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国、李大林把棉纺厂接收函,证明一一摆在那老旧的办公桌上。
书记仔细看着,轻轻叹了一口气,三个正式工,可惜没有一个是他家的,他想找李大林说,可还有这么多人在,他又拉不下老脸。
最后无奈盖上章,批写了同意两字,然后看着几人说道:“你们三个可是七里湾走出去的,可别忘了七里湾,这是你们的根,以后有招工信息什么的说一声”。
“放心书记不管在哪里,我们都是七里湾的人”。
李友粮将证件收理好,放入挎包,见书记脸色有点不对,掏出一支递过去道:“书记麻烦了,等发工资了来家里坐,请你老喝一杯”。
李大为见一切办好了,也笑着说道:“书记、各位,今天时间紧,又没啥东西,等孩子们发工资,摆一桌请各位叔伯喝一杯”。
“大为你说话要算话啊!我们等着”。
“呵呵,不会少了你天要黑了,孩子们坐了一天车我们先回了”。
李大为接过儿子李友国递来的烟,又撒了一圈便带着众人走了。
“这李大为两兄弟就是命好,人家亲兄弟都沾不上边,他俩沾上了”。
“这都是命,本是二房亨福,现在便宜了大房。你看看二房李兴旺走了,老四也跟着去了,女儿离了,孙子坐牢了,造孽”。
“还有完没完,散会了还不走,与其操心别人家事,还不如想想工作怎么做”。书记黑着个脸,双手背在身后走了。
书记越想越气,可又没啥办法,黑着脸直接进屋躺在床上,连平时最喜欢的重孙子也不逗了。
他大儿子见自己老子黑着脸,怕有什么事便跟进了屋,“爸你这是咋得了,哪里不舒服”。
过了好半晌,书记才口道:“李大为家孩子转正了,李大林二女儿也要上班了。我明里暗里也打探过,想给你们弄一个指标,可这两家人不松口”。
“爸你就别操心了,我都40多了,要啥工作至于孙辈,儿孙自有儿孙福”。
“在说了那工作这么好弄,人家家里都还有几个孩子,轮也轮不到咱家,又不沾亲带故的”。
“如果是你,你会让给别人,另外一个工作指大几百,咱家拿的出来,咱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书记经过儿子一番说,叹了一口气,自己魔怔了,自己是犯了红眼病了。
想通了他气也顺了,“走,看你妈饭煮好没有”。
李大为家,李大为破天荒的叫老伴一人煮了一碗大米饭,还拿出了上次李友顺送的酒,今天他高兴。
李大林家,张梅花一直在和秀芳叨咕,教着她进城的为人处世。
“呵呵”,李大林笑道:“你俩娘母说完了没有,梅花陪我喝一口,秀芳也不小了,不是小孩了,你忘了我们十六岁便结婚了”。
“李大林你喝多了是不,你打住,孩子还在这,你嘴上没把门的”。
“呵呵,我说你担心个啥”。
李大林咬了一口野菜粑粑道:“友国、友粮都在一个厂里,还有秀英、秀文、顺子,这么多哥姐有啥担心的”。
“那倒也是”,张梅花点点头。
李大林喝了一口酒,放下筷子道:“明天你看着你姐,这一下出了三个工人,我怕李友仁那小子使坏,另外你有事没事说说她”。
“只要你姐不去瞎胡闹,逼顺子,秀文几个孩子就不会不管她,你想想孩子们都有了工作,会缺她一口吃,如果你姐继续胡闹,这情分可就断了”。
张梅花点点头,“这事我知道该怎么办,实在不行我大嘴巴子抽她,抽醒她。她一辈就是个糊涂蛋,也不想想,她身边那俩玩意是个啥东西,她以后能靠得住”。
李大林摇了摇头,这老娘们真虎,但他知道这老娘们真会打。
“你下手悠着点”。
“我有分寸你别喝了,帮着我一起收拾下”。
李大林点点头放下碗筷,开始收拾桌子。
县里郊区李友顺家里,李友顺此时正在彻水井,好不容易出了一口泉水,可不能就这样荒废。
他弄了不少竹子进来,用来当灌溉的水管,这样以后就减少了不少麻烦。
水管安好以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农场,拿着小本本记下还缺什么,自己好弄种子去。
除了家禽要增加,其它的他都准备少种一点,为了稳妥他不会大规模卖粮食。卖粮食风险太大了,他现在的身价没必要去冒险。另外肉类更受欢迎,来钱又快,大家也不会怀疑。
记录好缺什么后,李友顺又开始割稻谷了,他准备收一分地的稻谷,反正粮食不缺一天收一点,他现在可不会为了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