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厅的灯光还亮着,终端屏幕上的数据图刚归档完毕。沈逸的手指停在新预案模块的光标上,正准备调出下一阶段战术推演界面。
一封加急邮件突然弹了出来。
他点开,标题是《关于品牌联动直播的补充说明》。发件人是“星辰科技商务合作部”,正是他们战队目前的主赞助商。
林悦从副终端那边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水。“练完了?”她问。
沈逸没抬头,“赞助商来了新要求。”
林悦把水放在桌角,凑近看屏幕。文件是pdF格式,共七页,前三页列出了即将在直播中执行的具体任务清单。
第一条写着:主播需在每场游戏开始前口播品牌口号不少于十秒,且必须使用指定语句。
第二条:直播间背景板需更换为品牌定制版,战队LoGo颜色需调整为蓝金配色,与产品VI保持一致。
第三条:每场直播中至少进行三次产品特写镜头,每次持续三十秒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展示外包装、功能演示、用户评价截图滚动播放。
林悦看完,眉头皱了起来。“这不是让我们当广告位吗?”
沈逸把原始合作协议调出来对比。当初签合同时只提到“适度品牌露出”和“联合宣传支持”,没有一条涉及强制口播或视觉更改。
“他们之前没提这些。”他说。
林悦靠在椅背上,“粉丝会反感的。我们一直走的是真实打法路线,大家喜欢看干净的比赛。要是变成全程念稿子,谁还愿意看?”
沈逸点头。他打开系统面板,在搜索栏输入“品牌合作风险”。片刻后,三条预警信息浮现出来:
一、形象割裂:核心风格与商业植入冲突,可能导致用户认知混乱;
二、信任流失:过度营销引发观众质疑团队独立性;
三、舆论反弹:社交平台可能出现负面话题集中爆发。
他关掉提示框,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不能直接拒绝。”他说,“他们资金到账及时,赛事装备也是他们提供的。现在翻脸,会影响接下来几场比赛的资源调配。”
林悦明白他的意思。“可也不能全答应。咱们这个团队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打法干净、节奏清晰。一旦掺进太多杂音,队伍就散了魂。”
沈逸盯着屏幕,开始起草回复草稿。
第一条建议:所有品牌内容必须自然融入流程,比如将产品功能讲解结合到战术分析环节,避免打断比赛节奏;
第二条:战队标识不做修改,周边物料可推出限量联名款,由粉丝投票决定设计方向;
第三条:增设“玩家共创挑战赛”,邀请观众提交互动玩法,获胜方案将在直播中由战队实际执行,并标注“本环节由星辰科技支持呈现”。
他把文档传给林悦。
她快速看完,“这个方向可以。尤其是共创部分,能把被动宣传变成主动参与。观众会觉得这是他们的舞台,而不是单方面的广告时间。”
“你来负责对外沟通。”沈逸说,“你是团队里最懂传播逻辑的人。我会同步提供数据支持,你只需要把握住一点——我们不是不配合,而是希望换一种更尊重观众的方式。”
林悦点头,“我可以准备一份简报,把我们的调整思路讲清楚。重点突出‘共同创造’和‘透明合作’这两个关键词。”
沈逸又补充了一句:“另外,让技术组做个小型问卷,匿名收集队员意见。虽然这次主要是对外协商,但他们的情绪也得顾及。”
林悦看了眼休息区。张远正低头刷手机,李响和王哲坐在一块小声说话,小陈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起来平静,但没人主动走过来问情况。
“他们在等结果。”她说。
“所以不能拖。”沈逸说,“今晚就把初版方案定下来,明天上午发给对方负责人。如果他们坚持原要求,我们就提出分阶段测试——先试一次轻量级植入,看数据反馈再决定是否扩大规模。”
林悦打开新文档,开始整理要点。她写下第一行标题:“关于品牌联动优化建议——基于用户体验与长期合作视角”。
沈逸切换回系统界面,再次检查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的状态。刚才那三条风险提示仍然挂着黄色标记,尚未解除。
他知道,这类问题不会因为一份方案就消失。
商业支持和团队自主之间的平衡,从来都不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的事。
但他也清楚,现在的“夜莺”不再只是一个躲在账号背后的操作者。他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决策人,每一项选择都会影响五个人的方向。
林悦写完一段,抬头问他:“要不要加一段话,说明我们愿意开放后台数据,让他们看到真实观众留存率和互动质量?用事实说话,比承诺更有说服力。”
“加上。”沈逸说,“但注明是加密共享,仅限本次评估使用。”
林悦记下备注。
这时,终端右下角弹出一条系统通知:【赞助商代表将于明日十点发起视频会议,请提前确认接入权限】。
沈逸点了确认。
林悦合上笔记本,“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
“不知道。”他说,“但他们既然选了我们,就不会只想买个喇叭。真正有效的宣传,是让人忘了那是宣传。”
林悦笑了笑,“那你这个方案,其实是给他们上了一课。”
“不是上课。”沈逸看着屏幕,“是谈条件。我们有我们的底线,他们也有他们的目标。只要能找到交集,就不算难事。”
林悦站起身,拿起空杯子准备去接水。走到门口时她停下,“对了,我刚才路过休息区,听见张远说了一句——‘别让我们打得不像自己’。”
沈逸的手指顿了一下。
他重新打开队员匿名反馈通道,发现已经有四条提交记录。
张远写的是:“别让赞助商决定我们怎么打。”
李响写的是:“可以露产品,但别念台词。”
王哲写的是:“LoGo不能改,那是我们的脸。”
小陈写的是:“希望比赛还是比赛。”
这些话都没什么修饰,直白得很。
但正是这种直白,让他确认了一件事:这支队伍还在想着赢,而不是想着怎么应付场面。
林悦倒完水回来,看见他正在导出反馈摘要。
“你要把这些也放进提案里?”她问。
“不放正文。”沈逸说,“但我会在会议开场时提一句——这些建议,来自每天在场上拼命的人。”
林悦坐回位置,“那句话够用了。”
两人继续修改文档。时间一点点过去,训练厅里的其他人陆续离开,只剩他们两个还留在控制台前。
终端屏幕左侧是未发送的提案草稿,右侧是系统实时监控面板。赞助商的会议提醒静静挂在角落,倒计时显示还剩十四小时三十二分钟。
沈逸最后看了一遍全文,将文件命名为“合作优化建议_V1”,保存至共享目录。
林悦伸了个懒腰,“我去打印一份纸质版,明天带过去。”
她起身走向打印机,按下输出键。纸张缓缓送出,墨迹未干。
沈逸的目光落在提案第三页的段落末尾。那里写着一行加粗字:
**真正的合作,不是一方覆盖另一方的声音,而是让两种声音同时被听见。**
打印机发出轻微的嗡鸣,最后一张纸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