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赛(Fp1)的硝烟尚未散尽,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热度不降反升。周五下午的第二场自由练习赛(Fp2)和周六上午的第三场自由练习赛(Fp3),索伯车队的表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持续激起千层浪。林逸风延续首练的强势,圈速稳定在第一集团尾部。更令人惊讶的是队友马库斯·埃里克森,这位经验丰富的瑞典车手似乎被彻底激活,驾驶另一台c35赛车,在Fp3中挤到第八,再次引发媒体和围场的惊呼。索伯赛车的竞争力,似乎真的不再是昙花一现。
“这瑞典人…也有点东西。”红牛领队霍纳看着圈速榜,轻啧一声。
梅赛德斯和法拉利依旧稳坐前排,但索伯的异军突起,无疑给原本暗流涌动的F1围场投入一颗新的变数。练习赛后的夜晚,各个车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数据分析和赛车调校,为周六下午的排位赛做最后的准备。
排位赛迎来了全新规则——残酷的“末位淘汰赛制”。新规则极其简单粗暴,充满刺激和悬念:q1、q2、q3三个阶段,每90秒淘汰一位最慢的车手,直到最后剩下争夺杆位的车手。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提前出局,容错率压缩到极致,更加考验车手心理素质和赛车稳定性。
“每90秒淘汰一个?”林逸风听完霍夫曼的规则讲解,甩甩手,不以为意。
“跑得快就行了。”他的语气轻松,仿佛只是谈论天气,全然没把这残酷新规放在心上。
然而,当排位赛q1真正开始,林逸风才体会到新规则带来的窒息感。赛道如同拥挤的集市,所有赛车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争先恐后涌上赛道,都想第一时间抢占有利位置,做出干净的飞驰圈。轮胎尖叫,引擎轰鸣,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林逸风驾驶c35赛车驶出维修区,立刻陷入车流之中。前方的慢车如同移动路障,严重影响他的节奏。
“该死,前面那辆马诺像蜗牛!”无线电里林逸风声音带着愠怒。一向冷静的他,也受到拥堵影响。
舒马赫的幻影及时出现,语气沉稳冷静:“Ethan,冷静。现在抱怨没有任何意义,观察前车走线,寻找合适超车点,或者等待机会。”
林逸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高速运转,分析赛道上的局势,寻找脱困的办法。然而,赛道拥堵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几乎每个弯角都有慢车阻挡,想要找到一个干净的空位难如登天。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大屏幕上的淘汰倒计时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压力倍增。q1前半段,林逸风始终未能做出有效飞驰圈,排名岌岌可危,随时面临淘汰。
索伯p房内的气氛紧张,霍夫曼和工程师们紧盯屏幕数据,眉头紧锁。
“Ethan,只剩最后五分钟了,你必须尽快做出有效圈速!”霍夫曼声音略显焦急。
林逸风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必须全力以赴,压榨赛车每一分潜力。他深踩油门,c35赛车像离弦的箭猛地蹿了出去。
林逸风如同鬼魅般穿梭在车流之中,精准刹车,犀利变线,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赛道记忆宫殿发挥巨大作用,每一个弯角细节,每一个刹车点位置,清晰刻在他的脑海里。
最后一圈,林逸风将赛车性能发挥到极致,轮胎发出刺耳尖叫,引擎发出震天动地咆哮,c35赛车像狂暴的野兽在赛道上飞驰。最终,在q1结束前的最后一秒,林逸风堪堪越过晋级线,惊险晋级q2。
索伯p房内响起一阵劫后余生的叹息声。霍夫曼擦擦额头冷汗,对着无线电:“干得漂亮,Ethan!真是惊险刺激。”
林逸风长舒一口气,感受肾上腺素带来的阵阵快感。刚才q1的惊险晋级,如同在悬崖边走钢丝,刺激得心跳加速。
q2阶段,各车队策略显现。梅赛德斯和法拉利等强队尝试用中性胎冲击q3,为了正赛拥有更多轮胎选择。索伯稳扎稳打,继续使用软胎,确保晋级。林逸风在舒马赫的建议下,也选择稳妥策略。
q2赛道状况相对q1好了很多,没有拥堵困扰,林逸风跑得更加游刃有余。他凭借稳定发挥,顺利晋级q3,悬念不大。
然而,并非所有索伯车手如此幸运。队友埃里克森在q2遭遇小机械故障,赛车动力输出出现问题,影响圈速。最终,埃里克森遗憾止步q2,排名第十一位,未能进入q3。
索伯p房气氛略显低落。工程师们围在埃里克森身边,安慰略显失落的老将。
“没关系,马库斯,q2已经很棒了。明天正赛还有机会。”霍夫曼拍拍埃里克森的肩膀,鼓励他。
埃里克森挤出一个笑容,点头:“我知道,只是有点可惜。”
虽然队友遭遇挫折,林逸风的心情并未受到影响。他知道,赛车运动就是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和意外。他能做的,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比赛,尽力做到最好。
q3,排位赛最终决战,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所有晋级q3的车手拿出看家本领,火力全开,展开最后的巅峰对决。引擎轰鸣像野兽咆哮,在赛道上空回荡,空气中弥漫紧张而兴奋的味道。赛车像闪电般划过弯道,底板与地面摩擦出阵阵火花。
林逸风在舒马赫的指引下,逐渐找到赛车最佳状态。他的圈速一圈比一圈快,不断刷新最快单圈。
“刹车再晚一点,入弯角度可以更激进,出弯时注意控制方向盘,保持车身稳定…”舒马赫的声音如同精准导航,指引林逸风不断突破极限。
q3最后冲刺阶段,所有车手进入忘我境界,赛车如同他们身体延伸,人车合一,发挥出惊人速度。舒马赫幻影的声音也变得更加急促清晰:“Ethan,注意11号弯走线,那里可以再快0.05秒!还有13号弯,刹车点提前两米,相信我!”
林逸风完全信任舒马赫的指引,他将油门踩到底,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弯道,每一个弯角走线,每一个刹车点选择,精确到极致。
最终,方格旗挥舞,q3排位赛结束,大屏幕上定格最终排位成绩。
第一,汉密尔顿,梅赛德斯。 第二,罗斯伯格,梅赛德斯。 第三,林逸风,索伯!
第三?!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三位置时,林逸风自己有些不敢相信。他竟然力压法拉利和红牛等强队赛车,排在梅赛德斯双雄之后,获得第三发车位!
索伯p房内瞬间沸腾,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工程师们互相拥抱,激动跳跃,仿佛赢得了世界冠军。霍夫曼激动得声音发颤,对着无线电大喊:“Ethan!你太棒了!p3!难以置信!p3!”
林逸风摘下头盔,脸上露出兴奋笑容。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在排位赛中跑出如此惊人成绩。
赛后采访环节,林逸风再次成为全场瞩目焦点。记者们像潮水般涌向他,争先恐后提问。
“Ethan,今天排位赛表现太令人震惊了,请问你有什么想说的?”一位记者激动发问。
林逸风对着镜头,夸张耸耸肩,脸上露出标志性的“中二”笑容。
“p3?这只是开始!正赛我会让所有人看到,索伯绝不是昙花一现!”
“请问对明天的正赛有什么期待?”另一位记者追问。
林逸风嘴角微扬,眼中闪烁兴奋光芒,如同动漫人物附体一般,喊出《头文字d》经典台词:“接下来,就是showtime!感受一下,我的引擎咆哮吧!”
林逸风的“中二发言”再次引爆全场,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闪光灯几乎要将他淹没。#索伯黑马#、#林逸风中二#等话题,瞬间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无数车迷热烈讨论。媒体和车迷对索伯和林逸风的正赛表现充满期待,但也一部分质疑声音出现。一些评论员认为,索伯赛车排位赛速度惊艳,但正赛表现恐怕难以维持。毕竟,排位赛和正赛是完全不同的比赛,正赛更考验赛车综合性能和轮胎管理能力。
“索伯可能只是‘排位赛型车队’,正赛恐怕会原形毕露。”一位资深评论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质疑声浪如同暗流涌动,预示林逸风和索伯车队,在接下来的正赛中,将面临更大考验和挑战。
林逸风能否顶住压力,再次创造奇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华夏新星身上。
“感受一下,我的引擎咆哮吧!”林逸风面对镜头,再次昂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