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楚顷襄王在位时,将我立为太子。
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楚顷襄王与秦国讲和,派我到秦国作人质,同时派左徒黄歇前往秦国侍奉我。
(二)
公元前263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三十六年。
楚顷襄王病重,我欲回国继位。
但秦昭襄王以情况未明为由,拒绝让我返回楚国。
于是我在黄歇的帮助下,变装为楚国使者逃回楚国。
秋天,楚顷襄王去世,我即位,是为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
三十六年(前263年),顷襄王病危,我从秦国逃回。
秋季,顷襄王去世,我即位,就是考烈王。
我任用左徒为令尹,将吴地封赏给了他,号称春申君。
(三)
公元前262年,是我成为楚王的元年。
楚国被迫将夏州割让给秦国,以谋求秦楚之间暂时的和平。
楚国因此更加衰弱。
其后,秦国执行“远交近攻”策略,兵锋集中指向三晋。
这一年,秦将白起大举攻韩,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以联赵抗秦。
秦昭襄王大怒,派白起攻打长平。
赵国则派廉颇拒守。长平之战由此开始。
shiji
考烈王元年,
考烈王元年(前262年),
纳州于秦以平。
楚国把州邑献给秦国以求和。
是时楚益弱。
这时楚国的势力更加衰败了。
(四)
公元前261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年。
楚国攻打鲁国,取徐州。
(五)
公元前260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三年。
赵孝成王换赵括为将,随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
(六)
公元前259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四年。
秦军进围赵都邯郸,欲乘胜灭赵。
赵国恐惧,赂楚春申君以灵丘之地。
(七)
公元前257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六年。
因秦军持续围攻邯郸,形势危急,赵国向魏国、楚国求救。
平原君赵胜来楚国求援,毛遂自荐的毛遂也同行。
平原君向我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从“日出”谈到“日中”,我还是犹豫不决。
毛遂于是拔剑而前,走近我,用楚国被秦国攻取鄢、郢、焚烧先王陵寝的耻辱唤醒我的血性。
我感到羞愧,答应合纵,与赵国盟誓。
平原君回国后,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将军景阳出兵救赵。
楚国出兵的同时,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邯郸之围得解。
邯郸之战时,秦将张唐攻取魏国邺城,以包抄魏军后路。
战后,秦将郑安平以二万人降赵,秦围攻邯郸之王龁所部亦在赵、魏两军夹击中溃退,随后兵分两路。
其中一部,与张唐所部会合,共同攻取魏宁新中。
于是楚救邯郸之兵,继缘秦伐魏宁新中而救魏。
(八)
公元前256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七年。
同魏国联军与秦将张唐相战于宁新中,取胜。
王龁的其余大部则于十二月回师至汾城与驻屯汾城旁之大军会合,以抵御乘胜追击之魏、楚联军。
过了两月,秦军汾城部反攻魏军,斩首六千。
但这时,顺利结束新中之战的魏、楚联军也乘胜追击至河东,进攻屯驻汾城之秦军。
驻屯汾城之秦军,在魏、楚联军进攻下又大败,由汾水东岸渡汾而退守汾城之际,遭魏、楚联军袭击,流死于汾二万人。
于是魏、楚联军得以渡汾水而攻汾城。
此次救赵,楚军取得圆满胜利。
期间,景阳曾与荀子在赵孝成王前讨论兵法。
楚国的影响力增加了。
六年,
六年(前257年),
秦围邯郸,
秦军包围了邯郸,
赵告急楚,
赵国向楚国告急,
楚遣将军景阳救赵。
楚国派将军景阳援救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