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年吉时的钟声在天际回荡,整个天界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金色光晕所笼罩。
众位大神纷纷踏云而来,他们的身影在云端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仙画卷。
上次天界初现时,众神虽已有所感应,但真正亲眼目睹这传说中的圣地,却是头一回。
天界的入口,被太阳星以无上神力封锁,那些曾试图一探究竟的先天大神,早已化作天界的养分,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中。
因此,这次众神的到来,既是见证,也是敬畏。
三清道祖与西方二圣,携着各自的得意门生,再次现身于天界南天门。
镇元子与红云道人亦紧随其后,他们的弟子们或手持拂尘,或背负长剑,神态恭敬而从容。
这些大神们早已习惯了走到哪里都带着徒弟,这不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教导有方,更是为了在众神面前展示门下弟子的风采。
不过这次碧莲已经不一样了,他现在作为女娲的弟子,现在算是东道主。
不过也不用碧莲张罗什么,修为低的进不来,能进来的碧莲也不够格招待。
顶多就是女娲带着,走一走见一见。
不过有个意外,东王公居然也来了。
随着他进来,就一直摆个臭脸色。没办法不摆,天庭太壮观了。
天界的景象,远比众神想象中更为壮丽。
云雾缭绕中,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仙鹤翱翔,灵兽嬉戏,一派祥和之景。
把他的仙庭比的啥也不是了,此时众天神也是看着笑话。不仅仅是仙庭比不过天庭。还有让祖巫吓退一事,也是个笑话。
随着祥云缭绕,仙乐齐鸣,帝江等十三位祖巫踏着虚空而来。
祖巫们此来不仅仅是为了祝贺天庭的成立,更是为了与天庭商讨结盟与联姻之事。
与此同时,西王母也率领着一众女仙翩然而至。
太阴星主羲和与常曦紧随其后,两人身姿曼妙,面容如月,仿佛从月光中走出的仙子。
羲和手中握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簪,常曦则轻轻挥动着手中的银丝拂尘,显得格外端庄典雅。
她们作为半个东道主,为这场盛典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神圣。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玄黄悄然走到天战身旁,悄悄的把乾坤鼎给了天战,然后转身就走,生怕被人发现。
随着各路仙神陆续到齐,天庭成立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放眼望去,整个天庭的天兵天将皆以先天道体示人,没有保留任何种族特性。
他们身披金甲,手持长戟,整齐列队,气势恢宏。
若不仔细探查,根本无法分辨他们来自哪个种族。
这样的景象,使得整个天庭显得庄严而肃穆,丝毫不见杂乱无章之感。
天泽作为大典的主持者,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仙,朗声说道:“吉时已到,还请诸位一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话音刚落,仙乐骤起,祥云翻涌,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一刻而欢呼。
帝俊、太一、量天、女娲、伏羲五人缓步走向祭台,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神圣。
他们站定后,帝俊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威严:“天道在上,我帝俊,太一,量天,女娲,伏羲,有感洪荒远古星辰,不被洪荒天地所统管,特建立天庭教化星域,从此洪荒天界以天庭为尊,请天道鉴之!”
话音刚落,天地间骤然响起一阵雷鸣,仿佛天道在回应他们的誓言。
宣誓完毕,五人分别取出各自的法宝。帝俊手持河图洛书,太一祭出混沌钟,量天挥动鸿蒙量天尺,女娲展开星空幡,伏羲则抚动伏羲琴。
这些法宝,或为先天至宝,或为极品先天灵宝,或为后天功德至宝,皆蕴含着无上威能。
它们的出现,瞬间镇压了天庭的气运,使得天庭根基稳固,气势如虹。
在这场盛典的背后,帝俊等人曾多次磋商宣誓内容,最终决定避免涉及洪荒天地的具体事务,以免得罪太多势力。
因此,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
所求的不过是: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帝俊立于九霄云端,金色的神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如炬,威严之气笼罩着整个天庭。
他向前迈出一步,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三界:“众卿听封!”
话音未落,天地间风云骤起,祥云汇聚,仙乐袅袅。
帝俊微微抬手,指尖凝聚出一缕璀璨的神光,直指立于群仙之首的量天:“封量天为北极紫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御众星,司四时气候,维系天地运转之秩序。”
量天躬身一礼,神色肃穆,双手接过帝俊赐下的紫薇神印,沉声道:“臣,接旨谢恩。”
他的身影在神光中愈发高大,仿佛与星辰融为一体,周身散发出浩瀚的星辉。
帝俊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女娲,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许:“封女娲为南极长生大帝,执掌四时气候之神,呼风唤雨,掌控天下万雷,掌雷罚,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护佑苍生,维系天地生机。”
女娲微微颔首,眉宇间透出一丝慈悲与威严,玉手轻抬,接过长生神印,声音如清泉般流淌:“臣,接旨谢恩。”
她的身影在雷光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天地万物共鸣,举手投足间皆有无穷威能。
接着,帝俊的目光扫过太一,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封太一为西极勾陈大帝,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持天界兵革之事,统御天兵天将,护佑天界安宁。”
太一抱拳一礼,神色坚毅,接过勾陈神印,声音铿锵有力:“臣,接旨谢恩。”
他的身影在战甲映衬下显得格外英武,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最后,帝俊的目光落在伏羲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封伏羲为东极青华大帝,执掌天界考核群仙,总管天庭升任降职之责、天界之人寻声救苦之职责,维系天庭内政,确保天界秩序井然。”
伏羲微微躬身,神色淡然,双手接过青华神印,声音温和而坚定:“臣,接旨谢恩。”
他的身影在神光中显得格外沉稳,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内敛中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至此万雷之主女娲,万星之主量天,万神之主太一,万官之主伏羲。全部归位!
封赏完四位大帝后,帝俊继续依序册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星君,每一位星君皆有其独特的职责与使命。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二十八星宿。三十六雷将,二十四护法。
文官之首为白泽,博学多才,智慧无双,掌管天界文书典籍;武官之首为计蒙,勇猛善战,统御天兵天将,护佑天界安宁。
普通官员基本上封个遍,但是四御大帝重要官员,帝俊都没有封赐,他们的班底由他们自己组建。
其中,伏羲的职责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举足轻重。
他掌管天庭内政,考核群仙,升任降职,维系天界秩序,堪称天庭运转的中枢。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天界的未来。
“钦此”
随着帝俊这句话说出“钦此”二字,又是一片璀璨的功德从混沌深处缓缓飘来,其大小与仙庭的功德不相上下,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
然而,天庭的功德本应更为庞大,只是帝俊、太一、量天三兄弟有意控制,将职责范围限定在天界,而非整个三界,因此功德也随之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