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往下,有一县城,名曰常仙县。
传闻千年之前,恰逢乱世,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征战不休。
那时的常仙县,还不叫常仙县,里面住着一位父母双亡古代少年农夫,天地久旱,颗粒无收,少年农夫躺在已经裂开了口的土地上,奄奄一息。饿了几天的他忽然见到暴晒的石头上,有一条受伤的小蛇,本欲用来果腹,却不知为何动了恻隐之心,揣着它回家,为它止血养伤。
他救这蛇,是一时善念,却不料这蛇乃是一条修炼数百年的精怪,为答谢农夫的救命之恩,一直在他左右暗中助他。
蛇仙施展仙法,让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挖出了甘泉,干涸的土地上长出了庄稼,他本就是心善之人,用粮食救活了不少百姓,渐渐的富甲一方,也结识了不少贤能。当时正逢乱世,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于他,机缘巧合之下,农夫救下了一位家世显赫的女子,最终喜结连理。
又过了十年,农夫借助女子娘家的势力,还有蛇仙暗中的帮助,竟然隐隐成了一方诸侯,最终夺得了天下。
听到此处,游凤嗤之以鼻:“每个朝代,为了愚弄百姓,都要编出一些故事来,这并不新鲜。”
萧离却对这些传闻向来敏感,“接着说!”
可农夫的后世子孙不争气,他们贪图享乐、荒淫无道疯狂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受苦,天下大乱。蛇仙大感失望。
终于,风云骤变,天地仙气弥漫。蛇仙现身皇宫,望着衰败的江山,长叹一声,周身光芒闪耀,而后腾空而起,消失不见。自那以后,没了蛇仙庇佑,王朝很快便走向覆灭。
而那蛇仙,便回到了最初与那农夫相遇的地方,有了蛇仙的庇护,此地一直风调雨顺,民生安乐,为了感谢蛇仙,此地便被命名为常仙县。
逍遥王揉了揉眉心,接着说道:
“七月二十夜里,忽然一阵惊雷,劈开了一株千年古树。”他手掌做刀,竖直劈下,“就这样,硬生生的自上而下成了两半。”
“那树需四人合围般粗细,中间竟然是空的,你们猜里面有什么?”
“蛇仙?”游凤饶有兴致。
“故弄玄虚。”萧离一语中的。
“里面没有蛇仙,倒是有一块蛇皮,有一丈半长,呈圆盘状盘绕,在最中心位置,有一块石碑,约两尺高,一尺宽,底座乃是一个莲花宝座。”
两人听到莲花,心下一动,“石碑上有字?”
逍遥王有些艰难的吞了下口水,“有,十六个字!”说完看了一眼游凤:“你先出去!”
游凤耸耸肩,走了出去。
“天地不仁,顾氏覆灭,苍生逢劫,血莲救世!”
萧离和逍遥王的神色都变得有些凝重。
“东西呢?”萧离沉声问道。
“在我房里!”
“除了你,此事还有多少人知晓?”
顾瑾叹了口气:“此事也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不好。”
“我当日刚到常仙县,本无意停留,便没有入城,就在官道边休息,忽然林子里冲出来一个女子,疯疯癫癫的,说蛇仙显灵,我一时好奇便带着人上去看了。”
“我一见那石碑,直接给吓傻了,赶紧让人给取了出来,蒙上黑布,还有那蛇皮,也一并带回了马车,谁知道,那女子,一见到那蛇皮,就跟疯了一样,咬住我不松口。”说完将袖子往上一拉,豁然一个已经结痂的牙印。
“你也知道,此事若被张扬开来,又恰逢地动,必然引发一场动乱,本王便赶紧带着东西往京城赶,但渭水水涨了不少,我们便弃船走陆路,所以才在此地遇到你。”
“那名女子呢?”
逍遥王指了指隔壁的屋子:“被我锁在屋中,整天疯疯癫癫的,开口就是神仙显灵,这里的几个大夫都来看过,也不知是何原因。”
“对了,听说你与那栖凤谷的神仙相熟,他目前正在平洲城内,到时请他看一看。”
“木谷主来了?”
逍遥王点了点头:“我昨日便遣人去了平洲城,想将此事与皇叔商议一番,将这烫手山芋给他,但我手下说平洲城里疫情肆意,已经封城了,听外面的人说,怕是皇叔都已经感染了,所以才一时犹豫,在这华庭镇停留。”“王爷,京城来的神医,昨日便已经入了平洲城。”顾瑾瞟了一眼萧离,萧离却没有接触到他的眼神,只是安静在坐着。
“我去一趟吧。”游凤忽然开口,“谷主他的性子,”他斟酌了下用词。“有些执拗。”
萧离带着几分担忧的说道:“世子会不会为难他?”
木苍梧大半时间都躲在屋里,跟那些草药典籍打交道,对那些达官贵人置之不理,游凤不在,也就跟云初能说上几句话。
“放心吧,世子不敢动他。”
“那木头若要杀人,可是比你我都厉害。”萧离想起了平洲城水源地上游的那条毒蛇,便令平洲城将近三成的人出现病症。
“再说了,谁敢保证自己以后没有需要救命的时候。”
萧离身上的伤并不重,只不过之前几日没有伤药和修养的条件,有些恶化了。但是眼睛看不见却是大麻烦。
虽然他始终对游凤有着防备,但不得不承认,此次由游凤暗中行动是最稳当的办法,第一他武功高强,其次他深得木苍梧信任,第三他生性狡诈又了解世子和游千鹤,第四,他现在手上有更棘手的事情,最好支开他。
“万事小心!”萧离淡淡的说道。
游凤见他一脸面无表情的说着关切的话,不由得撇了撇嘴。
逍遥王对王府的侍卫亮明了身份,自然地方官员自然也接到了消息,纷纷前来拜见,但都被顾瑾以水土、感染时疫给搪塞了过去。他现在手上握着一个烫手山芋,夜里睡觉都不踏实。
大雨停了一日,残垣断壁间雨幕又起。阴云沉沉压城,细密的雨丝裹着尘土腥气,沿着断裂的砖缝蜿蜒成泥。街巷积水中浮动着碎瓦、药渣和未及掩埋的衣角,野犬的呜咽混在雨声里,听得人齿冷心寒。檐角铜铃在风里晃荡,叮当声撞碎泥泞,惊起几只寒鸦。天灾未远,人祸将生,这连绵阴雨,竟似苍天无声的呜咽。
逍遥王顾瑾坐在华庭镇最好的客栈里皱眉喝茶,听到那连绵的雨声,心中烦闷不已,好在被捆在屋中的疯癫女子被萧离点了穴,并未发出声响。
“明日雨一停,我们就回京吧!”
萧离静坐着调息,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你不去平洲了吗?”
顾瑾指了指床边的箱子,又想起萧离看不见,遂过去踢了一脚,发出哐当一声响,“这破玩意,让我睡不踏实。”
萧离吐纳深长,半响才开口说道:“你信这东西真是那蛇仙显灵的预言?”
顾瑾瘫坐在椅子上,翻了个白眼,完全没有王爷的派头。
“我六岁的时候,可能会勉强信一下。”
说完猛地坐直身子,盯着萧离:“你的意思是,这个石碑,应当不止一块。”
萧离点了点头。
“谋划此事,想来已经有有个三五年了,今年地动后,又恰逢暴雨,若再加上一些人祸,便刚好应了这预言,”萧离将头转向逍遥王的方向。
“若普通百姓,发现这石碑,必定惊惶不已,恐灾祸延续、王朝倾覆,又担心自己受到离乱之苦。若这时候,那血莲应运出世,又会作何想法。”
顾瑾长长的哀嚎一声,“这些破事,留给我那英明神武的皇兄去解决就好!为何非要让我撞上!”
萧离想起净远那神神叨叨的老和尚,“或许这便是命数,恰好被王爷遇上,既没有声张、也没有通知官员,还将那物证和人证都带回了京城,”
随即一摇头:“这常仙县,有此运道,其他地方却未必了。”
而深宫之中,皇帝再次摔了折子。先是一场波及甚广的巨大地动,山川崩裂,屋舍倾颓,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未及喘息,连日暴雨又倾盆而下,洪水肆虐,冲垮本就摇摇欲坠的堤坝,村庄城镇瞬间沦为汪洋。朝廷与地方迅速行动,派遣官员、调集物资,全力救援安抚。可就在众人疲于应对之时,从多地传来惊人消息——天灾之后,多地惊现石碑,石碑上隐晦预言着王朝覆灭,此消息不胫而走,民心惶惶。皇帝龙颜大怒,严令彻查石碑来源,欲遏制这股不祥言论,可眼见局势愈发混乱,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