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你老这身板扎实”,一路和老人熟悉了,李友顺不得不佩服张老三,五十快60的人,背着几十斤物资走山路跟玩一样。
要知道这年月这年纪和后世可不能比,这年纪的人都是苦水泡过来的,后世都是糖罐,在城里长大的人根本不知道农村人的苦。
“哈哈,顺子不是大爷吹牛,你们来我们大队要俩天,我们社员挑一百斤苞谷交公粮一天来回”。
说着张大爷眼神黯淡了下来,看着大山默默的往前走。
作为后世的人,李友顺以前巡山的时候,也和老辈人聊过天,知道老一辈的苦,你能想象挑100斤稻谷,连续走几十公里交公粮吗?而且还是吃不饱的情况下。
“大爷要不我们先休息一下,这太难走了”。
宋金擦着汗喘着粗气,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小路可走,全是杨伟同志拿着刀在前面开路。
张老头抬头看看天,摇摇头,“现在已经中午了,我们还要加快速度,咱们这才离开生产队的边缘”。
“啊”!宋金一屁股坐下,走了一上午,这才出生产队范围啊!
“张大爷、杨大哥,咱们还是歇歇,惦下肚子”。吴小全从麻袋里取出苞谷粑,一人递了两个,又取出搪瓷杯倒了两杯水给二人,这苞谷粑是苞谷棒子一起打的,不喝点水,卡喉咙生疼。
“宋同志我们才走了十几里山路,这里还算好,不时有社员过来拾柴火,再往里走就真没路了”。
“杨伟说的对,等下过去你们一定要注意脚下,虽然天气凉了,但还是有蛇。另外袖口都检查一遍扎紧了没,山里的毒虫才最可怕,特别是“活辣子”。你们没事可别乱摸树叶,万一碰到哪玩意可毒了”,张老三又把注意事项重头讲了一遍。
一听活辣子,李友顺三人立马看了看身边树枝,看来这仨人都被蛰过,还留下了心理阴影。
“在往里走翻过两座山,有条溪谷我们老猎人叫白条溪,那白条鱼非常多,我们就在那搭个棚子,这几天就在这附近打猎”。
“张大爷你说你见过老虎,具体在哪,我们就去那地方”。
张老头摇了摇头,“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不过最近倒是有人听到过虎啸声,具体在那一带不清楚”。
吃完苞谷粑众人又上路了,这次李友顺感觉很好,因为他身上物品分了一大半被杨伟背着。
还有就是一进深山,张大爷就根据他多年的经验,给大家找到了不少山货,什么猕猴桃,野葡萄,这也让大家忙着收获,忘记了疲惫。
李友顺也发现了不少珍贵药材,他偷偷摸摸往空间里送了不少,后世十几年护林员不是白当的,大部分药材他还是认识的。他开心快乐的收获着药材,不知道远方还有人挂念着他。
此时青时平公社王志强家里,王志强看着心不在焉的李秀珍说道:“秀珍你别搓了,你再搓下去裤子要被你搓烂了”。
“啊!志强大哥你说什么”,李秀珍转过头望着王志强,手仍然不停的搓着衣服。
“你别担心顺子没事的,他们一共去了五个人放心没事的”,王志强安慰着爱人,他想不到李友顺还是去了落虎坡。
李秀珍点点头,转过头继续搓着衣服,不知怎的她就是心慌。
同时城县公安局食堂,彭科长正和吴天放下着棋,“将军,老吴你一点不担心,他们已经去了三天”。
“我担心个屁”。
吴天放上了一个士继续说道:“想当年我20岁的时候都是打了几年仗的老兵了,打个猎有啥担心的,他们手中冲锋枪是摆设”。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他们能不能打到猎物,这次局里可是给了不少物资,到时候肯定有人说闲话”。
“我看谁敢”,彭科长起身道,“老马你怕个屁,谁要瞎逼逼,老子给他双倍物资,他给老子去山里转一圈”。
吴天放白了彭科长一眼,他老吴难道是怕事的人吗?他只是怕几个孩子到时候难受。
“哎哟,忘了你老身份了,你老怕谁啊!老哥弄点荤菜,咱兄弟俩喝杯”。彭科长说完,手往前一摆棋子混在了一起。
吴天放见怪不怪了,这老小子每次要输就是这一招,“想吃荤菜我这没有,酸白菜管够”,说完起身走进厨房。
大山深处众人终于来到小溪边,由于干旱,小溪水流己经很小了。
“哎呦妈耶,以后再也不来打猎了”。吴小全瘫软在地,他们断断续续走了几个小时,终于来到张老三说的白条溪。
李友顺还好,毕竟原身从小吃苦,再加上身上物资减少一半,他比吴小全轻松一点,靠在一棵树上点燃一支烟缓解疲惫。
张老三也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年纪大了一路走来身体确实也吃不消。
宋金干脆放下麻袋,直接睡在地上,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说。
只有退伍老兵杨伟没一点事,他放下麻袋便开始准备搭个棚子,指望队友是指望不上的,现在只能靠自己。
见杨伟拿刀开始砍树搭木屋,李友顺便开始垒起来灶来,砍树他现在是不行了,做饭还可以。
过了一会众人慢慢缓了过来,吴小全见李友顺已经开始做蘑菇汤,各式各样蘑菇混在一起,如果不是张大爷采摘的,他还真不敢吃。
见做饭没自己啥事了,他便拿起刀去割草,这样掂在地上,晚上睡觉也软和点。
“杨大哥我们带的有油布”,宋金提起麻袋,往杨伟走去,“杨哥我们还有麻绳,用这绑结实”。
杨伟看着宋金不断从麻袋里拿出东西,他不禁感慨这哪是来打猎的,纯粹来游玩的,没见过上山讨生活的人装备如此齐全。