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铁蛋的唠唠叨叨,林深直接将铁蛋身上两个音响连接线拔了,这才感觉安静了一些。
铁蛋目前只能称之为半成品,全身上下只装了三个摄像头作为感知元件。
由于感知元件不足,在铁蛋运动的过程中,碰到看不清的地方,它会选择将摄像头转动过来,扫描清楚前方障碍物才继续前进,对距离的把控不是很精确。
所以看起来比较笨拙。
他准备给铁蛋再升级一波。
林深在网上采购了几个毫米波雷达,一个激光雷达。
又敲了半天代码,将这几个感知元件装了上去。
铁蛋瞬间焕然一新。
对距离的把控可以达到毫米级别,稍微复杂一些的动作也能执行了。
可是随着感知元件的装配,续航又成了一大问题。
铁蛋目前采用的是一个mAh的锂电池包。
日常使用的话,原本续航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
加装了激光雷达等配件,续航现在只有不到半个小时。
而且这块锂电池充电还贼慢,从0充到80大概需要五个小时。
没法办,林深又加大了电池包,上了快充。
加大电池包之后,机体重量又超标了,几个电机功率根本带不动。
林深没办法,又去采购了大功率电机。
就这样,不停改装调整,看着眼前这个高达两米左右的铁蛋,林深也是无语了。
电池,电池,还是他妈的电池。
电池功率完全不够!
限制太大了。
必须得升级电池,妈的。
林深直接去了图书馆,开始恶补知识。
要想提升铁蛋的续航,必须拉高电池能量密度。
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约为 200–300 wh\/kg。
目前理论上能量密度最高的电池(如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 3500–5200 wh\/kg,因此,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约为普通锂电池的 12–26倍。
林深本来想搞聚变电池,但是尝试了一下,目前受限于现有技术水平,实现难度太过巨大。
那就搞锂空气电池算了。
理论数据储备够了,林深直接开始模型训练。
很快,一个化学电池的小模型成功训练成功。
技术理论有了,林深联系了一个电池厂家开始生产。
很快,一车上百个能量密度大约有5000wh\/kg的锂空气电池被拉到仓库。
出于技术的保密,林深在让厂家代工生产时,在代工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无关步骤,且将锂空气电池核心元件找了不同厂家生产,大大降低了技术泄密的可能。
随着锂空气电池的加装,同样的体积的电池,铁蛋的续航整整翻了15倍左右。
林深测试了一下,如果是全功率负重运行,也能撑个七八个小时左右。
他干脆在铁蛋的脚上装了一对辅助轮,这样铁蛋既可以走,也能用两个轮跑,灵活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搞定这一切,林深直接回到了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洗了个澡。
明天就是决赛的日子。
铁蛋不出意外拿到了校级三等奖,虽然没有获得校级一等奖,但也在林深的预料之中。
毕竟铁蛋的初代机,造型可是要多粗糙有多粗糙。
等到决赛,一定要好好亮瞎评委的狗眼。
决赛将在华清大学举行,离燕京大学不远,也就十来公里。
林深将铁蛋搬到迈巴赫后备箱里,便一路朝着华清大学的方向出发。
刚到华清大学门口,就碰到个熟人,正是他们班班长李宛如。
林深刚从迈巴赫上面下来,就吸引了一堆同学的目光,人群里传来一阵议论。
“我去,这又是哪家的少爷来镀金来了!”
“可不是嘛,现在的比赛越来越水,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来参加。”
“咱就混个学分,管那么多干嘛!今年一定要抱紧学长的大腿。”
“也是……”
人们也就议论了几句,便转移了话题。
毕竟是华清大学,富二代还是挺多的,一辆迈巴赫一辆很低调了。
李宛如也看到了林深,毕竟是一个班的,象征性打了个招呼。
林深没有理会,微微一笑算是回应,随即将铁蛋拉到了华清大学决赛的现场。
毕竟明天就决赛了,到时候会有ppt讲解和现场展示的环节。
还是提前让铁蛋在现场待着比较好。
决赛是在学术报告厅内举行,林深将铁蛋用了一个箱子装了起来,直接放到了报告厅后面的仓库里面。
此时现场已经有很多选手在现场做着准备和彩排,他倒也没有吸引太多人的注意。
做完这一切,林深干脆直接回到家里,打电话和妹妹视频聊了会儿天。
浅浅还在积极的治疗之中,基因疗法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林深感觉浅浅的气色好了许多。
浅浅这一次去米国也有三个多月了,等搞完手里的事情,也该去看看妹妹了。
翌日,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如期展开。
林深乘坐他的迈巴赫来到华清大学的时候,校园门口已经拉起了欢迎横幅。
将车停在了地下车库里,林深双手插兜,慢悠悠朝着学术报告厅走去。
刚到就看见几个大佬。
大米公司老板雷布斯,华美公司余成西。
还有华清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以及教务处各位领导也在场。
这些大佬都这么清闲的吗?
林深有些疑惑。
怎么科技公司的老总也来参加这种小比赛了?
正好,金主来了嘛不是。
进入报告厅,林深按照官网上的编号在选手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随着各位领导的进场,紧接着就是各位领导致辞。
终于,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大学生物理实验决赛也正式开始。
林深属于创新组,编号排在14。也就是说他前面还有13组选手,都是来自各个大学的高材生。
为了加快整个比赛过程,评委也有好几组,同时进行评审。
速度还蛮快的。
整个演示的过程分为ppt讲解加实物演示。
着重展示科学性原理准确性、创新性、完成度、以及答辩表现。
过程大概10分钟,然后会有2分钟答辩时间。
虽然现场人很多,但是也就几十个组,大部分小组有四五个人,只有少部分小组是个人参赛。
这种都是强者中的强者。
林深瞄了一眼评委,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一个大熟人。
正是龙国超级大院士,林佑华。
林深嘴角抽了抽。
这老头一天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来参加大学生这种小比赛?
林深突然回忆起了前几天老头给他打的那通电话。
“小林啊,最近去干嘛啦,我的超导材料啥时候生产好?”
“什么,大学生物理竞赛,啥玩意儿?”
“知道了……”
本来他以为老头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这老头来真的?
不是吧,难道堂堂院士特地来当评委狙击我这个小小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