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的心跳声在寂静的斗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老照片,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相纸。
照片上的母亲笑得那样灿烂,仿佛所有的阴霾都无法靠近。
“半闲居……”陈砚之也凑过头来,低声念出了匾额上的字。
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的记忆。
根据玛丽夫人的线索,半闲居位于距离杭州不远的一个古镇深处。
第二天一大早,林疏桐和陈砚之就驱车赶往那里。
古镇依山傍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民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水汽。
按照照片上的方位,他们找到了一家略显破败的茶舍。
茶舍的门半掩着,门匾上“半闲居”三个字已经褪色,但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茶舍的门。
吱呀——
门轴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茶舍内部比想象中还要破旧,蛛网在角落里结成一片,灰尘在阳光下飞舞。
然而,当林疏桐的目光扫过茶舍的陈设时,她的呼吸不由得屏住了。
一张张古老的茶桌,虽然已经斑驳,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落款处的印章已经模糊不清。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茶舍的中央,摆放着一套完整的茶道器具,紫砂壶、茶杯、茶盘……每一件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这些……都是母亲用过的吗?”林疏桐喃喃自语,声音有些颤抖。
她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那些茶具,仿佛在触摸着母亲的温度。
陈砚之也在四处查看,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一堆旧书上。
“疏桐,你看这些。”他招呼道。
林疏桐走过去,发现那些书都是一些古籍,封面上写着《茶经》、《茶录》等字样。
她拿起一本《茶经》,小心翼翼地翻开,只见书页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旧可以辨认出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这……这是手抄本!”林疏桐惊呼道。
陈砚之点了点头,他拿起另一本《茶录》,也仔细地翻阅起来。
“这些书里,记载了很多古老的茶道知识和茶方,有些甚至已经失传了。”他说道,“或许,你母亲的秘密,就隐藏在这些书里。”
两人立刻分头行动,开始仔细研究这些古籍。
然而,书中的内容晦涩难懂,很多地方都使用了古文和隐语,让他们一头雾水。
“这可怎么办?我们根本看不懂啊。”林疏桐有些沮丧地说道。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茶舍的门再次被推开了。
一位身穿和服的老者走了进来,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炯炯有神。
“请问,有人在吗?”老者用一口流利的中文问道。
林疏桐和陈砚之连忙迎了上去。
“您好,请问您是?”林疏桐问道。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老朽山本,是一名茶道爱好者。我听说这里有一家古老的茶舍,所以过来看看。”
“山本先生,您好。”陈砚之礼貌地说道,“我们也是茶道爱好者,正在研究一些古籍,但遇到了困难。”
山本先生的目光扫过那些古籍,
“这些都是珍贵的茶道典籍啊。”他说道,“如果你们不介意,老朽或许可以帮你们解读一二。”
林疏桐和陈砚之喜出望外,连忙邀请山本先生一起研究。
山本先生不愧是茶道大师,他对茶道典籍非常熟悉,很快就帮他们解读了一些晦涩的内容。
“原来如此,这句诗的意思是……”林疏桐恍然大悟,她拿起笔,在纸上记录着山本先生的讲解。
在山本先生的帮助下,他们逐渐解开了一些谜团。
原来,林疏桐的母亲是一位茶道天才,她不仅精通各种茶道技艺,还对古老的茶方有着深入的研究。
她曾经在半闲居隐居多年,研究茶道,并留下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你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茶道家。”山本先生感慨地说道,“她的才华和对茶道的热爱,令人敬佩。”
就在他们沉浸在解谜的喜悦中时,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学者走了进来。
“疏桐,砚之,我来了!”李博士风尘仆仆地说道。
原来,林疏桐在来古镇之前,就联系了李博士,请他帮忙解读古籍中的一些历史文化信息。
李博士是茶道文化历史方面的专家,他的到来,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山本先生和李博士的共同帮助下,他们对母亲的秘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就在他们似乎接近真相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茶舍的宁静。
“林疏桐,陈砚之,你们跑不掉了!”一个阴冷的声音传来。
爱德华带着一群手下,气势汹汹地冲进了茶舍。
“爱德华,你来这里做什么?”林疏桐怒视着他。
“做什么?当然是来拿回属于我的东西!”爱德华冷笑道,“你们找到的那些线索,都给我交出来!”
“你休想!”陈砚之挡在林疏桐身前,沉声说道。
“哼,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爱德华一挥手,他的手下立刻围了上来。
山本先生和李博士见状,连忙上前劝阻。
“爱德华先生,请您冷静一下。”山本先生说道,“这里是茶道圣地,不应该动武。”
“山本先生,李博士,我知道你们在茶道界很有威望,但这件事,你们最好不要插手。”爱德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否则,后果自负。”
山本先生和李博士脸色一变,他们没想到爱德华竟然如此嚣张。
“爱德华先生,你这样做,会破坏茶道界的规矩的。”李博士严肃地说道。
“规矩?哼,在利益面前,规矩算什么东西?”爱德华不屑地说道。
看到山本先生和李博士似乎能暂时稳住局面,陈砚之抓住机会,低声对林疏桐说:“疏桐,我们分头行动,继续寻找线索!”
林疏桐点了点头,两人立刻分开,在茶舍里四处搜寻。
爱德华见状,更加恼火,他对手下命令道:“给我抓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茶舍里顿时一片混乱,爱德华的手下四处追赶林疏桐和陈砚之,山本先生和李博士则在一旁苦苦劝阻。
林疏桐躲开一个黑衣人的袭击,跑到了一张茶桌前。
她拿起桌上的一个紫砂壶,仔细观察起来。
这个紫砂壶看起来很普通,但当她的手指触碰到壶身时,却感到了一股异样的触感。
“这……这是什么?”林疏桐心中一动,她仔细摸索着壶身,终于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按钮。
她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按钮。
咔——
一声轻响,紫砂壶的壶底竟然打开了,露出了一个空洞。
林疏桐心中一喜,她将手伸进空洞里,摸索着。
突然,她的手指触碰到了一张纸片。
她连忙将纸片拿了出来,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字迹——
“真正的宝藏,不在半闲居,而在……”
就在林疏桐想要继续看下去的时候,茶舍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
轰隆——就在林疏桐指尖触碰到那张写着关键信息的纸片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危险感像电流般窜遍全身。
千钧一发之际,陈砚之猛地扑过来,将她紧紧护在身下。
“疏桐,小心!”他嘶吼着,声音被突如其来的巨响淹没。
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裂了古镇的宁静,茶舍瞬间被火光吞没。
冲击波裹挟着破碎的砖瓦、木屑和玻璃碎片,像狂风骤雨般席卷开来。
林疏桐只觉得耳膜嗡嗡作响,一股巨大的力量将她抛了出去,眼前一片混沌。
呛人的烟尘弥漫在空气中,她剧烈地咳嗽着,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发现四肢无力,眼前一片模糊。
爆炸产生的高温灼烧着她的皮肤,她闻到了头发烧焦的刺鼻气味,也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浓烈火药味。
“陈砚之!”林疏桐声嘶力竭地喊着,却只听到耳边嗡嗡的轰鸣声。
她拼命地想要看清周围的一切,却只能看到一片火光和浓烟。
她不知道陈砚之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恐惧像冰冷的蛇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疏桐,你在哪里?”远处传来陈砚之虚弱的声音,夹杂着痛苦的呻吟。
林疏桐的心猛地一沉,她挣扎着想要回应,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用尽全身力气,伸出手,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摸索着……“砚之……”她用气声呢喃着,指尖触碰到了一块冰冷的金属,那触感……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