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难为趋
傅玄
门有车马客,骖服若腾飞。
借问至尊谁,乃云恩泽微。
自云前三者,翊皇以高飞。
金紫何煌煌,朱绂垂连帷。
被我径寸翰,听我金石辞。
少小为县吏,欲去苦不移。
中为南阳守,非关养名誉。
乃当少勤苦,夙夜自敕持。
升迁随辈伍,黜斥非我随。
时来从拂衣,参差粗能齐。
世路多险诚,相劝勖自规。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丹青不为宝,诗书不为资。
声誉从众役,怀抱良难披。
我心虽皓然,此理将安施。
……
赏析:
《墙上难为趋》是傅玄创作的一首富有哲理与感慨的诗歌,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官场百态与世路艰辛,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都有值得品味之处。
一、主题思想
1. 对官场与人生的思考:诗歌通过描述门客的显赫与自身的仕途经历,深入探讨了官场的复杂与人生的起伏。门客的荣耀与主人公在官场中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官场中命运的无常。主人公从县吏一步步升迁至太守,却并非一帆风顺,升迁黜斥多不由己,这反映出在封建官场体制下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了官场中诸多不可控因素对人仕途的影响,引发读者对官场本质的思考。
2. 倡导正确价值观:诗中强调“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丹青不为宝,诗书不为资”,表明诗人认为金钱并非最宝贵之物,无法换取生命;而通晓经典、钻研诗书才是获取高位的途径,倡导人们重视知识与学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下,傅玄此观点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呼吁人们回归到对内在学识修养的追求上。
3.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心虽皓然,此理将安施”一句,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尽管他秉持着光明磊落的原则,深知诗书经术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世路险阻面前,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理念真正付诸实践。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古代许多文人共同面临的困境,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个人理想的压抑,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悲剧色彩和感染力。
二、艺术特色
1. 对比映衬手法:诗歌开篇描绘门客车马“骖服若腾飞”,金紫煌煌的显赫形象,与后文主人公自述的官场经历形成鲜明对比。门客的荣耀凸显出主人公仕途的平淡与身不由己,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叙事张力,还突出了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官场中不同人物命运的差异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2. 质朴直白的语言风格:傅玄以质朴直白的语言叙事说理,如“少小为县吏,欲去苦不移。中为南阳守,非关养名誉”,简洁明了地叙述自己的仕途轨迹,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却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处境和心境。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3. 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诗歌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从描述门客的风光引发自身感慨,到讲述自己的仕途经历,再到对世路艰险的感叹以及对正确价值观的倡导,最后抒发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情感逐步加深,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从对官场现象的观察,到自身经历的反思,再到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墙上难为趋》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傅玄对官场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为研究古代文人的思想与生活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解析:
1. 门有车马客,骖服若腾飞。
- 解析: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热闹场景,家门口来了一位乘着车马的客人,拉车的骖马与驾车的服马奔跑起来好似在腾飞。“骖服”指古代驾车的马,外侧两匹为骖马,中间两匹为服马。这一描写通过对车马动态的刻画,展现出客人出行的气派,暗示其身份不凡,为下文展开叙述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2. 借问至尊谁,乃云恩泽微。
- 解析:诗人忍不住询问这位如此显赫的客人究竟是何人,客人回答说自己所受的皇帝恩泽不算深厚。“至尊”原指皇帝,这里借指客人的尊贵身份。客人看似谦逊地说“恩泽微”,实则欲扬先抑,引发读者对他真实身份和经历的进一步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即使自认为恩泽不厚的人,也能有这般风光的出行排场。
3. 自云前三者,翊皇以高飞。
- 解析:客人接着自述,说自己曾经在某些方面为皇帝出了力,辅助皇帝成就大业,从而使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前三者”具体所指不明,可能是在军事、政治或其他重要事务上的功绩。“翊皇”即辅佐皇帝,“高飞”形象地比喻客人因辅佐之功而在仕途上青云直上,展现出他曾经的辉煌经历和得意之情。
4. 金紫何煌煌,朱绂垂连帷。
- 解析:此句进一步描绘客人如今的显贵模样。“金紫”指金印紫绶,是高官的服饰,“煌煌”形容其光彩夺目;“朱绂”是红色的印绶,“垂连帷”描绘出印绶垂挂在车帷上的情景。通过对这些服饰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客人身份的尊贵和荣耀,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他在官场的高位与权势,同时与前文“恩泽微”形成一种反差,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
5. 被我径寸翰,听我金石辞。
- 解析:“被”通“披”,有陈述、表达之意;“径寸翰”指短小的文章,这里代指诗人接下来要说的话;“金石辞”指如金石般珍贵、坚定的言辞。此句意思是让客人听诗人陈述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和观点的讲述,从对客人的描述过渡到自身,使诗歌内容的叙述自然流畅。
6. 少小为县吏,欲去苦不移。
- 解析:诗人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说自己年少时就担任县吏这一职位。“欲去苦不移”表明诗人曾经想离开这个职位,却苦于无法如愿。这体现出诗人早年在官场底层的无奈,为生活或其他因素所迫,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处境,反映出当时官场体制对基层官员的束缚。
7. 中为南阳守,非关养名誉。
- 解析:接着说自己后来当上了南阳太守,“中”表示人生历程中的中期阶段。诗人特别强调自己担任此职并非为了沽名钓誉。“非关养名誉”体现出诗人对自身品德的坚守,表明他在仕途上的追求并非外在的虚名,而是有更内在的追求,为下文讲述自己的为官理念做铺垫。
8. 乃当少勤苦,夙夜自敕持。
- 解析:诗人回顾自己的为官之路,认为年少时就应当勤奋刻苦,并且要日夜自我约束、保持自律。“敕持”有自我告诫、坚守之意。这表明诗人能走到南阳太守这一位置,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与严格的自我要求,体现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为官理念,也反映出他对勤奋自律品质的推崇。
9. 升迁随辈伍,黜斥非我随。
- 解析:诗人感慨自己在官场中的升迁,往往是跟随同辈人的情况,大家一同升迁;而黜斥也并非自己能够决定。这反映出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下,个人的仕途发展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还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官场的整体形势、上级的决策等,体现出诗人在仕途上的身不由己,凸显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10. 时来从拂衣,参差粗能齐。
- 解析:“时来”指时机到来,“拂衣”原指振衣而去,这里可理解为顺势而为。诗人说当时机到来时,便顺势而为,尽管发展过程参差不齐,但勉强能与同辈人相当。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机在人生和仕途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即个人努力之外,还需依靠时机才能取得一定成就,而且成就也并非尽如人意。
11. 世路多险诚,相劝勖自规。
- 解析:诗人感叹世路充满了艰险和不可预测,“险诚”中的“诚”字加重了对世路艰险程度的强调。基于此,诗人劝诫人们要相互勉励,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行为。这不仅是诗人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醒,体现出他对人生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
12.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 解析:诗人明确指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生命,即金钱并非万能。而通晓儒家经典,通过钻研学问,才能获得高位。此句将金钱与学问进行对比,强调了知识和学问在获取地位和成就人生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知识价值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当时社会重利轻学风气的一种纠正和引导。
13. 丹青不为宝,诗书不为资。
- 解析:“丹青”原指绘画,这里可泛指艺术或技艺;“不为宝”表明诗人认为单纯的技艺并非最宝贵的东西。“诗书”指代知识学问,“不为资”并非说诗书无用,而是强调不能仅仅把诗书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而应真正重视其内涵和价值。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正确价值观的倡导,即不应只追求表面的技艺或功利性地对待学问,而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品德的修养。
14. 声誉从众役,怀抱良难披。
- 解析:诗人感慨声誉往往需要通过众人的劳作、经历各种事务才能获得,然而自己内心的抱负却很难向他人倾诉。“从众役”体现出声誉获取的不易与复杂性,“怀抱良难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自己虽有远大抱负,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找到倾诉和施展的机会,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15. 我心虽皓然,此理将安施。
- 解析: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的内心虽然光明磊落,坚守着自己所认为的正确道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些理念在现实中付诸实践。“皓然”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此理”指代前文所提到的勤奋自律、重视学问等理念。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尽管内心有坚定的信念,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官场体制下,却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诗歌的情感达到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感慨。
……
句译:
1. 门有车马客,骖服若腾飞。
家门口来了位乘马车的客人,驾车的骖马和服马奔跑起来如同腾飞一般。
2. 借问至尊谁,乃云恩泽微。
我上前打听这位尊贵的客人是谁,他却称自己所受的皇帝恩泽不算深厚。
3. 自云前三者,翊皇以高飞。
他自己说曾在某些方面助力皇帝,因此得以辅佐皇帝成就大业而地位高升。
4. 金紫何煌煌,朱绂垂连帷。
他身着的金印紫绶多么光彩夺目,红色的印绶垂挂在车帷之上。
5. 被我径寸翰,听我金石辞。
请您听我说说这一番如金石般恳切的话语。
6. 少小为县吏,欲去苦不移。
我年少时就担任县吏,想要离职却苦于难以如愿。
7. 中为南阳守,非关养名誉。
后来我当上南阳太守,这并非是为了博取名声。
8. 乃当少勤苦,夙夜自敕持。
我自年少起便应当勤奋刻苦,日夜都自我告诫与约束。
9. 升迁随辈伍,黜斥非我随。
我的升迁往往和同辈一起,而被罢黜斥责也并非我能掌控。
10. 时来从拂衣,参差粗能齐。
时机到来时便顺势而为,虽发展过程参差不齐,但勉强能与同辈相当。
11. 世路多险诚,相劝勖自规。
这世间的道路充满了艰险,劝大家要相互勉励,自我约束。
12.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生命,通晓经典才能获得高位。
13. 丹青不为宝,诗书不为资。
绘画技艺并非最宝贵的,研读诗书也不应仅当作获取利益的手段。
14. 声誉从众役,怀抱良难披。
声誉要靠经历众多事务才能获得,可我内心的抱负却很难向人倾诉。
15. 我心虽皓然,此理将安施。
我的内心虽然光明磊落,坚守这些道理,却不知该如何在现实中施行。
……
全译:
家门口来了位乘坐车马的客人,那驾车的骖马和服马奔腾起来,好似在空中腾飞。
我不禁上前询问这位贵客究竟是谁,他却回应说自己所受皇帝的恩泽颇为微薄。
他自述往昔在几方面助力天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后,便仕途顺遂、平步青云。
瞧他身上的金印紫绶,闪耀着夺目光芒,那朱红色的印绶,垂落在车帷两侧。
且听我一吐这如金石般恳切的话语吧。
我年少之时就当上了县吏,曾经想辞去这份差事,却苦于无法脱身。
到了中年,我出任南阳太守,这绝非是为了沽名钓誉。
自年轻时起,我便一直勤奋刻苦,日日夜夜都自我约束、严格要求。
官职的升迁往往随着同辈一同进行,而遭到贬黜斥退也并非我能左右。
时机来临时,我便顺势而为,虽然发展过程磕磕绊绊,但大致也能和同辈齐头并进。
这世间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在此劝诫大家要相互鼓励,自我规诫。
纵有万两黄金,也买不来性命,只有通晓经典,才能获取高位。
绘画技艺算不得真正的珍宝,诗书也不应只当作谋取利益的凭借。
声誉需历经诸多事务的磨砺才能获得,然而我内心的抱负,却实在难以向人诉说。
我的内心光明磊落,坚守着这些道理,可究竟该如何将它们在现实中付诸实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