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的毕业设计展厅,往年满是单打独斗的成果: 独立展位上散落着经典的学生管理系统、界面花哨的小游戏App、或是某个特定算法的模拟演示屏。
今年,展厅中央炸开一颗惊雷——“叙知科技联合项目展区”。
展台设计简洁有力,银灰色主调透着科技感。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央那个精简化版的“启明医疗物流机器人”模型。
它并非冰冷僵硬的外壳,而是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实用轮廓,底盘搭载着精巧的驱动轮组,顶部的传感器阵列闪烁着微光。
旁边的巨幅触摸屏上,核心算法流畅演示
——路径动态规划、实时避障模拟、多任务调度可视化…
复杂逻辑拆解成直观图形数据流,无声诉说着技术深度。
展台前人潮涌动,远非旁边个人展位可比。
学弟学妹好奇探头,教授们推镜审视细节,低声交流间流露出探究与认可。
跟旁边个人展位的冷清一比,高下立判。
王浩站在模型前,穿着“叙知科技”文化衫,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锁定屏幕。
他手持激光笔,光束精准指向模块,声音沉稳:
“……这套视觉识别的突破,在于针对医院复杂环境,优化了动态特征提取和实时背景建模的效率…”
专业逻辑清晰,自信尽显。
激光笔的红点成了指挥棒,曾经游戏不离手的他,如今气场全开,俨然技术大牛。
不远处,李雪在展板前同样被围观。
当年团建时被安寒知逗笑的宣传委员,如今褪去了青涩,气质干练。
“……一线医护人员访谈抓到的痛点,直接驱动了设计……”
她从容应对教授提问, 沟通协调能力十足,尽显在叙知历练出的气场。
展台其他角落,当初跟着林叙白卷生卷死的Acm、Robomaster核心成员,也找到了真正战场。
有人拆解嵌入式系统如何确保毫米级移动精度,有人剖析决策算法的鲁棒性设计,技术细节信手拈来,自信写在脸上。
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专业与自豪,是任何个人项目都无法比拟的。
“老板”林叙白并未站聚光灯下。
他穿着深色休闲西装,低调巡视展区,目光锐利扫描细节和观众反应。
偶尔驻足,在讲解间隙直接补充关键点:“这版固件把实时延迟压到15毫秒内,达到医疗安全阈值。”
或,“模块能耗是上周72小时模拟测试最终结果。”
他的补充总是精准切入要害,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提升讲解的技术深度和可信度。
而他的“吉祥物”安寒知,斜靠展区边柱子,嘴角噙笑举着手机,尽职扮演“监工兼气氛组”。
咔嚓咔嚓几声轻响。
他低头在公司群飞快发图:
【图1:王浩扶镜,激光笔直指屏幕,表情严肃】
【图2:李雪对教授自信微笑】
【图3:团队成员专注讲解】
配文:“叙知门面天团校园营业!技术含量拉满,流量密码√ 就问这波招聘宣传值不值双份奶茶?@全体”
消息发出几秒,展台上王浩的讲解耳机里就传来一声微弱的“叮咚”提示音。
他不动声色瞥了眼展台下手机,嘴角几不可察抽搐。
李雪手机亮起,余光扫过,职业微笑差点破功,暗暗瞪了安寒知一眼。
后者回以无辜眨眼。
其他成员或忍笑或无奈摇头。
展台瞬间弥漫开被“吉祥物”调戏的轻松笑意,冲淡了技术严肃感。
这份热闹与旁边朴素个人项目区形成巨大反差。
几个展示经典学生系统或小游戏的展位前,人影寥寥。
负责的学生无聊刷手机,或巴巴望叙知那边的人流,眼神复杂
——羡慕,也有点被抛下的茫然。
曾经的同学,在毕业的十字路口,已然站在了截然不同的起点上。
孙骏双手插兜晃过叙知展台。
他衣冠楚楚,眼神却没了往日张扬。
看向精密的机器人模型,屏幕流淌的复杂演示,再看脱胎换骨的王浩、李雪…
最后目光扫过低调气场强大的林叙白,和那看似闲散却和谐融入的安寒知。
他脸上从不屑到惊讶再到复杂,最终沉寂。
捏了捏口袋里的项目宣传单,默默松开,什么也没说就转身汇入边缘人流,背影沉默落寞。
叙知展台所代表的技术壁垒和团队力量,无声地宣告了差距,让他连惯常的阴阳怪气都失去了力气。
答辩日的展厅,叙知专区如耀眼新星,照亮毕业设计,更照出这群年轻人的蜕变和征途。
答辩日的展厅,叙知科技的专区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展示了毕业设计的成果,更昭示着一群年轻人的蜕变和他们即将踏上的征途。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银灰色的展台上,机器人的传感器闪烁着微光,仿佛在无声地迎接属于它的时代。
而角落里的安寒知,收起手机,看着自家“门面天团”和那个掌控全局的资本家,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这咸鱼当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