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灵脉枯竭的传闻,像无形的火苗,迅速点燃了弟子们心头的焦躁与渴望。筑基境敏锐的灵识,让林宏能清晰捕捉到那股涌动的暗流——兴奋,不安,还有对机缘的蠢蠢欲动。古老禁地提前开启的消息,更是将这股躁动推向了顶点。一道道高风险、高回报的任务,像垂下的诱饵,引得无数修士跃跃欲试。曾经,他只是底层挣扎的外门弟子,仰望着那些筑基期师兄们背影,可望而不可即。如今,他筑基了。身份的转变,让他看到了通往更高层次的阶梯,触手可及。那是他从未敢奢望过的机会。
“是时候了。”林宏低声自语,指尖轻叩着石桌。道域深处的异变,那股蛰伏的精魂,体内新生的力量——这些都需要更深的答案。宗门开放的禁地,或许能带来灵宝,但更紧要的是,他需要真正理解自身所持有的这份力量,找到驾驭它们的方向,而非仅仅依靠本能。
他缓缓起身,眼底深处,一丝迫不及待的光芒闪过。筑基初期,这身份终于为他推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门——苍羽宗典籍库的中层。那里,或许有他苦苦寻觅的线索。
青竹峰后山,三层阁楼古朴而寂静,像一位沉睡的老者。林宏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带着书卷气的墨香,混杂着淡淡的灵气扑面而来,浸润心脾。他没在外层多做停留,径直穿过一排排低矮的书架,拾级而上,踏入了典籍库的二层——中层。
中层深处,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端坐案后,内门长老的宽大服饰罩在他身上,显得身形更加清瘦。他周身气息内敛,却如深渊般不可测,筑基后期修为带来的压迫感,像无形的潮汐,在空气中缓缓涌动。
老者眼皮微抬,灰白色的眉毛下,一对眸子像枯井般,淡淡地扫过走近的林宏。他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新晋筑基弟子?”老者嗓音低沉,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像古老的钟声在耳边回荡。
“弟子林宏,拜见长老。”林宏躬身行礼,双手托起一枚玉牌递上。玉牌上,属于筑基初期修士的灵力波动清晰可辨,像一团新生的火焰。
老者接过玉牌,指尖轻触,神识如水波般一晃而过。他微不可察地颔首,那双枯井般的眸子在林宏身上多停留了一息,似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疑惑一闪而逝,随即又归于平静。玉牌还回林宏手中,同时多了一枚雕刻着繁复符文的玉简。
“中层典籍,非寻常之物。”老者的声音多了几分沉重,“其中功法秘术,远非练气期可触及。但须牢记,凡标明‘残缺’、‘禁阅’者,未经宗门特许,绝不可擅自研习。违者,宗规森严,重罚!”最后两个字,像冰冷的铁钉,敲入林宏心间。
“弟子谨记。”林宏收起玉简,再次拱手,低垂的眼帘遮住了眼底涌动的光芒。
踏入中层,气氛陡然一变。这里空间更为开阔,空气中充斥着一种年代久远的木香,似乎是从那些黑檀木、紫檀木书架中缓缓渗出。书架上陈列的玉简、兽皮卷数量稀疏,却每一枚都弥漫着古朴的气息,仿佛凝固了时光。整个中层静谧得令人心悸,只有极少数内门弟子穿梭其间,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打破这份庄重。
林宏没有直奔任何功法秘术。他来此,并非为了一两套招式,而是要深入洞悉体内力量的根源。他的目光逡巡,最终定格在那些标注着“天地奇珍”、“灵材异宝”以及“特殊体质”的区域。他要从这片文字的海洋中,打捞出关于“初生道域”、“炎龙之息”和“岩甲巨蜥精魂”的哪怕一丝线索。
《灵犀诀》悄然运转,识海中神魂之力如潮水般扩散。他的神识化作一张无形而敏锐的大网,在浩瀚的书架间急速铺开,无数卷玉简、兽皮上的文字符号,如同流光般在他脑海中闪过,只捕捉着与他自身异象相关的只言片语。
大多数典籍皆是泛泛之谈,记载着些寻常的奇珍异宝。他的神识正要掠过一个堆满了蒙尘玉简的角落。就在这时,一股微弱到几不可闻,却又带着某种古老、近乎原始的独特波动,像一缕幽魂般,缠绕上了他的灵识。
那是一枚毫不起眼的玉简,边缘崩裂,通体暗沉青色,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小裂纹。它像被遗弃了数百年,被灰尘厚厚地覆盖,孤零零地躺在角落里,仿佛被世界遗忘。若非他对那股波动异常敏感,恐怕只会将它当成普通的废弃物。
林宏小心翼翼地将它拈起,指尖轻拂,灰尘如絮般飘落。他将神识探入其中。刹那间,一道古老而残缺的意念波动,裹挟着灼热的气息,呼啸着冲入他的识海。
“《异火图录》?”林宏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这不是一部完整的功法,倒更像一部被无情撕裂的古老手札。它记载了数种天地间异火的特性——从形态、诞生条件,到其蕴藏的恐怖力量,无不详尽。字里行间,似有火光跳动,“地心炎”、“九幽冥火”、“太阳真火”……那些传说中的名字,伴着精美的图谱与详尽注解,逐一呈现。
林宏的心脏猛地一缩。他体内,那团至阳至刚的“炎龙之息”,不正是与这些天地异火同源的火之本源吗?一种全新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认知,在他脑海中悄然萌芽。他从未这样审视过体内的火焰。
林宏的神识继续深入,越过那些异火的记载,赫然发现玉简深处,零星勾勒着一种名为“万火归元诀”的超阶技术雏形。它并非一套完整的功法,更像是一种古老的理论,阐述着初步融合与操控异火的法门。
这理论字字珠玑,直指本源:异火虽是天地能量的具现,却各自蕴含独特的灵性与“火魂”,若强行炼化,无异于抱薪救火。而“万火归元诀”的核心,在于“包容”,在于“转化”。它主张以自身灵力为引,并非将异火彻底吞噬,而是构建一座无形的“火之炉鼎”,让异火在其中与自身灵力共存,通过一种玄妙的循环,将异火的特性点滴融入自身,直至“我即是火,火即是我”的境界。这是一种“相合”,而非“征服”;一种“融会”,而非“炼化”。
“包容”、“转化”、“炉鼎”、“共存”……这些词汇,像一道道霹雳,在他识海中轰然炸开。他猛地想起,自《无名吐纳诀》觉醒“初生道域”以来,他的道域便展现出一种诡异的混沌与包容。它吞噬玄冥果的精纯能量,上古战场遗址的混乱灵气和杀伐之气,甚至连岩甲巨蜥精魂的残余意念也未放过。它从不简单地吸收,而是在内部进行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转化”与“演化”,将驳杂提纯,然后融入自身法则。
还有“炎龙之息”——那团至阳至刚的火之本源。当初道域并非将其彻底炼化,而是在深处开辟出一座独立的“熔炉”,让其与道域火行法则共鸣,在不断释放能量的同时,也与道域本身进行着微妙的融合。
眼前玉简中的描述,与道域的运作方式,竟是如此惊人地契合!一种狂喜,一种近乎疯狂的明悟,像一道闪电,贯穿了他的身躯。玉简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钥匙,解锁了他心底深处最大的疑惑。
长久以来的困惑,瞬间烟消云散。过去对道域的盲目依赖,此刻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明灯。他攥紧玉简,指尖几乎陷入其中。原来,那混沌的道域,并非只是单纯的吞噬,而是一种更宏大、更深层次的“包容”与“融合”!它能将不同属性的强大能量,甚至异火这等天地奇物,以一种独特的“共存”方式,最终演化、融入自身的法则。
岩甲巨蜥精魂的反噬,道域中新生的扭曲虚影……一道惊人的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如果连异火都能被包容,那么那些杀伐意志、残余精魂,是否也能被“融合”,化为他自身的力量?而非仅仅是镇压?
这枚残缺的玉简,不仅仅是《异火图录》。它是开启“初生道域”真正潜力的钥匙!一股难以言喻的狂热,几乎将他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