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心低垂着头,轻声回道:“娘娘,奴婢不敢妄议,奴婢看在眼里,知道长公主殿下一向敬重娘娘,太子与长公主二人之间姐弟情谊深厚,此等情分在皇家实属难得,皇后娘娘或许应当尝试着松手。”
她不认为皇后娘娘过于干涉二位殿下的事情是件好事。
其实就拿今日的事情来说,她并未觉得长公主有何错,也着实不明白皇后娘娘为何如此大动肝火,若说单纯因为长公主顶撞皇后娘娘的缘故,却也怎么犯不着如此。。
而且倘若一直这样下去,长公主和太子二人要么姐弟反目成仇,要么就会与皇后娘娘心生嫌隙,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个好的。
皇后听了这话,也没有再开口,只是仿若呆愣般盯着一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
“殿下,太子殿下,您这是要去哪儿?”
小六子脚下如风,不停地追赶着。
“去找皇姐。”云锦瑜回答得干脆利落,脚下的步伐未曾有丝毫减缓。
小六子喘着粗气,紧紧跟在云锦瑜身后,“殿下,您走慢些,等等奴才。”
云锦瑜仿若未闻,满心都是想着自己皇姐受了委屈,他要尽快见到皇姐,好好安慰一番。
“我的殿下哟,您这般贸然出宫,阖宫上下不就都知晓凤仪宫发生的事情了么?您这一找,不就是弄巧成拙了,再者说了,长公主可能此刻并不愿见您啊……”
云锦瑜突然停住脚步,猛地转过身来,恶狠狠的目光盯着他,质问道:“你说什么?!”
小六子忙稳住身形,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着急说了什么话之后,连忙找补道:
“奴……奴才的意思是长公主可能在这个时候不想见任何人,殿下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殿下您去为长公主寻觅一些新奇的玩意儿送过去,这样也好让长公主图个高兴。”
云锦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随后转身,继续迈着大步向前走去。
“殿下,咱们现在是去?”小六子挤眉弄眼地试探着。
云锦瑜冷哼一声,“自然是去孤的私库。”
小六子听到云锦瑜的回答,心里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了上去。
直至次日,凤仪宫之事似乎除了少数知情人外,再无他人知晓。引发轩然大波的,乃是另一件事。
这日早朝结束之后,陛下身边的贴身太监夏公公领着一众浩浩荡荡的人马出了宫,瞧那架势,似乎是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而去。
如此阵仗,引得许多心存好奇之人纷纷跟过去瞧个热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掌上明珠嘉宁长公主,温婉贤淑,德容兼备;丞相沈璟泽,才华横溢,辅国之良臣。朕念其情投意合,佳配天成,特赐良缘,另择良辰完婚。此后夫妻同心,共扶社稷,福泽绵长,以彰我朝和睦之象。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圣诏一出,众人皆大为震惊,他们无论认不认识,皆你看看我,我瞅瞅你。
嘉宁长公主和丞相?他们没听错吧?
沈璟泽恭恭敬敬地谢恩接旨,起身的那一刻,他看着手中的圣旨,极力忍住了想要当场打开的心情。
沈父在旁见着他这副呆呆愣愣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他看向夏公公,“公公留步,进府用些茶水再走不迟。”
夏公公眯缝着眼睛,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咱家还得回宫向陛下复命呢,倒是陛下,每日里可有一箩筐的事务等着处理,繁忙得很呐,每每提及沈太傅,陛下也是颇多思念,若是您得空,也好入宫去陪陛下坐一坐,叙叙旧。”
“不敢不敢。”沈父的面上自始至终都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会太过热情,也不会显得太过疏离。
……
不到盏茶功夫,陛下赐婚的消息就传遍了晟都。
其传言之迅速,内容之“离奇”,足以令众多向来深信传闻且“固板印象”根深蒂固之人长时间陷入恍惚,难以回神。
不是一直有传言说长公主对丞相乃是单相思吗?那这圣旨中所言的情投意合究竟是何意?
于是,众多知情之人,纷纷讲述起那日朝堂之上所发生的种种,以及丞相情难自禁当街拦下长公主马车的惊人之举。
当然,另有一些人并非只是单纯地八卦闲谈,而是用心揣摩着圣旨中陛下的深层用意,诸如“辅国良臣”“共扶社稷”这般的字眼。
有人猜测陛下此举的意思是在敲打丞相,让其守好自己的本分,全心全意地做个辅国之臣。
有人猜测丞相与长公主的婚事意味着太子与丞相绑定,那也就意味着沐家和丞相府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中途不出现什么大的意外状况,太子之位必定稳如泰山,无可变更。
所以丞相娶了长公主,非但不会被剥权,反倒会蒸蒸日上?
想到长公主手中的权势,有些人不禁暗自发起愁。
那他们原本纠结于长公主和丞相,究竟是丞相卸去权力入赘公主府成为驸马,还是长公主下嫁进丞相府,并且想好了辩词,这一切又算什么?如今圣旨上虽没有清晰明了地写明,但也就差直接摆明态度了。
没办法,圣旨已下,谁让人家一个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一个是得陛下信任的重臣呢?
一时间,晟都内众说纷纭。
——公主府
“上一次见你,你跟那位还大有一副生死不再相见的模样,这次一回来你们倒是连婚事都敲定了。”
云岫托着腮,唉声叹气地瞧着云锦若。
只见她那如瀑般的乌黑秀发高高束起,在头顶绑得利落整齐,一条鲜艳的红丝带系于其上。随着她脑袋的晃动,那红丝带也肆意地飘动着。修长的眉毛微微上扬,恰似展翅欲飞的凤羽,眉下那双明亮的眼眸又有几分锐利暗含其间。
与另两人的冷艳贵气、温婉闲适迥异。云岫的一举一动,皆散发出一种沉稳的英气与爽朗。
然而三人坐于一处,却又显得格外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