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沉默片刻,目光缓缓移向面前的官差,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本官这些?”
官差脸色微变,喉咙微微滚动,似乎是在斟酌措辞。
好一会儿,他再次开口,低声说道:“大人,已经晌午了,不如您先去楼上休息,小的去取些干粮,随后去楼上找您?”
说着,官差特地眨了眨眼睛,眼神有意无意地扫向一旁。
李卫东心领神会,目光在四周轻轻一扫。
只见,其余的官差全都在暗中窥视。
李卫东不动声色,淡淡的说道:“行,我等着你。”
说完,他率先上楼。
李卫东在班房中等待片刻,此前与他谈话的官差也走进了房间。
他拿着两份干粮,恭敬地递给李卫东一份。
李卫东对干粮并不是特别在意。
他心里牵挂的,还是胡万通!
李卫东直接开口问道:“之前的问题,现在可以回答了吗?”
官差闻言马上点了点头,反问道:“敢问大人,您的大哥可是李卫忠?”
“哦?”
李卫东眉宇间闪过一抹讶异,追问道:“你认识我大哥?”
官差重重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回忆,缓缓说起一段尘封往事。
原来,这位官差叫杨毅,和李卫东的大哥是发小,情谊深厚。
后来,李卫忠做了锦衣卫,杨毅却仍在市井间浑浑噩噩,没有正业,虚度光阴。
李卫忠看不过去,便推荐他到龙头关做了官差,这才让杨毅过上了正经日子。
一直以来,杨毅都很感激李卫忠,只是没等他报答,李卫忠便遭遇不测,暴毙而亡!
杨毅神色诚恳,正色说道:“李大人,并非我危言耸听。”
“实在是龙头关巡检的位置,着实不好做。”
“前几任巡检,全都死得非常蹊跷。”
“锦衣卫也曾调查过,可是却一无所获。”
李卫东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问道:“我大哥调查过这件事情吗?”
杨毅摇了摇头,说道:“据我所知,李大哥并未调查过龙头关之事,他上一次离开青阳县是北上京城。”
说到这里,杨毅的神色间闪过一丝迟疑,似有难言之隐。
李卫东目光如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立刻追问:“你想到什么了?”
杨毅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大人,李大哥的事情,小的确实不清楚。”
“不过,坊间传言,前几任龙头关巡检的离奇死亡都与盐帮有关,只是没有证据。”
顿了一下,杨毅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大人,盐帮并非等闲之辈,势力盘根错节,行事狠辣。”
“依小的看,您还是不要和胡万通正面交锋。”
李卫东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
怎么可能?
若就此退缩,岂不是个懦夫。
他李卫东的作风,又岂是畏首畏尾之人!
胡万通如此嚣张,不给他点颜色瞧瞧,实在难消心头之恨!
李卫东在心底暗自盘算片刻,开口问道:“龙头关中,除你之外,其余人都和胡万通同流合污?”
“也不是。”
杨毅摇了摇头,压低了嗓音道:“其实整个龙头关,除了况二之外,其余众人皆对胡万通心存不满。”
“对了,况二便是先前对大人出言不逊的那位官差。”
李卫东心中不禁掠过一抹讶异之色。
偌大的龙头关,胡万通只有一个亲信?
他追问道:“你们为什么反感胡万通?”
杨毅面露愧色,低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
“胡万通从往来客商搜刮的银两,从没有给我们分过,只有况二能从他手里捞到些油水。”
“碍于胡万通和盐帮的关系,大伙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敢怒不敢言……”
言及此处,他似是担心李卫东会因此事再次与胡万通起冲突,再次劝说李卫东,神色间满是忧虑。
这件事情,李卫东心意已决,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况二的事情倒是可以再打探一下。
李卫东直视杨毅,问道:“之前我上楼的时候,况二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杨毅当即点了点头,旋即简单解释了一下。
原来,在李卫东上楼之后,况二便立刻拦住了杨毅,询问他之前和李卫东究竟说了什么。
杨毅借口自己在劝说李卫东不要和胡万通起冲突,搪塞了过去。
李卫东和杨毅又谈论了片刻,随后一起走下城楼。
城门的情况,还是一如先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一众官差,还是装模作样地查验过往的商客。
李卫东看了看,径直走到此前胡万通的位置坐下,双手交叠身前,默默思索龙头关的事务。
......
不知不觉,临近傍晚。
一个由十几辆大车组成的车队,缓缓朝龙头关驶来。
李卫东目光如炬,敏锐地注意到车队之中有一面大旗迎风招展。
旗面洁白如雪,上面以浓墨写着一个醒目的“盐”字!
另外,还有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葛”字。
李卫东的眼睛不由得眯了眯。
这是盐帮的人!
“盐”字,代表了盐帮。
“葛”字,代表这个车队是葛记盐行!
很快,车队距离城门越来越近。
李卫东发现,车队领头之人,竟然是胡万通!
只见,胡万通骑着高头大马,身姿傲然,脸上的表情洋洋得意!
他一挥马鞭,颐指气使地吩咐龙头关的官差开路。
况二等人没有丝毫阻拦查验的意思,任由车队畅通无阻地通过。
李卫东心中一动,突然开口质问:“况二,这个车队,为何不查验?”
况二的脸色一变,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但是,他并未言语,只是望向胡万通,等待他的吩咐。
一旁,杨毅见势不妙,急忙凑到李卫东的身边,语气焦急地提醒道:“大人,这是盐帮的车队,还是放行吧。
李卫东心中暗道,查的就是盐帮!
李卫东的语气却不容置疑,说道:“拦住,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