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大道君以上皇元年十月五日与无量
天眞妙行神人诣太微帝君处明霞之上琼
阙之内金华之房诸天上帝淸斋道前旋行
歩虚诵咏灵章一依俯仰三乘之格扣击法
鼔普集羣眞此时衆圣莫不皆集敷讲玄妙
阐扬道德圣衆列位四座严整太微帝君从
座而起稽首道君今日大庆教诫之晨迂屈
圣尊曲降卑肆洪慈垂眄过忝重思贱臣小
子希遭嘉会羣眞欢乐不并於常伏愿哀怜
觉所未悟不审三世十方天尊所得妙身以
何爲法爲同一体爲各异耶唯愿哀矜眞垂
敷演令一切衆生及将来世学道之人有所
依倚縁恩上啓伏用战惶
太上道君方命西台金母三十二天齐声合
和唱咏灵音鼓天妓乐表现祥瑞惊天骇地
妙丽殊特良久言曰深乎微哉乃欲问发眞
道袐藏自我成道巳来未曾説此隐奥之事
今旣有请冒禁相传当谛听受勿妄宣泄是
时衆?伏受要言
太上告曰至眞妙理寂絶无形清浄凝湛不
可言名方便引化略开二途一者道身寂体
卢无二者生身诞孕形躯言道身者离一切
相正慧成满除断虚妄?契玄宗与道爲一
不灭不生无来无去言语路断念虑永毕言
生身者随顺世法依因父母气数和合琼胎
灵府犹如虚空随宜岀处年月不同腋背降
诞长养深宫或生而皓素或常保少容瓌姿
妙质天人所宗帝君礼曰不审道身即是寂
本爲更有义名爲本耶
太上告曰道爲圣本本即道根虽是一体先
无二源道名独立体自霊通强字无待远逝
息功本对於末因待假名称爲物始用渉能
生又爲定本动寂用殊出没豆表语嘿相须
帝君又问如是本身能生万物即是万物之
本始者此与神本有何差别
太上答曰源其实体无有二相何以故俱毕
竟故无始终故不可说故以善方便亦得言
异所谓神本是妄想初一念之心能为一切
生死根本以是初心念念相续衆生业果轮
转无穷是名识初亦名神本言本身者即是
道情清净之心能爲一切世出世法之根本
故故名爲本如是眞性非心不心非色不色
无縁虑故非无常故故言非心能生心故无
不知故亦名爲心无所碍故故名非色能生
色故道眠见故亦名爲色是清浄心具足一
切无量功徳智慧成就常住自在湛然安乐
但爲烦恼所覆蔽故未得显了故名爲性若
修方便断诸烦恼障法尽故显现明了故名
本身如此身者本自有之非今造故故名爲
本本非有性非三世摄方便説故非非三世
本来有故名爲过去一切来生必定尝得故
名未来十方大圣今巳得故故名现在虽复
说有三世差别体不动故常住无变帝君又
问若是本身性是具足一切烦恼云何能障
若本具足而起障者一切神尊得成道亦巳
应还失何以故体唯一故
太上答曰虽体是一义则有二方便未足故
方便具足故是故我言一切诸法以空爲性
爲化来生善巧方便随宣演说是言説性犹
如虚空亦无分别识本本身皆虚空相得无
所得故无所失有所得故故有所失是故凡
夫名爲失者十方神尊名爲常德帝君又问
若生死法无始无终本性清净何故不名爲
道果耶
太上答曰生死之法有因果故故是无常不
名道果常道之体非因果故是故爲常体是
果故故名道果帝君又问如是本身爲悉共
有但是一身爲各各有有无量身若有一者
一人得巳应碍余人若是多迹非爲太一不
得言常
太上曰我不说言一切诸法如虚空耶虚空
之性非一非多非碍非无碍如是本身亦复
如是体非一多性无障碍太微帝君稽首谢
曰谨闻命矣不审生之与迹二义云何经门
二言敢以谘启伏愿弘慈广垂分别
太上告曰体实无二随义名身生体擢貌事
事同人迹无定相形不常伦但能显本即是
迹陈帝君又问生身遭身是应作耶
太上答曰如是如是生之与迹并称机縁利
益不差即名爲应体则无别随义异名帝君
又问是迹身者爲有法耶爲无法耶
太上答曰我不说云一切诸法性无所有云
何迹身而当有法若假名字亦有亦无不离
本故故名爲无衆生见故故名爲有更非别
体故名爲无有实利益故名爲有犹如明镜
能见色象了了分明种种差别是镜中象不
可定説是有是无而亦得言镜中有像一切
衆生心镜明故见眞道像又如止水无涛波
故影现日月星辰飞鸟日月星辰及以飞鸟
悉见水底一切诸物亦见自影了了分明此
水中物及所见影俱非真实不可言有不可
言无一切衆生心水澄淸见道身影亦复如
是体即眞道是故非有非不见故不得言无
如追逝者寻迹能得是迹与人非一非异迹
身亦尔明解之人用迹入悟见真道身知无
迹法故名爲一非不因迹渐得开晓建立福
田是名爲异如是之义是道境界非是凡夫
下圣能了於是道君欲显斯义重说偈言
道身不生灭任理自玄通湛然常清浄
独立强言空绝名无待对亦忘造物功
端静息义用萧寂守虚冲本身爲物始
生立布三才?功虽叵测圆照逐念开
能爲妙迹本表见亿万该神用无起灭
竒功靡去来生身托父母寄慧示同凡
琼胎非世孕变示适所堪端严使欣慕
白首破迷贪非是骨肉身随愿之所覃
权迹无定方见身亦长久遍示五道形
姿容顺妍丑任本之所垂利益无优貌
乍有变化生时或因父毋
太微帝君稽首又曰敢问道身爲有因耶爲
无因耶若有因者同世间法因縁生故故是
无常若无因生复堕邪见异道之谓若是道
身不从因生自然有者一切衆生不修道者
应皆成道如是二义云何可了唯愿慈愍广
垂开示
道君答曰太微帝君乃能显发如是深奥微
宻之义夫正道者眞实之相非言语法之所
能宣今言道者寄言显示令得悟入解了无
言忘筌取?勿着文字所言道者通达无碍
犹如虚空非有非无非愚非智非因非果非
凡非圣非色非心非相非非相即一切法亦
无所即何以故一切法性即是无性法性道
性俱毕竟空是空亦空空空亦空空无分别
分别空故是无分别亦复皆空空无二故故
言其即而诸衆生不能解了如是义故於无
法中而生法想於不空中而生空想以有如
是心想倒故而有见着具是四倒妄造诸法
计我及物故名生死不得道身天尊大圣了
此实性毕竟无性洞?道源混体?一故名
得道身与道一故名道身习此正观名之曰
因亦无所习故名非因是故正道非从因生
亦非无因体非是果亦非非果非常非非常
非灭非非灭如是深奥秘宻之义唯性与道
乃能解知上圣眞仙皆不通达以信力故髣
髴能知如是身者住无所住无所不住是名
正道眞实之身帝君又曰不审
天尊所受生身业相云何
太上告曰所言生者无生不生离一切生何
以故十方天尊生巳尽故染欲无明永清净
故故无有生欲利衆生示同世法是故有生
何以故我若说云道气髙远寂灭不生衆生
便谓不可修习无廻向心不修善业是故説
云一切圣人皆有生果然非结业随愿故生
若复相説随人天生皆以上业而爲生因以
於其中最第一故是名分别生身之相太微
帝君稽首礼曰善哉道君演说如是深奥之
义自昔以来未曾得闻如是妙经譬如薄福
重罪之人生而聋盲不见五色青黄赤白及
黑等相不闻宫商五音之声有大明瞖授以
妙术爲开耳目一切色声无不闻见我亦如
是闻於是经能得闻见二种身相当知是经
是法耳目其有得者能见正道二种法身权
实之趣大明医者即是道君示我妙经如施
耳目得此教者即得正道微妙之身得道身
巳便能随顺示见生身是经能生二种身故
名爲法母何以故是深如教能今一切生眞
法身如世慈母能生子故至孝之子常念鞠
育怀抱之恩思欲上报终天无极我等如是
因是正教生无漏身是故常当报恩供养安
置堂殿七寳荘严香花灯烛伎乐幡盖晨夕
朝礼如侍所亲
太上道君答帝君曰如是如是实如所说我
从昔来未曾爲人説如是法何以故是诸学
者力未堪故非是我等十方天尊有所隐覆
有所恡惜所演法言皆表一道一味一相而
诸衆生各得悟入深浅差别随解有异名爲
别教示其一相故曰同归无异经也譬如天
降一味甘雨江河大海受处不同名爲异水
雨实唯一十方大圣降一法雨随三乗器受
益不同故名三教所示身相亦复如是於未
悟者名爲未説於解了者常满究竟是故我
等无所秘藏是时太微帝君及诸太衆闻是
法音叹未曾有於虚空中两天妙花鼓天伎
乐供养道君而共齐声说偈叹曰
我等归命太上尊无上最胜眞法王
巧说二种微妙身犹如等降甘露雨
三乘得悟有差别道君所説皆周普
衆生泛此法舟航免度生死大河苦
服此清浄良法药身心垢秽病皆愈
各蒙法利喜充遍是故礼谢慈悲父
尔时太微帝君及诸大衆说是偈巳白太上
言若诸神尊所说诸法同表一道无浅深者
云何而得有圆满教及未具了差别趣耶
道君告曰若於大圣诸有所言皆是正观一
切智心无非毕竟悉是了义随衆生故半满
不同爲钝根者或时说有或时说空或时説
常或说无常是名两半前後异说不得一时
随病发故偏示一义是名爲牛前病除巳复
显一药用具足故名之爲满了两半巳入一
中道乃名具足圆满之相若深智者闻说一
边即应了悟因縁假名即正中道所言中者
离一切着亦无所离不滞二边故名爲中能
通衆生至善家处到解脱城故名为中若有
了如是中道者名爲正观是第一乘能运学
者出离三界过二生死了眞法性成无上道
是故此经能破无边无明暗室令见无上正
法珍寳犹如明灯破一切暗令有目者见诸
寳物随意更用称心快乐我今哀愍闇苦衆
生然此法灯照烦恼闇普令一切寻光见道
得眞智慧自在安乐极无上果究竟昇玄太
微帝君白太上曰若如是者唯当正解中道
之要便得成道何须更习诸余经诫爲繁劳
耶
太上告曰若诸学人深蕴徳本了达正空中
道之相是即具足无俟更修诸余法术但爲
五浊诸衆生等未了此经深妙之趣先示余
法调伏其心遮断烦恼四魔恶贼犹如
帝王具足无量珍寳乐具而须城舍墙堑荘
严防断盗贼遮诸障难如是正观始悟心王
住中道城以诸诚慧爲法墙堑牢自荘严备
诸魔试是故十方天尊大圣具演经诚广开
法门太微帝君稽首拜曰敢问道君毕竟究
竟云何差别愿垂告示
太上曰毕者决也竟者定也我所说法决定
无二如言世间无常若空空无我浄道果常
臻安乐自在眞实清净若异学者有来难问
如是之义终不动转三世神尊皆作是説是
决定毕竟之义又复毕者名审竟者名谛若
诸道君说一切法本性清浄如虚空性假因
縁有体非眞实中道之理性无颠倒是寂灭
相作是説者审谛诚信无有虚妄是故复名
毕竟之义又复毕者名达竟者言了十方大
圣坐道场时证深正智於一切法及法眞性
一念洞明通达照了无有差谬是智圆满称
寔相法达了无遗故名毕竟言究竟者究之
言到竟之言边际十方神尊得一切智到法
边际是名究竟又复究者名断竟者名尽一
切神尊以实相慧断烦恼习一切皆尽具足
觧脱是明究竟又复究者名度竟者名巳十
方大圣得道眞人度生死海巳至彼岸故名
究竟如此是名分别毕竟究竟差别之相帝
君又曰当何名此经云何传授方法所须愿
垂具告
太上曰此经名爲开演秘密之藏所以者何
此经明於三世十方得道神尊微宻妙身袐
藏之义如我等比无上法王出此五浊化诸
衆生三业示见方便善巧意趣微隐难可了
知所以尔者十方天尊所得之身即眞道相
体合自然无形无名非造作法如虚空相无
数劫来久证此法同一性相平等无二而能
出见种种法身示修习报应化无方人天恶
道随类所见受生业行皆同其法或见殊胜
超踰世间第一希有独步无畏威变自在不
可思议是名开演身袐密藏能於正道眞实
之性无言无说寂灭相中善巧因縁分别显
示随其所宜说法无尽言辞次第义味深赜
或説一乘或说三乘人天业果渐渐开化使
得同归眞一正道是名开演口秘宻藏虽无
念虑离分别想以一切智洞达空门正解正
观穷理边底与眞实相平等爲一以一切种
智照世闲法色法非色法心法非心法人天
五道四大六家衆生想念果报因缘於一念
中明了无碍善识根性随宜所行世出秘法
洞达究尽是名开演心秘密藏以是三种秘
密之法成眞道身非是凡夫乃至上圣所能
觉知我於是经具开此义明説身相啓方便
门令诸学者入重玄趣是故此经名爲开演
秘密奥藏如是受持此经大乘衆经中最妙
若有至心堪能解了讲宣其义审得其人稽
首而传不须盟信何以故巳受余经知其心
故亦是平等无拣择故太微帝君拜手言曰
善哉道君演说如是深奥之义我於今日始
知神尊审是衆生眞实父母能以大慈大悲
之力於无相中示眞法相说此三种微宻之
趣令诸来生悟一乘道得妙法身证无上觉
自能了知秘宻之藏亦当能爲一切衆生开
演甚深三种微宻我今始知无上大乘平等
正法无择秽贱唯授能行有心之人轻当传
付令此妙教广得流道普令一切开正法眼
绍继道君无上之位使三宝轮转运照无辍
太上告曰善哉帝君乃能发心弘宣此法来
生男女当受斯庆咸见正道得浄法身帝君
当知若使余经不流布者於诸世间无深损
害若失此经一勾一偈则爲一切构诸灾祸
何以故此经明示眞道正身即是衆生终归
窟宅若失此经永爲孤露流漂三涂五道之
中没於长苦无由解脱何以故不得本源无
所归故是故帝君常当一心弘宣此法必使
流通我昔受之於太帝太帝受之於五帝上
眞髙上玉皇玉皇受之於玉清帝君消魔大
王大王受之於八天虚皇帝君口口相传不
记文字帝君今可书而録之使得流布将来
衆生吾当以神通力守护此经随有之处悉
皆吉祥大劫之周余道皆灭此经独存当还
大罗之天随机下世救度天人於是太微帝
君镌玉爲简镂金爲字编以白银撰録此经
盛以紫玉之函封於七宝之台仙童玉女散
花烧香供养灵文是时大衆闻受经巳太上
道君还於玉京诸来会者各礼而去
太上洞玄灵寳开演秘宻藏经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