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地洒在紫禁城的宫墙上,翊坤宫前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却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陈砚身着一袭素色常服,站在庭院中,望着工匠们修补昨夜被破坏的门窗。寒风掠过她的发梢,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提醒着她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并非梦境。
“小姐,太医院的刘院判来了。” 小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些许疲惫。这些日子,她跟着陈砚日夜操劳,眼下已布满了青黑。
刘院判步履匆匆地提着药箱走了进来,他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便快步走到陈砚面前,仔细查看起她手腕上的伤口来。
只见那伤口虽然已经被简单地包扎过了,但由于昨夜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所以此刻仍有丝丝血迹从包扎处渗出来。刘院判见状,不禁眉头微皱,面露忧色。
“贵妃娘娘,这伤口可得小心护理啊!每日都要按时换药,而且千万不能沾水,不然的话,伤口很容易感染的。”刘院判一脸凝重地叮嘱道。
说罢,他便打开药箱,从中取出一瓶金疮药,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陈砚的伤口上。
“老臣再给娘娘开几剂补气血的方子,娘娘这些日子劳心劳力的,可得好好将养着身子才行啊!”刘院判一边继续为陈砚处理伤口,一边关切地说道。
陈砚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轻声问道:“有劳刘院判了。对了,昨夜那些中了毒箭的侍卫们,情况怎么样了?”
刘院判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下来,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回娘娘,那毒箭的毒性实在是太过霸道了,尽管老臣已经竭尽全力地去救治他们,但还是有三人……没能挺过来啊!”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显然对那三位侍卫的离世感到十分痛心。
“至于其他的人,目前也都还处于昏迷状态,老臣会继续想尽办法救治他们的,请娘娘放心。”刘院判稍稍定了定神,接着说道。
送走刘院判后,陈砚缓缓地走到书房的椅子前,慢慢地坐了下来。她的目光落在案头的一堆物件上,那是从黑衣人身上搜出来的。
案头摆放着一枚小巧的微型印章,上面刻着一个“王”字。印章的材质看起来很普通,但陈砚知道,这可能是解开整个事件的关键线索之一。
旁边是一块染血的“掖庭局”腰牌,这表明黑衣人是掖庭局的人。掖庭局是宫廷中的一个机构,负责管理宫廷的杂务和宫女太监们的生活。这个腰牌的出现,让陈砚对掖庭局产生了怀疑。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子时三刻,掖庭地道”。这行字虽然写得很潦草,但陈砚还是能辨认出来。子时三刻,正是昨晚黑衣人袭击的时间,而掖庭地道,陈砚并不陌生。掖庭局下面有一条秘密地道,连接着宫廷的各个角落,这张纸条的出现,让陈砚意识到昨晚的袭击绝非偶然。
陈砚的手指轻轻地抚过这些证物,她的眉头紧紧地皱起,陷入了沉思。淑妃已经死了,贵妃也被严加看管,按道理说,昨晚的袭击应该是没有后续了。但这些证物的出现,却让陈砚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昨晚的袭击显然是早有预谋的,而且背后一定还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操控。想到这里,陈砚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不安。她想起了淑妃临死前的那番话,淑妃说她知道一些秘密,这些秘密足以让某些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当时陈砚并没有太在意淑妃的话,现在看来,淑妃所说的秘密可能与昨晚的袭击有关。
正想着,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贵妃娘娘,陛下驾到。”陈砚的思绪被打断,她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然后快步迎了出去。
朱标快步走进来,玄色龙袍上还带着寒气。他看到陈砚手腕上的绷带,眼神瞬间变得心疼:“怎么样?伤得重不重?都怪朕,若是能早些察觉...”
“陛下别自责。” 陈砚起身相迎,“这不是你的错。昨夜之事,让我更加确定,我们面对的敌人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她将案头的证物一一展示给朱标看,详细讲述了昨夜的经过。
朱标拿起那枚微型印章,在手中反复端详:“这个‘王’字,难道与王雄有关?可他远在西北,如何能在后宫布下如此庞大的势力?”
“或许他在京城早有内应。” 陈砚分析道,“再加上李贤余党在朝堂作乱,这前后呼应,显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而且,掖庭局向来是管理后宫宫女太监的地方,却被人利用来藏纳死士,其中定有蹊跷。”
两人正商议间,一名小太监匆匆来报:“启禀陛下、贵妃娘娘,慎刑司传来消息,王妃娘娘在狱中突发恶疾,昏迷不醒。”
朱标和陈砚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警惕。“备轿,去慎刑司。” 朱标沉声道。
慎刑司内寒气逼人,王妃躺在潮湿的草席上,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太医院的太医们围在一旁,束手无策。“陛下,贵妃娘娘中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毒,臣等从未见过,一时之间... 实在找不到解药。” 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地说道。
陈砚俯身查看,发现贵妃嘴角残留着一丝淡紫色的痕迹,心中一动。她想起在云南查案时,曾见过类似的中毒症状,那是一种用西域毒蛇与毒草混合炼制的毒药,名叫 “紫幽”。此毒发作时痛苦不堪,且无解,唯一的作用,便是让人永远闭上嘴巴。
“看来,有人不想让王妃开口。” 陈砚起身,对朱标低声道。朱标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一定要彻查此事,不管涉及到谁,都不能姑息!”
从慎刑司出来后,天色已晚。陈砚站在宫道上,望着漫天星辰,心中五味杂陈。这场后宫危机看似暂时平息,实则暗潮涌动。敌人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她也更加坚定了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陪着朱标,将这些阴谋诡计一一揭开,还后宫一个安宁,还朝堂一个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