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药庐寻踪,剑影藏雪
一、晨雾漫阶,暖意续茶
石屋的晨光来得格外温柔,像融化的蜂蜜,顺着窗棂的缝隙淌进来,在雪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瑶瑶是被小白狐的轻舔弄醒的,小家伙大概是饿了,用毛茸茸的脑袋蹭着她的脸颊,鼻尖的湿凉带着草木的清新。“小白乖,我们找吃的去。”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发间的红头绳不知何时缠在了狐尾上,像系了个小小的蝴蝶结。
火堆已经变成了暗红的炭,余温还在,铜壶里的冰莲茶却凉透了,水面结着层薄冰,像块透明的玻璃。陈秋正蹲在石屋角落,用匕首削着根冰棱,冰面被打磨得光滑透亮,映出他专注的侧脸,后背的绷带换了新的,是用白衣女子的裙摆改的,浅青色的布料上还绣着半朵菊花,针脚细密得像蛛丝。
“大哥哥在做什么?”瑶瑶抱着小白狐凑过去,看见冰棱被削成了个小小的茶盏,边缘被打磨得圆润,不会割伤手。陈秋举起冰盏对着晨光,冰里的气泡在光线下缓缓上浮,像串流动的星:“给你装茶喝,北域的冰盏,能让茶更清冽。”他的指尖沾着细碎的冰屑,在晨光里闪着光,后背的伤口因弯腰的动作微微牵扯,带来细小的痛感,却被这琐碎的温暖冲淡了。
白衣女子正将剩余的冰莲花瓣摊在干草上,花瓣上的露水在晨光里滚来滚去,像颗颗小珍珠。她昨天夜里又弹了半宿琵琶,琴弦的共鸣似乎唤醒了某种力量,此刻指尖还残留着淡淡的金光,抚摸过花瓣时,枯萎的莲瓣竟泛起了丝浅浅的绿意。“这冰莲真神奇。”她轻声感叹,转头看见陈秋手里的冰盏,忽然笑了,“倒像是茶楼里的琉璃盏,只是多了些冰的凉。”
陈秋把冰盏递给瑶瑶,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他走到白衣女子身边,帮她将冰莲瓣摆得更整齐些,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晨雾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石屋外传来积雪滑落的“簌簌”声,像有人在轻轻叩门,带着种不急不缓的温柔,仿佛在说“别急,慢慢来”。
二、药庐残迹,剑痕凝霜
按照苏辰留下的标记,三人沿着古城的中轴线往深处走。积雪越来越厚,没到了瑶瑶的膝盖,她走得一深一浅,像只笨拙的小企鹅,小白狐则蹲在她肩头,尾巴圈成个毛茸茸的球,替她挡着迎面而来的风雪。“大哥哥,药庐是不是像茶楼一样,有好闻的味道?”她仰着小脸问,呼出的白气在鼻尖凝成小小的雾,像粘了团棉花。
陈秋踩着前面的脚印往前走,噬魔剑的剑鞘在雪地里拖出浅浅的痕,像条细长的尾巴。“应该有吧,”他想起老头药箱里的甘草香,想起茶楼后院晒着的陈皮,“药香和茶香一样,都能让人安心。”话音刚落,前方的雪坡后传来隐约的药味,清苦中带着回甘,像极了冰莲茶的滋味,只是更浓郁些。
绕过雪坡,药庐的轮廓在雾中渐渐清晰:低矮的木屋被积雪压得微微倾斜,屋顶的茅草沾着冰棱,像挂了串透明的帘子;屋前的篱笆倒了大半,只剩下几根歪歪扭扭的木杆,上面还缠着干枯的药草,在风里轻轻摇晃;门口的石碾子冻在冰里,碾槽里残留着褐色的药渣,想来是最后一次碾药时没来得及清理。
“这里好像有人来过。”白衣女子走到篱笆边,指尖拂过木杆上的积雪,露出道新鲜的剑痕,切口平整,边缘还带着金属摩擦的焦黑,显然是不久前留下的。她认得这种剑痕,是青云宗特有的“青云剑法”留下的,剑势凌厉却带着股浮华的傲气,像孔雀开屏时的尾羽,好看却不实用。
陈秋推开虚掩的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像位年迈的老者在叹息。屋内的陈设很简单:靠墙的药架倒了一半,抽屉散落一地,里面的药草被冻成了冰疙瘩,泛着死气沉沉的灰;屋中央的方桌上,放着个没盖盖子的药罐,里面的药渣已经凝固,形状却能看出是“凝神散”的配方,只是多了味不该有的“断魂草”——那是种能让人元力紊乱的毒草。
“他们在制药。”陈秋捏起一点药渣,指尖传来微弱的刺痛,显然毒草的药性还未完全消散,“而且是想害人性命的药。”他走到倒塌的药架旁,发现最底层的抽屉里藏着本药经,书页被冻得硬邦邦的,却能看清封面上的字:“北域药录”,字迹与茶楼账本上的有些相似,都带着种笨拙的认真。
瑶瑶在屋角的干草堆里找到了个布偶,是用草药梗扎的,身上缝着块碎布,上面绣着半朵菊花,和白衣女子裙摆上的图案如出一辙。“这是奶奶做的药香偶!”她举着布偶跑到陈秋面前,小脸兴奋得发红,“能驱虫辟邪,我小时候总抱着睡!”陈秋看着布偶上的菊花,忽然觉得这药庐的主人,或许与老头有着某种联系,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从来都不会无缘无故出现。
二、剑影破雾,旧怨重燃
药庐的后窗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轻响,像是冰棱断裂的声音,却带着股刻意压低的锐利。陈秋瞬间将两人护在身后,噬魔剑出鞘的刹那,紫金色的雷光在狭小的屋内炸开,照亮了窗台上一闪而过的青影——那是青云宗弟子的道袍颜色,像抹不合时宜的春绿,突兀地出现在这肃杀的北域。
“果然在这里。”窗外传来傲慢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轻狂,“陈秋,没想到你这废物,居然能找到这么个好地方,倒是省了我们不少功夫。”随着话音,五道青影破窗而入,道袍上绣着青云宗的云纹,在雷光中泛着油腻的光,为首的是个面白无须的青年,腰间挂着块玉佩,一看便知是宗门里的权贵子弟。
瑶瑶吓得把布偶抱在怀里,躲在白衣女子身后,小白狐却炸起了毛,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尾巴尖的白光亮得像颗小太阳。“你们是谁?”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努力挺直小小的身板,像株在寒风里不肯弯腰的狗尾巴草,“这里是我们先找到的!”
青年嗤笑一声,目光在瑶瑶颈间的淡金色纹路上打转,像饿狼看到了肥肉:“小丫头片子懂什么,这药庐是我们青云宗先发现的,你们不过是捡漏的耗子。”他的目光转向白衣女子,眼神里的贪婪几乎要溢出来,“倒是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玉面琵琶’,听说你的琴声能惑人心智,不如跟我回青云宗,给我弹一辈子琴?”
白衣女子的指尖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愤怒。她认得这青年,是青云宗宗主的侄子青风,她曾经游历时,在河阳城遇到过此人,那时的他,眼神里的傲慢与此刻如出一辙,都带着种视他人为玩物的狂妄。
陈秋的雷光在剑刃上越聚越盛,后背的伤口因愤怒而隐隐作痛,寒铁毒被这股戾气引动,顺着血脉爬向心口,却被药庐里的药香轻轻抚平,像有只温柔的手在安抚他的躁动。“把话说清楚,”他的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底下却藏着汹涌的暗流,“你们在药庐里炼毒,想害谁?”
青风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夸张地大笑起来,笑声震得屋顶的积雪簌簌掉落:“害谁?自然是害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剑身泛着青光,剑穗上的明珠在雷光中闪着俗气的光,“三皇子说了,只要取了你的狗命,九剑王座的秘密就唾手可得,到时候整个北域,都得看我们青云宗的脸色!”
随着他挥剑的动作,身后的四名青云宗弟子同时发难,长剑组成的剑网在狭小的药庐里展开,剑气将散落的药罐劈得粉碎,药渣混着冰碴飞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药味与剑气的冰冷,像场混乱的雨。陈秋将两人推向药架后的死角,自己持剑迎上,紫金色的雷光与青色的剑气碰撞,激起的冲击波掀翻了方桌,药经在气流中翻滚,书页被剑风割得粉碎。
“大哥哥小心!”瑶瑶从死角里探出头,看见青风的剑绕过陈秋的防御,直刺他的后心,那里的绷带还在隐隐渗血,是最脆弱的地方。她想也没想就将怀里的布偶扔了过去,布偶在空中划过道弧线,正好撞在青风的手腕上,药草梗的韧性竟让他的剑势顿了顿。
就是这片刻的迟滞,给了陈秋反击的机会。他侧身避开剑锋,雷光顺着剑刃灌入青风的手臂,紫金色的电流在他道袍上蔓延,将云纹烧得焦黑。青风发出一声惨叫,踉跄着后退,撞在倒塌的药架上,激起漫天药粉,呛得他连连咳嗽,眼神里的傲慢变成了惊恐:“你……你的力量怎么会……”
“因为我守护的东西,比你的野心更有力量。”陈秋的声音在药粉弥漫的屋里回荡,紫金色的雷光映着他眼底的坚定,像两簇永不熄灭的火,“而你这种只会用毒草害人的鼠辈,永远不会明白。”
三、琴音化刃,暖意成锋
青风被激怒了,不顾手臂的麻痹,再次挥剑袭来,这次的剑招更加阴狠,专挑陈秋的伤口下手,剑风里甚至带着“断魂草”的腥气——他竟将毒草的粉末涂在了剑上。“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他的脸因愤怒而扭曲,道袍上的焦黑与嘴角的白沫混在一起,像幅滑稽的丑角画。
陈秋避开剑锋的刹那,闻到了熟悉的琴音。白衣女子不知何时抱过了琵琶,正站在药架的阴影里,指尖在弦上飞快跳跃,《归雁》的旋律里多了几分药庐的清苦,像道无形的屏障,将青风的剑势挡在三尺之外。琴音与药香交织,形成种奇特的力量,让陈秋体内的元力运转得更加顺畅,后背的疼痛也减轻了许多。
“妖女!”青风的剑被琴音震得嗡嗡作响,虎口发麻,他没想到这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厉害的音波功,“只会躲在男人身后装腔作势!”他分出两名弟子去攻击白衣女子,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缠住陈秋,剑招越来越急,像场密集的冰雹,砸得人喘不过气。
瑶瑶抱着小白狐,在药架间灵活地穿梭,她记得爷爷说过“药石可救人,亦可伤人”,于是将散落的“冰蟾粉”悄悄撒在地上——那是种遇热会爆炸的药粉,此刻在青风等人的脚下,像埋了颗颗小小的雷。“小心脚下!”她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孩童特有的狡黠,像只偷藏了糖果的小狐狸。
青风的弟子刚追近白衣女子,脚下突然传来“噼啪”的轻响,冰蟾粉遇剑招的热气炸开,白色的粉末弥漫开来,沾在皮肤上带来刺骨的寒意,元力瞬间被冻住,像被关进了冰做的笼子。两人发出惊恐的尖叫,眼睁睁看着白衣女子的琵琶弦扫过他们的手腕,长剑脱手而出,插进积雪里,发出“噗”的轻响。
陈秋趁机击溃了剩下的两名弟子,噬魔剑的雷光在药庐里炸开,将他们逼到墙角,剑刃抵着咽喉的刹那,他看到了两人眼底的恐惧,忽然想起茶楼里那些被欺负的学徒,心里的戾气渐渐消散。“滚。”他收回剑,声音里没有愤怒,只有种看透后的平静,“告诉你们宗主,别再打九字秘印主意,否则下次,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青风见势不妙,捂着受伤的手臂就想从后窗逃走,却被陈秋的雷光拦住。“留下药经。”陈秋指着地上那本冻硬的《北域药录》,封面上的菊花在雷光中微微发亮,“那不是你们该碰的东西。”青风咬着牙,将药经踢过去,眼神里的怨毒像毒蛇的信子:“陈秋,你给我等着,青云宗不会放过你的!”说完,他狼狈地跳出后窗,消失在茫茫风雪里。
药庐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琴音的余韵和药香的浮动。陈秋捡起地上的药经,发现封皮里夹着张字条,字迹与老头的如出一辙:“药石无情,人心有情,善恶只在一念间”。他忽然明白,这场相遇或许不是偶然,那些藏在药草与琴声里的温柔,都是命运埋下的伏笔,指引着他们在这寒冷的北域,找到彼此取暖的方式。
瑶瑶把捡回来的布偶重新抱在怀里,小白狐正舔着她冻得发红的指尖,尾巴尖的白光亮得像颗小灯笼。“大哥哥,他们还会回来吗?”她仰着小脸问,眼里的恐惧渐渐被好奇取代,“青云宗是不是和御兽宗一样坏?”
陈秋蹲下身,帮她把红头绳系好,绳结勒出的红痕在雪光里像颗小小的红豆:“或许吧,但我们不怕。”他指了指白衣女子怀里的琵琶,又指了指桌上的药经,“因为我们有琴音,有药香,还有彼此。”
白衣女子走到他身边,琵琶轻轻靠在他的肩头,琴身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像股温暖的溪流。晨光终于穿透了药庐的窗户,落在三人身上,带着药香的暖意,像杯刚煮好的茶,熨帖了所有的疲惫与伤痕。屋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远处的古城上空,隐约有只雁影掠过,在湛蓝的天幕上划下道浅浅的痕,像谁在天空写下了“希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