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府现在缺少主事之人,逍遥王便临危受命,代替皇叔做起了决策,包括调动府兵。
“山上刚刚起了一场大火,幸好现在是夏季,又刚下过雨,很快便灭了。但现在只找到六十二具焦尸。但皮肉都已烧焦,分不出敌我”
梅一挣扎着起了身,“我带了十二人,有一人左腿膝盖受过伤,还有两人左臂折断过。”他忽然难过的低下了头,梅花卫不是没有出现过死伤,但最终都能有兄弟敛尸,入土为安。但这次却被一团火烧的只剩下一团焦黑的皮肉,甚至与杀死他们的凶手分不出彼此。
“劳烦王爷,让人选个地方全都葬了吧,他们不过也只是别人手中的利器而已。”
游凤的脚步声在院门响了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焦臭味,显然是刚从停尸的地方过来,他先是走到萧离身边,深深的吸了口气才开口说道:
“其中五十具尸体伤口大多集中在脖颈与心口之处,创口焦黑深邃,边缘呈现出一种规则而凌厉的形状,显然是被极为锋利的兵器迅速刺入所致。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一击便足以取人性命。
但此外的十二具尸体,他们的伤势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肩背到腰腹,但我刚刚仔细的看过,造成这些伤口的兵器竟几乎完全一致。”
在场的除了逍遥王,都是练家子,此刻都明白了游凤的言外之意,这或许便是对方回去烧毁尸体的原因。
“梅花卫习的都是灵动多变以巧破力的招式,但对方的招式却讲究开大合、刚猛有力,以力制胜。”
萧离本就低沉的声音显得更加冷冽:“对方是军人!”
游凤点了点头:“多半是,他们的身体上可能有暴露他们身份的信息,但是尸体不能带走,所以才焚毁。”
梅一仔细的回想了下:“当时他们全部身穿与我们一样的衣服,配的跟我们一样的剑,但招式的确更像是刀法。”
萧离忽然微微眉头一皱,那日被追杀,游凤拿着他的凌寒对敌,用的也不是剑招,只是他目不能视,并不能确定他使的什么招式,但应当也不是刀法。
“恭亲王的府兵?”萧离刚出口便否定了,“若真是这平洲的兵马,他们完全可以将尸体全部带走。”
“朱雀!”萧离忽然咬牙切齿的说道。
“杀掉梅花卫,替换成自己的人。”
逍遥王神色也大变:“皇兄有危险!你快回京。”
“若真有事,怕也来不及了。”萧离忽然感觉一阵烦闷。
“你们梅花卫向来只听皇令,想杀谁、想抓谁,都全凭令主一声令下。御史弹劾你们,你晚上就去将人头发给剃光。”
逍遥王抱怨道,听到此处游凤忽然笑出了声,揶揄的看了眼萧离。
萧离表情未变,指了指梅六:“我只是让给点教训,是他顽劣。”
“总之,若是披着你们梅花卫的皮,做出任何事情,怕是朝臣都不会意外。”
游凤有些疑惑的问道:“起兵谋反也行?”
萧离摇头:“调动兵马需要兵符,这个不行。”
众人正要松一口气,却听萧离说道:“不过借着由头抓个将官却是可以的。”
逍遥王微微的笑了下:“他们低估皇兄了。”
萧离适时补了一句:“若是陛下被软禁或是遇刺了呢。”
逍遥王斜眼看了他一眼,全天下敢这么大逆不道说话的人也就只有你一个了。但借着游凤一开口,他便知道自己结论下早了。
“薛家野心都如此明显了,你们皇上还留着他干什么?”
逍遥王看了萧离一眼,收获到的却是一脸寂寞。
“王爷,这平洲,就托付给你了,保护王爷安全,查明清缴血莲教党羽,还有,认真核对这些人的户籍和通关文书。”
他微微的顿了一下,将眼神看向顾瑾,顾瑾点了点头,还有不能对外言明的,边家余孽之事。
萧离执意将梅云天和一队梅花卫留给逍遥王,“我不是要监视你。”
他郑重的说道:“陛下如今虽有二子,但到底年幼,你是皇弟,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跟皇子一样贵重。”
“你幼时聪慧,长大后更是聪明,知道怎样才是明哲保身,但今非昔比,不管是血莲教、还是薛家,甚至是边家后人,都有可能会对你动手,我得替陛下护住你。”
逍遥王与萧离平时来往不多,此刻却有一丝感动。
“但你一身的伤,眼睛还看不见,他们定会在路上伏击你,若皇兄身边少了你,便折断了羽翼。”
他迟疑了一下:“而且,在他心中,你比我更重要。皇兄是个好皇帝,也算是个好兄长。”个是名声纨绔的王爷,一个是臭名昭着的爪牙,此刻倒有一些推心置腹的味道。
“我留给你的梅花卫,是再三确认过的可信之人,但你能保证你从京中带出来的侍卫,没有混入他人?”
顾瑾沉默了。
“此外,你还得留心两拨人,一是常仙县的官员,还有一个便是那个神箭手。当日他在两条街外,以重箭射中恭亲王,随后消失在人群中,他不仅箭术高强,还有内应,你一定得担心。”
“好,可是你,路上怎么办?”
“宗主与我同行,寻常的毒物迷烟奈何不了我们,他功夫也高。”
顾瑾低声嘟囔一句:“他在我才不放心。”
萧离仿若未闻,“恭亲王爷有不少得力的手下,应当都会全力协助于你,但你不可事事依赖他们,那白莲教的人渗入中原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中长。”
他神色一凛:“杜枢言是个能臣,他会留在此处帮助你,还有那山上的机关,尚未找到破除的方法,我直觉非常重要,你派人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这白莲教的人,擅长易容和用毒,我已经让木谷主赶制了许多避毒的药丸,还有,若是抓到了白莲教的人,宁可错杀,不要放过。”
“若是边家后人,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