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4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四年。
楚将项燕别立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一带反秦。
昌平君,芈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始皇之臣。
前238年,与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邦,后被秦始皇派往陈郢以安抚楚民。前225年,反秦于陈郢,后作战不利,向淮南败退。前223年,昌平君在淮南被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因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昌平君兵败身亡。
楚国本与秦国约定,愿意献出长沙以西的土地向秦国求和,后楚国因反击得胜,违背约定,进攻秦国南郡。
秦国以此为由,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南,昌平君死,项燕自杀。秦军乘胜追击,接连攻占了楚国大片土地和城池。
四年,
四年(前224年),
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
秦国将领王翦在蕲地攻破楚军,
而杀将军项燕。
杀死了楚国将军项燕。
项燕出身于楚国项氏一族。项氏因封地项得氏,族人世代为楚将。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持续推进一统大业,将战争的矛头指向楚国。李信被秦王委以重任,与蒙恬各率秦军一部,分兵南下攻打楚国。接连获胜后,两队人马准备在城父会师。这时,项燕率领楚军奋起反击。他们尾随在秦军后面,一口气不休息地追了三天三夜,结果大破李信部队,攻入李信的两个军营,杀死他的七个都尉,打得秦军大败而走。
李信之败未减秦国灭楚之心。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起复王翦,命其率六十万大军伐楚。 大片楚地失陷,楚王负刍被俘。项燕拥立楚国公子昌平君为新的楚王,在淮南地区继续坚持抗秦。
公元前223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五年。
秦将王翦、蒙武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我这个楚王,楚国灭亡。
秦灭楚后,于其地设置九江郡、长沙郡。
从外因看,秦国国力更加强大,攻灭魏、韩、赵、燕等其他诸侯国后,秦国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楚国失去众多盟友和屏障,想独存已经不可能。
从内因看,负刍在位期间,楚国已经无力回天,政治保守,国家发展战略失误,楚王群体、楚臣群体腐朽无能,法律松弛,经济削弱,风俗落后等,导致楚国最后灭亡。
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
五年(前223年),秦国将领王翦、蒙武攻入楚都,虏获了楚王负刍,灭掉楚国,设置为秦国的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军继续继续进攻楚国。在蕲县南,项燕与秦军交战,最终战败身死。昌平君也在与秦战争中阵亡。至此,历时八百余年的楚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