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秦王借机扣押了楚怀王,要挟他把巫郡、黔中郡割让给秦国。
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
楚怀王想要订立盟约,而秦王想先得到土地。
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
楚怀王生气地说:“秦国欺骗我,又强迫我割让土地!”
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没有再答应秦王。秦王因此扣留了楚怀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
楚国的大臣们十分忧虑,于是商讨说:“我们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
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
秦王以此要挟楚国割地,可是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秦两国联合起来,那么楚国就会亡国了。”
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
于是大臣们打算拥立楚怀王在国都的儿子为王。
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昭雎说:“君王和太子同时被困于诸侯国,如今又违背君王的命令拥立庶子为王,这不合适。”
乃诈赴于齐,齐愍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于是派使者到齐国假称楚怀王去世了,齐愍王对国相说:“不如扣留太子以便索取楚国的淮北地区。”
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国相说:“不可以,如郢都中立了新王,这样我们便留着无用的人质而在天下人面前做了不仁不义的事。”
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
有人说:“不是这样的。如果郢都中立了新王,正好借此机会与新王做个交易说‘把淮北地区给我们,我们就替您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将与秦、韩、魏三国共同拥立太子’,这样就一定能得到淮北地区了。”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齐王最终采用了国相的计策而送回了我这个楚国太子。
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
我返回楚国国都后,被立为君王,便是顷襄王。
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楚人于是告诉秦国说:“仰赖社稷神灵的护佑,我国有新王了。”
(二)
公元前298年,是我成为楚王的元年。
秦国要挟楚怀王没有得到土地,楚国新立君王以对付秦国,秦昭王因此大怒,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军五万人,夺取楚国析邑等十六座城池而回。
顷襄王横元年,
顷襄王横元年(前298年),
秦要怀王不可得地,
秦国要挟怀王却未能得到土地,
楚立王以应秦,
楚国拥立新王对付秦国,
秦昭王怒,
秦昭王大怒,
发兵出武关攻楚,
派兵从武关出发攻打楚国,
大败楚军,斩首五万,
大败楚军,杀了五万楚兵,
取析十五城而去。
秦国得到了析邑等十五座城才撤兵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