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西区,一条不算繁华但颇为整洁的街道旁,一栋带小院的二层红砖小楼悄然挂上了崭新的木牌——“红星技术工作室”。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只有林阳、苏白薇,以及被林阳特意从县里接来的秦小飞和周鹏几个最亲近的人聚在小小的院子里。
“阳子,行啊!省城都扎下根了,连工作室都整起来了!”秦小飞用力拍着林阳的肩膀,一脸兴奋地打量着这座小楼。他刚帮林阳调试好工作室唯一一台值钱的设备——一台半新的电影放映机(秦小飞托关系弄来的淘汰品,被林阳签到系统“修复”后焕然一新),准备用来播放技术教学片和…某些特殊资料。
周鹏则显得沉稳许多,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干部装,打量着院墙上新刷的标语“自力更生,技术报国”,点点头:“这牌子挂得好,立场鲜明。不过阳子,树大招风,省城不比县里,水浑得很,你搞技术也得小心点,尤其…”他压低声音,朝苏白薇的方向努了努嘴,“别让人抓了把柄。”
苏白薇正指挥着两个临时雇来的工人将几箱沉重的书籍和图纸搬进二楼的研究室。她今天没穿列宁装,换了一件素雅的浅灰色翻领衬衫,配着黑色长裤,显得干练又清爽。听到周鹏的话,她转过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周同志放心,工作室的章程和所有研究项目,都严格报备在省科委和军区后勤部备案,明面上,我们只承接农具改良和普通机械维修。”
林阳递给周鹏和秦小飞一人一瓶汽水,笑道:“鹏哥提醒的是。我们这儿,就是个搞点小发明、给农民兄弟解决点实际困难的小作坊。”他指了指工作台上摊开的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个结构精巧的手摇式玉米脱粒机,“喏,这就是我们第一个‘拳头产品’,省时省力,成本低,公社大队肯定喜欢。”
秦小飞凑过去看,啧啧称奇:“这玩意儿好!比咱们县里用的笨家伙强多了!”周鹏也露出赞许的神色,这确实是个挑不出毛病、又能落得实惠的好项目。
然而,在二楼那间被苏白薇严格管理的核心研究室里,锁在铁皮柜深处的图纸,却与楼下展示的玉米脱粒机截然不同。那里有63式107mm火箭炮简化的结构草图,有bJ212吉普车变速箱的改进方案,甚至还有一张被标记为“π计划”的、关于某种新型复合装甲材料的初步构想。工作室的“表面”与“内核”,在挂牌的第一天就泾渭分明。
“揭牌仪式”简单而低调。林阳和苏白薇共同将蒙在木牌上的红布揭开,露出了“红星技术工作室”七个苍劲有力的毛体字(是林阳签到获得的“初级书法”技能加持下自己写的)。阳光照在崭新的木牌上,也照在两张年轻而充满抱负的脸上。林阳心中激荡着一种创业的豪情,而苏白薇的目光则更加深邃,她知道,这小小的牌子背后,承载着远超其字面意义的重量。
省城第一实验小学,红砖砌成的教学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小雨紧紧抓着林阳的手,小脸上既有对陌生环境的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身上穿着林阳用签到获得的细棉布请人缝制的新衣服,干净合体,小辫子梳得整整齐齐,但眼神深处,偶尔还是会闪过一丝孙老师事件留下的阴影。
“哥,这里的楼好高啊…”小雨小声说,仰头看着教学楼。
“别怕,小雨。”林阳蹲下身,整理了一下她的衣领,“这里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你看,苏姐姐不也在省城吗?她说了,有空就来辅导你功课。”他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苏白薇。
苏白薇今天特意请了假,陪着林阳一起来送小雨入学。她走到小雨面前,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这是林阳很少在她脸上看到的柔和表情。她变魔术般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铁皮文具盒,上面印着可爱的熊猫图案。
“小雨,送给你。新学校,新开始。”苏白薇的声音也放轻了许多。
小雨惊喜地接过文具盒,爱不释手,怯生生的紧张感被冲淡了不少:“谢谢苏姐姐!”
教导主任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女老师,姓王。她看过林阳递过来的转学证明和之前在县里的成绩单(当然,隐去了不愉快的部分),又看了看乖巧懂事的小雨,满意地点点头:“林雨同学是吧?欢迎来到一小。你被分在三年级二班,班主任是李老师,很有经验也很负责。”
手续办得很顺利。当林阳和苏白薇准备离开时,小雨站在教室门口,回头用力朝他们挥手,小脸上努力绽放出笑容,但眼圈还是有点红。林阳心里一酸,强忍着没回头。
“放心吧。”苏白薇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我下午没课,会过来看看她。”
林阳感激地看了她一眼:“麻烦你了,苏姐。”
“不麻烦。”苏白薇推了推眼镜,望向教学楼的方向,若有所思,“她很聪明,眼神里有股韧劲儿,像你。”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红星技术工作室一楼。
秦小飞已经回县里了,周鹏也去忙自己的工作。工作室里只剩下林阳和苏白薇。林阳正伏案绘制玉米脱粒机的生产分解图,为小批量试制做准备。苏白薇则在角落的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厚的俄文材料学专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小雨坐在一张特意为她准备的小书桌旁,摊开作业本,咬着铅笔头,小眉头皱得紧紧的,显然被一道数学应用题难住了。她偷偷瞄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哥哥,又看了看专注的苏白薇,小嘴扁了扁,没敢出声打扰。
苏白薇像是背后长了眼睛,放下笔,起身走到小雨身边,轻声问:“哪道题不会?”
小雨像找到了救星,赶紧指着本子:“苏姐姐,这道…小明和小红买铅笔…”
苏白薇扫了一眼题目,是典型的“鸡兔同笼”变种题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小雨旁边,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几个简单的示意图。
“小雨,你看,我们假设所有的铅笔都是小明想买的便宜的那种…”苏白薇的声音清晰而耐心,引导着小雨一步步分析,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她不仅讲了解题方法,还解释了背后的逻辑。
小雨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紧皱的眉头舒展开,小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啊!我懂了!苏姐姐你真厉害!”
林了手中的绘图笔,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昏黄的灯光下,苏白薇微微侧着头,长发垂落一缕在颊边,神情专注而温柔,和平日里那个冷静锐利的女研究员判若两人。小雨则完全沉浸在解题的快乐中,之前的紧张和不安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对苏白薇的崇拜和亲近。
一种奇异的、温馨的暖流在林阳心底缓缓流淌。这间简陋的工作室,此刻仿佛有了家的温度。他从未想过,在这个陌生的年代,除了相依为命的妹妹,还能感受到这样一份宁静的暖意。
“哥!苏姐姐教我的方法可好用了!”小雨兴奋地拿着做好的题目跑过来献宝。
林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那以后有不会的,就多请教苏姐姐。”
苏白薇也站起身,嘴角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小雨很聪明,一点就透。”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粗暴的拍门声,打破了室内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