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如同陈香普洱茶的香气一般,浓厚而凝重。
跨文化茶峰会终于开幕了,最初的寒暄很快就被明显的紧张气氛所取代。
阳光透过全景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舞动的尘埃,每一粒尘埃似乎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
最初品茶时瓷茶杯的叮当声已经被令人不安的寂静所取代。
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雷声前的沉默。
文化交流环节开始时还算平和,大家礼貌地讨论着各种泡茶技巧的细微差别。
但随后,汉斯——一位脸上总是挂着轻蔑冷笑的西方茶专家——清了清嗓子。
麦克风放大了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像一把锯齿刀划破了寂静。
他开始发表精心准备的长篇抨击言论,质疑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和价值。
他的话语中隐约流露出不屑,与他附近一群心照不宣的西方“专家”的观点相呼应,他们都整齐划一地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我们欣赏围绕中国茶的那些古老传统,”汉斯开口说道,声音中假装带着敬意,“但人们必须质疑它在现代世界的相关性。它更像是一种……民间习俗,你不这么认为吗?缺乏现代茶叶制作方法的严谨科学依据。”他含糊地朝身后大屏幕上投射的一系列图表挥了挥手,那是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图表,意在恐吓和震慑他人。
“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西方茶叶加工方法在健康益处和口感方面更胜一筹。”
听众中泛起一阵低语声。
坐在前排的爱德华双手十指交叉,嘴角挂着得意的微笑。
旁边的露西迅速而高效地做着笔记,她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就像一只执着的小虫子。
他们精心策划了这次攻击,预料到林舒彤会受到羞辱。
他们认为,这将是最后一击,会粉碎她的精神,为他们在全球茶叶市场的主导地位扫清道路。
但林舒彤不为所动。
她静静地坐着,姿势端庄,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然而,她的眼睛里燃烧着内心的火焰。
这不仅仅关乎茶,还关乎她的文化传承、她的热爱和她一生的事业。
她经历过更猛烈的风暴,承受过更残酷的背叛。
这?
不过是茶杯里的一场风波而已。
当她终于开口时,声音清晰而洪亮,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充满了整个大厅。
“汉斯先生,”她开始说道,语气沉稳而礼貌,但又暗藏锋芒,“你把几个世纪的传统、哲学和艺术仅仅归结为一种‘民间习俗’。你谈及科学,却忽略了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智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平衡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这些并非古老的概念,而是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基本原则。”
接着,她开始逐一反驳他的观点,将历史、哲学和科学编织在一起。
她引用古代文献,吟诵唐代诗人的诗句,提及现代医学研究,一切都流畅自如,让汉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她谈到了不同茶叶品种的药用价值,茶与中医之间的微妙联系,茶对中国艺术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她让中国茶文化的灵魂鲜活起来,向被她的话语深深吸引的听众展现了其深厚内涵和丰富底蕴。
来自日本的代表佐藤站起身来,声音中充满了钦佩。
“林女士的见解真的很有启发性。中国茶文化是智慧和艺术的宝库,是传统持久力量的见证。”其他听众也纷纷附和,点头表示赞同。
形势开始转变。
汉斯和他的同伙们在座位上不安地挪动着,他们精心构建的优越感在林舒彤的雄辩面前土崩瓦解。
屏幕上的图表现在似乎在嘲笑他们,在她充满激情的辩护面前显得冰冷而空洞。
房间里弥漫着兴奋的气息。
林舒彤凭借着沉静的自信和坚定的精神,不仅扞卫了自己的文化传承,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刻之美和丰富内涵。
她的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她想,这场战斗已经胜利了。
但随后,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
一声尖锐的咳嗽在寂静的大厅里回荡,接着传来一个声音,如丝绸般柔和,却又冷得刺骨。
“令人印象深刻,林女士。真的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是爱德华。
他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掠夺的光芒。
他手里拿着一个雕刻精美的小木箱。
“我想我有样东西可能……会改变这场……讨论的局势。”他打开箱子,里面露出…… ## 重生之茶香夺嫡 第116章 文化辩论起风云
空气像是凝固的琥珀,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国际茶文化交流峰会的辩论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林疏桐一身素雅的旗袍,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整个人如同玉兰般清雅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气场。
这场辩论,与其说是学术交流,不如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爱德华为首的国际茶道商业巨头,摆明了要借此机会打压中国茶道,好让他们的“速溶茶文化”趁虚而入。
哼,速溶茶也配叫茶?
林疏桐心里冷笑,纤细的手指却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紫砂杯,波澜不惊。
开场白过后,硝烟味渐浓。
那位被爱德华重金聘请的西方茶道“专家”汉斯,率先发难,操着蹩脚的中文,字正腔圆地质疑中国茶道的传承体系:“恕我直言,中国的茶道,更像是家族秘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怎么能称之为文化呢?这就好比,呃…老奶奶的私房菜,好吃是好吃,但不能算正统的烹饪技术。”
他话音刚落,露西便立刻将他的话翻译成英文,现场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林疏桐抬眼,目光锐利如刀锋,扫过汉斯那张沾沾自喜的脸,又落到爱德华身上,那眼神,仿佛能洞穿一切伪装。
“汉斯先生的比喻真是…妙趣横生,” 林疏桐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不过,汉斯先生似乎忘了,许多伟大的文明,最初的传承,都是源于家庭,源于生活。难道古希腊的史诗不是吟游诗人口口相传?难道西方的油画不是从工匠的作坊中诞生?‘老奶奶的私房菜’或许不正统,但它可以传承百年,甚至千年,这不正说明了它蕴含的文化底蕴吗?”
她顿了顿,声音清亮有力,如同一块温润的美玉,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中国茶道,不是秘方,而是文化,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有传承,有体系,更有创新。汉斯先生只看到了表面,却忽略了其深厚的内涵,未免有些…管中窥豹了。”
一番话,说得汉斯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爱德华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倒是日本茶道代表佐藤先生,抚掌大笑:“林小姐说得极是!茶道,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沉淀。”
局势似乎开始向有利于林疏桐的方向发展果然,爱德华眯起眼睛,用一种近乎威胁的语气说道:“林小姐口才不错,但光说不练假把式,不如…我们来一场真正的茶道比试如何?”
林疏桐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不动声色地望向观众席,陈砚之坐在那里,神色平静,却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她深吸一口气,嘴角重新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有何不可?”
这场辩论,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