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完,双方沉默了一阵。
徐邵泽站起身,走到窗前,看了一眼外头繁华的中环街道。
“我们会出人,按你们的规则先走三个月!”
“但你们如果敢藏私账,或者想把我们当枪使一”
“你们那港口,三天之内就会空成废港!”
长谷川再次鞠躬。
“明白!”
会面结束,长谷川离开后,洪文通看着那份资料小声说了句:
“他们现在是真的怕我们!”
徐邵泽没回话,只转身吩咐王建军:
“把九龙北的货仓换点人!”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准备一件大事!”
“港岛要安静了一那就让外头动起来!”
“把消息放出去,说东星准备出海做买卖!”
“看谁先沉不住气!”
长谷川离港的当晚,东星帮内部开始了一轮调动。
王建军亲自点名,从东九龙和荃湾两块调了二十七人,分成四组,全部安排进货仓、码头、转运站,表面看是物流扩编,实则都是徐邵泽选出来的老兵,不是带过兄弟,就是干过生死活。
物流那边的文件调度、车辆挂靠、转运名单都在一夜之间重新洗了一遍,连司机都重新培训了一轮。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几个一直跟着外围走货的个体商,他们发现自己送的货进不了旧仓,非得去新仓报到,再三确认后才知道原来的仓调换了管辖。
…………
这些人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一徐邵泽是真的要出手搞一波大的。
与此同时,港岛另一头也传出了风声。
原本投靠天耀会的几个本地社团,在短短几天内出现了人事调整,有的堂主突然“退休”,有的“回内地养老”,更有一位在铜锣湾经营地下换汇的老头直接“跑路”,连账都没带。
.....…..
谁都知道,这是有人在提前脱身。
港岛的社团圈子里,有人开始不安,有人开始观望,也有人,在暗中跃跃欲试。
三天之后,一个新的名字突然被人提起一“海岸联会”。
这个组织来历不明,架构模糊,说是本地几个中小社团“联手合作”搞出来的新平台,目的是整合外围项目,集中管理。
名字很洋气,做事方式也极端低调,不开发布会、不搞宣传、不挂牌,只是悄悄注册了一堆空壳公司,在短时间内签下了好几个正在和东星谈判的资源点儿.
有意针对东星,但又避得极其谨慎。
雷耀阳拿到消息后,在东星总堂会议室里骂了一句,直接将那几家公司负责人名字拍在了桌上。
“这几家,都是以前跟东星做过生意的,刚刚被泽哥清账的时候还装孙子,现在转头就跟别人勾搭!”
法官翻了翻资料,低声说。
“他们应该不是主脑,只是有人在背后撑!”
“这个海岸联会,是把港岛当跳板了,想趁我们往外走,把本地的外围全收一遍!”
“想把我们腾出来的位子接过去!”
“好算盘!”
徐邵泽听完没表态,只是轻轻敲了下桌面。
“那就不让他们顺!”
“我们把生意摊出去,是在铺底,不是让他们来分羹的!”
“洪文通,盯死‘建鸿码头’那几家换了法人名的公司!”
“虎大咪带人去深水埗的货仓走一圈,告诉他们一这地方谁敢动,我们立刻让他封仓!”
“雷耀阳,盯‘海岸联会’那批外围模特的进出记录,查他们怎么运作的资金流!”
“如果账有问题,就从他们的账动手!”
“让他们知道,东星不出海的时候,他们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
指令一下,各路人马迅速行动。
雷耀阳那边先拿下了“海岸联会”注册资金走账的两个节点公司—间做广告代理的皮包公司,一间刚转型的微商平台。
两家公司负责人全都被“请”去喝茶,第二天上午,这两家公司就以“运营问题”为由暂停业务。
接着,虎大咪亲自带人走了一趟深水埗,在一间正在装修改造的货仓里找到七十多箱未申报货物,其中十几箱打着“文创工艺”的名义,实际装的全是进口免税烟。
那天晚上,货仓直接封掉。
而港岛另一边的夜场外围,三家和海岸联会合作的模特经纪公司也被临时换了股东,原来挂名东星的那一位忽然回来了,带着一纸合同,重新拿回了经营权。
没有一声枪响,没有一场冲突……
海岸联会那边反应极快,立刻召开了内部紧急会,但为首的几人发现一他们的代理律师突然辞职,负责他们后台结算的会计“病假”,连他们原定要参股的金融中介也宣布“退出项目”。
再然后,有人收到消息,说东星下一步,会查他们的资金来源。
接着,这个“海岸联会”,三天之内,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风头一过,没人再提。
而东星,在没有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三天内干掉了一个刚刚起步、已经在港岛铺下数个项目的地下联会。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动的,只知道,那个联会的负责人,最后是在一间小酒馆被东星外围的人“约谈”完后,自己坐车去了机场,连行李都没带。
而徐邵泽,在这一切结束后,终于在东星总堂最顶层会议室,摊开了那份从长谷川手里接过来的正式合作协议。
落笔,签字。
接下来,才是真正出海的第一步.
合作协议签完之后,徐邵泽并没有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连东星帮内部,也只是几个核心堂口接到口头通知,说总堂将调集人手,筹备一项代号“南线一号”的外围行动,要求一切动作不准外传,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签保密协议。
整个筹备工作持续了三天,期间徐邵泽没有再露面,只由洪文通和法官坐镇安排。
核心地点设在港岛以南的一个旧渔港区域,这地方早年是三口组的一处走私转运点,后来荒废,被东星低价吃下,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第一批人手调自东星旗下物流堂、海运组、外围资源管控组共计六十余人,另加十余名负责情报、账务和处理前期收购文件的干将,所有人集中在渔港边上的旧码头办公楼改造的临时指挥点。
王建军负责海上运输线路的打通,雷耀阳领人清点港口存货资源,虎大咪坐镇外围,把周边街道的交通管道、安防系统、监控线路全拉了一遍。
几乎是三天之内,一座沉寂十几年的老码头被翻了个底朝天,重装之后成了一处具备走货、转仓、办公、住宿四合一的小型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