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金龙大王能保住性命,已经算是幸运了。
林杰听到“龙窝王”这个名字时,眉头微微皱起,觉得这个名号有些耳熟。
仔细想想之后,终于想起来:
“原来还是个原着里的人物,势力不小。”
“现在这个人竟然和白莲教搅在一起,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林杰心里更加不安起来。
可惜,就算心里再担心,又能怎么办?
他终究没有打算过多干涉这件事。
金龙大王在把嫁妆送走之后,也没多做停留,毕竟他还得去东海龙宫处理事情。
林杰知道这一点,也没有多留他。
就在金龙大王离开没多久,科举的榜单还没公布,淮河那边却传来水灾的消息。
一开始,大家并不太在意这场水灾,反而更关注一个奇闻异事。
据说有个老人傍晚看见两头牛在山上打架,就告诉村里人:“要发大水了!”
说完就带着家人搬走了。
村里人全都嘲笑他。
结果没过多久,暴雨倾盆而下,连下几天几夜,平地积水几尺深,房子全被淹没了。
有个农夫,丢下两个儿子不管,先扶着妻子和母亲跑到高处避难。
回头一看,全村都成了水乡,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等水退了回来,发现全村都成了废墟,家家户户都成坟墓。
他走进自己家门,竟然还有一间屋子没塌,两个儿子正坐在床上玩,安然无恙。
大家都说这是他们夫妇孝顺的报应。
这件奇事传得很快,没过几天就传到了杭州城。
所有读书人都在称赞这种孝道。
但相比其他人对这事的关注,林杰更在意的是——
这次淮河的水灾,恐怕会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么大的灾难,不知道会害死多少人。
这让林杰心里有些发愁。
从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他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
“我的那个龙王老丈人,真的能平安无事吗?”
“虽说天下大势,似乎难以阻挡。”
“但这种灾祸偏偏和他扯上了关系,东海龙宫那边,能护得住他吗?”
就在林杰坐在家里,满心忧虑的时候,原本不被重视的水灾,突然传来了更坏的消息。
暴雨过后,发生了特大的水灾。
淮河两岸的城市几乎全被淹了,惨得让人不忍直视。
就在这时候,白莲教突然开始**了。
没过多久,他们之前搞过一次不同寻常的活动,虽然没有造成太多伤亡,但也对民心造成了很大打击。
现在白莲教趁机散布谣言,说这是天罚,只有信奉无生老母,去真空家乡才能躲过灾难。
这个说法本来就容易动摇人心,再加上这次水灾,淮河两岸的百姓流离失所,陷入绝望。
白莲教这么一**,立刻就有很多人跟了上去。
其实不是百姓真信了他们的话,而是因为这场大灾,很多人无家可归,他们也顾不上别的,只想填饱肚子。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事情都变得不重要了。
天灾和人祸一**发,原本平静的世界彻底变了样。
就连杭州城里,消息一传开,也搞得人心惶惶,生怕白莲教会打过来。
看到这种情况后,林杰也顾不上自己的小事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做不到拯救天下,但若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还是愿意的。
于是,他召开了第二次家庭会议,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他把几个女人叫到一起,扫了她们一眼说道:
“我想在咱们家办一个济世堂。”
“娇娜、莲香,你们俩跟我一起干这件事。”
“另外,我还打算找块地,盖一座慈善堂,收留那些年幼的孤儿。”
“小倩,还有连锁的事情,就交给你俩来处理吧。”
“另外,我们还得储备不少粮食,阿松,燕儿,你们去把一些珠宝变卖成银子,再买些粮食回来。”
“婴宁、芍药、金霞,咱们画中世界的那些地也要用起来,你们组织人把地开垦出来。”
“还有,我们也得买些地,找人种地干活,这件事让青凤带着小鱼一起去办。”
等她们都到齐后,
林杰也没多说什么,直接给她们安排了任务。
看到林杰一下子要搞这么多事,
众女都有点面面相觑,不太明白林杰到底想干什么。
最后还是由青凤这个大姐出面,问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夫君,别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命,你为什么还要在这时候扩大产业?”
对于林杰的这个做法,众女一时都感到有些不理解。
现在明显是乱世将至,天灾人祸不断,兵荒马乱,应该尽量减少产业,换成现钱才对。
可林杰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但林杰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直接说道:
“钱是身外之物,丢了也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发生这么大的事,估计很快就会有很多难民来到杭州城。”
“这些难民里肯定有不少人一路奔波,身上带了伤,也生了病。”
“他们没钱治病,我开医馆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能救几个算几个。”
“至于其他的事,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做的准备,有地就能请人干活,慈善堂是为了让那些孤儿有个活路。”
“粮食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乱世,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自己不缺粮,但多囤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能救很多人。”
林杰说完之后,
众女再没人反对。
她们没想到林杰竟然这么豁达。
做这么多事,只是为了救人。
有这样一颗善心,自己当然要支持,怎么会反对呢?
所以,林杰交代完事情后,
所有的女人立刻开始行动,按照他说的去做。
其他的事,林杰也不用操心太多,
他的这些女人,一个个都很能干。
林杰并不担心她们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他只要带着娇娜和莲香两个女人,尽快把自家的医馆重新开张就行。
事实证明,林杰的判断完全正确。
济世堂这间医馆在杭州城开张不久后,淮河那边的灾祸就彻底爆发了。
虽然淮河离杭州还有一定距离,但一旦那片地方发生灾祸,影响范围却非常大。
因为水灾,很多人直接成了流民。
就算没成为流民的人,看到那边有白莲教作乱,也明白战乱即将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觉得自己的地方也不安全,纷纷往大城市跑。
而杭州作为余杭郡的郡城,毫无疑问是座大城市,而且名气也很大。
所以,那些流民和避难的人,全都往这里涌来。
这使得杭州城人口突然暴涨。
一开始,杭州知府不愿意收容这些逃难的人。
可随着人群越来越多,他也无计可施。
这么多人已经到了城下,如果再把他们拒之门外,断了他们的生路,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毕竟,如果让人没有活路,他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最后,只能打开城门,把难民接进城,在一片荒地上安顿下来。
虽然杭州知府心里清楚,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大量难民涌入,肯定会有不少麻烦。
但哪怕有点麻烦,也总比不给人活路、逼得人家拼命强。
在这种情况下,杭州城的人口一下子猛增。
每天都有很多人涌入城中。
如果是在太平年代,人口增长本来是好事。
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突然多了这么多人口,问题也随之而来。
新来的人怎么安置?
很多都是身无分文的流民,他们怎么活下去?
可以说,杭州城内部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
好在,杭州知府还算是一位称职的官员,一边划分荒地,把这些人安顿下来。
他一边动员本地的富人,出钱出力,帮助赈灾。
虽然募到的粮食,跟流民的数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反而让杭州城的物价不断上涨。
但至少他做了不少实际的事情,让那些流民看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即使因此在杭州城引发了不少麻烦。
但至少还没酿成大乱。
当然,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大乱迟早会发生。
杭州知府这边,其实也在赌。
他在赌朝廷能尽快平定白莲教的**。
只要能把这场**压下去,其他问题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林杰对杭州城的状况心里很清楚。
但他没心思也没能力去管那么多。
他能做的,也只是把分内的事做好。
晚上,他阳神出窍,变成武判官,去收服周围的冤魂厉鬼。
毕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阴间的活也会变多。
作为杭州城的武判官,这是他的职责,他责无旁贷。
而到了白天,他每天带着药箱,去贫民窟看病。
没错,原本繁华的杭州城,现在已经出现了贫民窟。
随着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人来到这里,为了不让整个城市彻底混乱,
杭州知府也无可奈何,只能用武力将这些难民限制在这片区域。
虽然建立贫民窟意味着很多人会在这里等死,
但总比整个杭州城陷入混乱要好。
这些难民是人,但杭州本地的百姓,同样也是人。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看到杭州知府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
林杰觉得这个知府还算不错。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个称职的官员了。
想要做得更好,即便是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杭州本来就是一个大城,人口众多,
他不可能为了这些逃难的人,就放弃本地的百姓。
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贫民窟。
而林杰现在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贫民窟里做义诊。
至于搭棚施粥这种事,他现在既做不了,也不敢做。
不是怕抢了官府的风头,
而是他非常清楚,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救助这么多的难民。
如果粮食不够,只分一点点,又没有足够的人来维持秩序的话,
可能会引发新的混乱。
那些难民们可能会开始抢粮。
毕竟,人饿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到时候,
恐怕会出大乱子。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他很想多救一些人,
860林杰也不敢贸然行动。
只能等局势稳定一些之后,再慢慢做这些事。
现在这种情况下,
林杰只能靠自己的医术,尽量多救些人。
白天救人,晚上捉鬼。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忙得不可开交,
连科举放榜的事情都顾不上。
这天,林杰期盼已久的放榜日子终于到了,
但他并没有去看榜,
还是在贫民区给病人看病。
直到有人找到他,
他正在给病人扎针。
“林解元,恭喜你。”
那些报喜的人一看到林杰,就高兴地围了过来。
他们知道这些人是来报喜的,
林杰也没有太大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哦”,
继续着他的针灸工作,
完全没有当初得知自己中举时的兴奋。
在他看来,与其花时间庆祝中举,
不如用这段时间多救几个病人。
“林公子,你中举了。”
“而且还是第一名,解元!”
官府来报喜的人以为林杰没听清,
又重复了一遍,
语气激动不已。
因为这是他们的差事,
尤其是中了解元的,
他们也能拿到不少好处。
“我知道了,不就是个解元嘛,不用这么强调。”
“辛苦各位跑这一趟了。”
“麻烦各位让一让,别耽误病人治病。”
林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些赏钱,
准备打发走这些报喜的人。
他出手很大方,
但这份态度却让报喜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可是解元,
全天下举人中的第一名。
他们还想沾点喜气呢,
结果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