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气氛越发紧张。
林深能感觉到,如果今天不能说服这些专家,项目恐怕将寸步难行。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等待他的回复。
知识分子可不是政治家,没有那么好糊弄。
更何况在座的各位,学历最低的,至少也是名校硕士。
真正博士多如狗,硕士遍地走。
现在,他只有一个选择。
将所有的公式、原理、数据,狠狠扔在他们脸上。
将他们引以为傲的天赋,狠狠踩在脚下碾压,踩碎。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操作电脑,墙上的屏幕上立马跳出一行行公式。
“周老,请看这个等离子体湍流控制算法,它基于我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实时预测并修正……”
林深直接抛出重磅炸弹,他从国内聚变堆普遍的难点入手,从大家熟悉的地方开始逐步讲解。
随着他的耐心讲解,台下几位年长的教授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
“卧槽,他说的,好像是对的。”
“啥意思,我没听懂,你听懂了?”
“不知道,我似乎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或者说漏洞。”
“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控制算法,妙啊,妙……”
“原来还可以这样,我们都错了呀,我们方向错了。”
台下的各位教授和博士,开始慢慢被说服。
有的人开始忍不住提出疑问。
直到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被林深完美回答,并且用严谨的公式逐一证明。
所有人都被征服了。
这个疯狂的年轻人,正在用他那难以置信的学识和惊人的天赋,逐步瓦解在场所有人的信心。
他好像一只战斗的雄鹰,疯狂宣泄着无可匹敌的惊人天赋与才华。
“他怎么计算得这么快?不需要思考的吗??”
“我去,这个证明过程太美了。”
“字儿写得真漂亮,像他娘印刷一样,太离谱了吧!”
林深在小黑板上的计算过程像诗一样流畅和完美。
整个证明过程,不需要任何修改,摘抄下来就是教材。
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面对连珠炮般的技术质疑,他对答如流,举一反三。
从磁流体动力学到中子屏蔽设计,从热交换效率到燃料循环系统,林深展示出的知识深度让在场各位大佬惊掉了一地下巴。
就连一些常人难以碰见的技术小细节,都被他掰开揉碎了讲解。
“所以通过这种分层约束设计,我们完全可以将能量增益稳定在100以上。“林深结束讲解时,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
长时间的沉默后,会议室里响起了澎湃的掌声,周振国缓缓站起身。他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林...林教授,请原谅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傲慢。”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三十年了...我们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聚变商业化的希望...”
“今天,你让我们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希望。”
林深摇摇头:“周老言重了。我需要各位的经验和智慧,没有你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孟伟业适时站了出来:“那么,星火项目?”
“全力支持!”周振国第一个响应。
“算我一个!”李主任举起手。
“我这把老骨头也豁出去了!”周张总工拍着胸脯。
“这小子,恐怕要改变世界了。”林佑华翘起了嘴角,眼中的兴奋不言而喻。
看着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的专家们,林深嘴角微微上扬。
开始吧,疯狂的聚变时代。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大脑中的相关技术资料,事无巨细拓印出来,供在场的所有人学习。
由于技术原理太过复杂,他将整个技术文件拆分成几个部分,由不同部门学习,同时再往下拆分。
这样,每个人只需要负责学习一小部分内容即可,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
而林深的作用就是负责解答研究人员的疑问,简单的、复杂的,只要有人问,他都耐心解答。
在这过程中,他的实力也逐渐得到大家认可。
“林教授,这里怎么理解?”
“这里简单,你这可以这样理解……”
“林教授,我这里还有点疑问?”
“我来看看……”
“林教授,你有女朋友了吗?”
“保密,跑题了啊,下一个……”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眨眼间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林深每天说话说到嗓子冒烟,汗流浃背。
努力总算有了收获。
整个团队共计一千二百人,终于将理论知识彻底吃透。
林深振臂一呼。
“接下来,我们即将开始试验堆的搭建,大家有没有信心?”
台下一片欢呼:“有……”
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他们眼里充满了希望。
“我宣布,星火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项目,正式启动。”
接下来,龙国三千个相关工业部门,数百个个研究所,将会配合这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