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贱人命真好!不仅有京城袁家的未婚夫,还能被外形内在条件俱佳的人捧在手心!凭什么她就只能在钱家受这两头猪精的折磨!
江映梨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恐怕也只会回一句:贪心不足蛇吞象。
“那两人是谁?”袁砚舟帮她拉开座椅,问。
“顾蔓,江津国的前对象,嫌弃他不是江家儿子就分手嫁给了钱靖,你应该知道钱家吧?”
“听说过一点,名声不是很好……”
袁砚舟适时闭嘴,何止是不好啊,简直是臭名昭着。
把菜单递给她,“行了,别想他们了,你看看有什么想吃的?”
这里是京都八大饭店之一,接待过最高领导人,也接待过无数外宾,以鲁菜为根,川菜、淮扬菜等都有。
她点了几个招牌菜,边吃边聊。
“我答应你合作,直到老爷子去世。”
袁砚舟正在专注剥虾,手指停顿了一秒,最后把一碟虾仁放在她手边。
他用帕子擦着手,语气轻描淡写,低垂颤抖的睫毛代表他紧张的心情。
“看你点了虾又不动筷,应该是怕弄脏手。”
江映梨接受良好,叉起一块塞进嘴里,清甜脆嫩,继续道:
“但听袁老爷子那个语气,江家得罪的人,背景恐怕不小,你和袁家,不怕被拖下水?”
“不怕。”
言简意赅,江映梨闻言点头。
她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是他自己非要一头扎进来。
吃完饭,袁砚舟提议去看场电影,美名其曰未婚夫妻就该这样做,不然瞒不过老爷子。
她只好答应,红色电影十分激动人心,脑子也运转起来,她想起了那件已经被抛至脑后的事。
“江津国寄信出去没?”
他手里正端着两瓶汽水,递给她一瓶,摇头,“没有。”
“那你等会,我去打个电报。”
江映梨去邮电局给廖执伦打了一封电报。
‘舅,人在京,已相认,想知袁家事,速回’
想了想,她把袁砚舟叫进来,问了最近公用电话的电话号码,也写了上去。
袁家也安有电话,但她觉得用他家的电话打听他家的事,不地道。
用的是加急电报,一个字一角,袁砚舟赶在她之前,取出两块一角块递给邮局员工。
袁砚舟没多问,她做什么有她自己的道理,陪她拍完电报,两人就捧着饮料边回家边喝。
但回家还没半小时,就听见门卫在叫袁砚舟,说有人找他。
“袁团长,门口有个女同志说想见你,她有事想单独和你说。”
“谁?”
“她没说,只说你见过她。”
见过她?
他见过的人多了。
让他回去,袁砚舟转身回屋,根本没打算去见那人。
缩头畏尾的,要真的是正事,需要晚上来找他?还不敢说名字?
“哎。”拉开门,江映梨靠在门边,“你不去见见?”
袁砚舟头也没回,“不见。”
耸了耸鼻子,她还以为是韩琼来找他了呢,没想到这人这么不解风情。
进屋准备睡觉,男声忽然响起,“等等。”
脚步声靠近,传来是皂角香气,一只大手绕过她眼前,随后脖子一凉,一串散发着莹润光泽的珍珠项链紧紧贴合在锁骨处。
抬手摸上,珍珠颗颗圆润饱满,透过窗户反光,隐约能看见淡淡的紫色。
“这,你什么时候买的?”
今天他们不是一直在一起吗?
“停车的时候,出来看见了,这串项链很适合你。”
看见这串项链时,他就想起了江映梨,觉得她戴上一定很好看。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错。
女人肤色雪白,在灯光下散发着白色珍珠般柔和的光泽,与脖子上那串紫色珍珠相得益彰、更添几分贵气。
“映梨,晚安。我就在你隔壁,有事就敲敲床头。”
江映梨并没回头,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是他靠在自己侧脸厮磨,震得耳蜗忍不住发痒。
忍不住侧头在肩膀上蹭了一下,她哦了一声,关上门。
站在屋外的男人唇边点点笑意令人难以忽视,他忽地低头轻笑一声,转头回屋。
楼下,听着二楼动静的袁老爷子心满意足地回屋。
本来他以为这小孙子不懂男女之间的事,还在担心他俘获不了映梨的心。
没想到啊,这小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一下子就开了窍,还会买礼物、偷偷给惊喜。
孺子可教啊!看来,自己抱曾孙有望!
刚躺下的江映梨听见门卫又来敲门,隔壁响起脚步声,随后拉开门,下楼——不,她的门被敲响。
“映梨,你睡了吗?你跟我一起去吧?”
穿上粉嫩花布拖鞋,江映梨拉开门,饶有兴致地对上他的视线。
他皱着脸,“大晚上,孤男寡女的在门口见面,我怕被传闲话。”
“怎么?和我大晚上一起出门就不怕?”
袁砚舟看了她一眼,神色无奈。
江映梨反应过来,他们本来就是名义上的未婚夫妻,有什么避不避嫌的。
眯着眼笑了声,她进屋披上件外套,“走吧。”
两人并肩朝门口走去,军区大院都设置了门卫核查身份,来访者必须要有房主同意或邀请才能同意。
所以安全系数极高,基础建设也极好,石板路边暖黄色路灯明亮,两人的影子交缠在一起,格外暧昧。
当然,这只是袁砚舟一人的想法,江映梨并没注意这些,她已经看见了门卫处的身影,不由得奇怪。
顾蔓来干什么?
戳了戳男人精壮的腰身,“哎,等会我藏在哨岗后,你去听听她想说什么。”
袁砚舟收紧腹部,江映梨只觉得像是戳在一块铁板上,忍不住打量他两眼。
这人铁做的?
感受到她的视线,袁砚舟骄傲地挺起胸,让她看见自己健硕的胸肌。
他的小动作江映梨没错过,忍不住咂舌,这人还真容易骄傲,轻浮。
走近,江映梨蹲在哨岗后,袁砚舟站在栏杆后没有上前。
听见动静转身的顾蔓看见男人,猛地一愣,不可置信地问哨兵,“这就是袁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