考牌。
他拿着油伞,还没走到湖广贡院,便听到那边议论纷纷,似乎和今年的考期有关。
人太多了,张子舟挤不进去,就在外面站着,听里面说话。
“天呐!御史把十七个州府打乱了,除了两个直隶州还在一起。”
“我的天呐!隆昌府和德兴府,怎么会在一起?”
我在大江头,君在大江尾。
从来没有在一起过!
不少举子哗然。
“听说了吗?德兴府的府案首,是那个写封神演义的张子舟!”
“我知道,还是御史大人亲自主考,考题特别难,他第一场就过了。”
“嘶!和他一起考,这……这不是自讨苦吃嘛!”
张子舟拿着油伞,衣着普通,长得虽俊,暂时未引起注意。
听这语气,好像很有门道?张子舟心里琢磨,悄悄地离开了贡院门口。
眼下,谁和科举无关,又了解科举?
张子舟心里只有一个人选,于是径直去了道台衙门。
道台衙门的门大呀,门房掂了掂银锞子,面上还是不肯通传。
给你,你不要!
张子舟不惯着他:“唉呀,道台衙门了不起啊,我在德兴府的时候,出入自由,到了道台,居然管这么严。”
门房这才进去通报,不一会,笑嘻嘻的出来,道台大人有请。
“嗯。”张子舟淡淡的应了一声。
冯公则在后院一面见他,一面吩咐厨房,准备晚席。
“我就知道,你会来见我。”冯公则笑吟吟的,让张子舟坐下。
“为什么德兴府和隆昌府不能在一起?”张子舟好奇地问。
他记得,不管怎么分批次,院案首只有一个!
“各府的考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统一批阅的时候,是不会根据名额取中。”
取中,就是中院试。
“也就是说,”冯公则继续道,“在阅卷的时候,如果名额没满,才会再选落第的卷。”
“反反复复,直到各府各县名额满了。而不是和府试、县试那样,只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